顶板管理制度_顶板管理制度规定
顶板管理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顶板管理制度规定”。
国投哈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哈密一矿
顶板管理制度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目 录
一、组织机构...................................................................................................1
二、管理制度...................................................................................................1
三、掘进工程顶板管理规定..........................................................................2
(一)技术管理规定................................................................................2
(二)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3
国投哈密一矿顶板管理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我矿的安全基础工作,抓好矿井顶板管理,保持公司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以下顶板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1、为确保本制度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 长:霍志朝
副组长:李金岭 孙祥为 陈明先 陆一杰 武涛 郭修武 李健 成 员:吴晓军 吴世亚 赵雁斌 李桂林 龙鹏 赵鸿儒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投哈密一矿工程技术科,由 武涛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2、各工程项目部要成立相应的顶板管理和工程质量验收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
二、管理制度
1、顶板管理小组每周对矿井(井筒)掘进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顶板检查,并进行安全评估,将评估结果递交工程技术科。对检查出的隐患,顶板管理小组要及时向有关施工单位下发整改通知,施工单位接到整改通知单后组织人员及时整改,未及时整改隐患者按每条隐患50元罚款,隔日加倍。不反馈隐患整改情况的按日100元罚款并限期整改。
2、顶板管理小组每月召开1次顶板排查会议,排查顶板隐患,解决顶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预测、布置顶板管理重点,并做好会议记录。所有小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确因有事不能参加的,要向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请假并说明原因,另外指定人员参加。无故不参加者罚款100元,迟到者罚款50元。
3、各施工单位每天要对所施工区域的顶板进行一次分析。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并汇报本单位和矿方有关领导,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备查。
4、各单位要明确领导责任,奖罚落实到人。
三、掘进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一)技术管理规定
1、在掘进工程施工前,技术部门必须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详细的工程施工图。
2、掘进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实际施工条件的井巷施工作业规程。如遇情况变化,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贯彻学习。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巷道支护说明书。巷道支护说明书中对于顶板压力情况,临时和永久支护形式,支护选型计算,支护规格及选用材料说明等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并制定专项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支护设计必须依据巷道顶底板情况,围岩性质,支护材料性质,矿压观测资料或临近矿井的工程类比参数进行,并根据计算结果,合理确定支护形式和棚距或间排距。
4、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画线打眼,保证巷道成形,巷道严禁欠挖、超挖,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不得超过150mm。
5、掘进进工作面顶板发生变化,需要更改支护方式时,施工单位应通知矿方、监理、设计单位到现场会审,确定需要更改支护方式后,由施工单位先报补充措施后再执行。
6、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所需各种支护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备用量。合理确定施工方法和支护工艺。
7、沿空掘巷,巷道设计与施工应避开集中应力区,施工时间必须在工作面停采、顶板动压稳定之后。
8、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架或其它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前探梁或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质量标准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9、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都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的相关细则。
10、巷道贯通施工时,必须进行至少两次贯通测量,并于贯通前20m在现场标定贯通点位置及距离。
11、贯通措施中应明确编制对贯通点的加固处理措施,并在距贯通前10m以上时由施工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到现场对加固情况进行验收,确认贯通点加固牢固后,方可贯通。
12、巷道贯通后,施工单位必须先对贯通点进行处理,在24小时内将贯通处永久支护完善,防止透点大面积暴露发生冒顶事故。
(二)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1、临时支护管理
(1)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2)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工作面控顶距做出明确规定。
(3)作业规程中必须对采用的临时支护方式、数量和操作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锚杆支护巷道顶板管理
(1)锚杆锚固长度不得小于设计值,顶锚杆和帮锚杆的锚固力、螺 母拧紧力矩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2)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设计值的±50mm,孔深度不小于杆体有效长度,且不大于杆体有效长度30mm。
(3)锚杆的托板必须紧贴岩面,锚杆外露托盘的长度不超过50mm,锚杆与围岩的角度不超过设计值的±10°。
(4)必须使用锚杆钻机、风动扳手、电动扳手等机械工具安装锚杆。(5)锚杆锚固力每班必须检查,施工单位要留有详细的工程施工记录;锚杆螺母必须使用气动或力矩扳手拧紧,保证力矩符合有关要求。
(6)锚杆支护巷道,掘出后,顶板有效支护距迎头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锚杆的支护排距,且临时支护的距离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临时支护的时间不得超过4h。
(7)锚杆支护巷道每20~30m或每500根锚杆必须测试一次锚杆拉力,每次不少于3根,锚固力必须达到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补打、补测,以保证支护强度。
(8)“锚、网、喷”联合支护巷道,必须严格按规程措施规定进行初喷和复喷,防止顶板长期暴露风化后发生冒顶事故。
(9)“锚、网、喷”联合支护巷道必须按规程措施要求打锚杆、敷网。若发现锚杆角度不合格,应立即补打;金属网未联接、压接,应立即用铁丝扭接或补网搭接。严禁大钻头配小锚杆, 严禁将锚杆切断或砸扁使用。
(10)所有掘进巷道要建立顶板动态监测点,对监测到的顶板位移等变化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必要时提前采取预防顶板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3、锚索支护巷道顶板管理
(1)交叉点、巷宽大于3.2m的工作面顺槽、切眼,优先选用锚索支护。交岔点的施工必须先设计合理的支护方式和确定支护参数,并按设计的支护方式编制施工措施。
(2)锚索长度应根据巷道顶板岩层情况确定,使锚索锚固到稳定的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过大时,锚索长度应超过自然平衡拱2m以上,并满足锚固段长度不小于1m,自由段长度不小于3m,张拉端长度要保证张拉工艺要求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50mm。
(3)锚索外露长度一般不超过200mm。
(4)对锚索预紧力每班要进行抽查,不合格的要重新补打,预紧力低于设计值80%时,必须重新预紧。
(5)锚索张拉预紧力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6)锚索孔距误差不应超过200mm,孔深误差不应大于200mm,钻孔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3°。
(7)锚索各组件的材质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托板安设位置、方向符合设计要求,紧贴岩面。
(8)锚梁网索联合支护巷道,锚索加强支护要紧跟锚杆支护到迎头,落后迎头一排锚杆不大于设计排距。
4、架棚巷道顶板管理
(1)架设棚子前,施工负责人或当班跟班队长必须指派有经验的工人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有专人观山监护,将浮石活矸清理干净。
(2)放炮前,靠近掘进工作面10m长度内的支架必须加固。放炮后,必须对放炮崩倒、崩坏的支架先行修复,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迎头作业必须在超前支护或临时支护下进行。
(3)支架间必须用牢固的撑杆和拉杆连接起来。可缩性金属支架必须用金属拉杆,并用机械力矩扳手拧紧卡缆,卡缆拧紧扭矩不得小于150N〃m。支架和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接顶和背实。
(4)坚持对煤或松软围岩进行松帮卸压,减少支架变形,降低复修工程量,对确实需要修复的巷道,要及时编制措施进行修复。
5、井巷维修的顶板管理
(1)在井巷维修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顶板情况进行鉴定,确定施工方法,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且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并向作业人员贯彻。施工中明确顶板观山监护人员。(2)巷道维修作业,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3)维修巷道应有外向里逐段进行,回撤巷道金属支架时应由里向外进行,严禁作业人员进入维修地点里侧。
(4)维修巷道前必须先加固附近支架。在拆除原支架、架设新支架前必须护好帮顶,防止帮顶漏岩(煤),翻一架补一架,严禁大拆大卸。在一架棚未完成之前不得终止作业。撤换支架工作要连续进行,如不能连续施工,每次工作结束时必须背实帮顶,支护牢固、可靠。
(5)扩大断面和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能撤出人员的安全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倾斜巷道维修要由上向下进行;巷道对头维修时两处都必须有安全出口,距离小于20米时停止一处作业。发生冒顶时必须木垛接顶。
(6)支架巷道变形严重进行修复时,一条巷道严禁多头施工。
6、过断层、裂隙带、石门揭煤和岩性突变地段巷道顶板管理(1)必须加强掘进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及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2)石门或穿层巷道施工前,应先出预想剖面图,对巷道穿过的岩性进行预测描述,同时应说明顶板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3)在破碎带中掘进,必须一次成巷,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减小顶板出露后的挠曲离层,提高顶板的稳定性。穿煤层或遇地质构造时,应采用可缩性拱形支架支护,并喷浆封闭。
(4)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交接班和安全检查制度。要经常观察围岩稳定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处理。
(5)开、掘工作面临近断层或穿断层时,巷道支护应采用U型钢支架或U型钢支架加锚网喷或锚索的复合支护,棚距比正常段要缩小。
(6)施工时必须尽可能减小空顶距离,及时架设临时支架,永久支护紧跟工作面迎头。
(7)采用钻爆法破煤(岩)时,必须坚持“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原则,尽量保持围岩的稳定性。若爆破中顶板难以控制与管理,有冒顶危险,应改用风(手)镐方法掘进。
(8)巷道支架背板要严实,提高支架对围岩的支护能力,防止掘进中漏顶或漏帮。
(9)当顶板特别松软破碎时,可打木楔或铁钎超前控制破碎顶板。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对顶板注浆锚固的方法。
(10)在顶板岩性突变地段,要及时打点柱支护突变带顶板。对离层伞檐状围岩要及时剔除掉。
顶板管理制度1、每班开工前,由跟班副队长或工长对全工作面及两顺槽超前维护区域的顶板压力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用钳工锤对煤壁进行敲击,从而判断顶板压力情况,如果敲击声清脆、......
平安煤业顶板管理制度各区队、科室: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实......
顶板管理制度顶板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顶板的危害时刻威胁着职工的安全,为了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使职工在工作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结合我队实际情况,特制定顶板管理规定。一......
XXXX煤矿 顶板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明确顶板管理工作责任,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煤矿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顶板管理制度一、一般规定1、掘进巷道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支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支护方式。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遇到断层、破碎带等情况,需要改变支护方式时,施工单位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