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_合作协议_与研究院的合作协议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_合作协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与研究院的合作协议书”。
课题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之间的联合协议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参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参加单位)就共 同申请并承担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对盲蝽象、稻飞虱具有杀虫活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 功能研究”达成如下协议:
⒈ 依托单位方的权利和义务:把握课题研究总体内容和目标,组织与协作单位间课题进展的定期交流与讨论,负责课题年度汇报和结题报告。按照共同申请课题“对盲蝽象、稻飞虱 具有杀虫活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任务分工完成研究工作。
⒉ 参加单位方的权利和义务:协助依托单位方组织课题进展的定期交流与讨论,协助依托单
位方准备课题的年度汇报和结题报告。按照共同申请课题“对盲蝽象、稻飞虱具有杀虫活 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任务分工完成研究工作。
⒊ 风险责任的承担:课题执行过程中确因现有水平和条件下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导致研究
终止,已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由各方自行承担。
⒋ 科研经费的分配比例:依托单位方和协作单位方共同申报的“对盲蝽象、稻飞虱具有杀虫
活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项目如获专项资助,原则上根据研究工作分工和任务指标 及实际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⒌ 协议期限:本协议于项目执行期限间有效,如合作研究时间长于项目执行期限,则本协议
有效期延长至合作研究结束时。
依托单位: 参加单位: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签署日期: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签署日期:
课题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方案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参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参加单位)共同 申请并承担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对盲蝽象、稻飞虱具有杀虫活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功 能研究”,就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方案达成如下协议:
1.本项目完成后,如有可能申报成果,由双方共同申报。
2.项目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按照《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和管理。主持单位 或参与单位自主研发取得相应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归属专利权人。
3.知识产权及有关成果:对于合作产生的研究成果,发表文章时需联合署名,申请专利时需联 合申请、共同拥有专利所有权,作者和单位排名由研究贡献的大小决定。依托单位和参加单位各 方可就独立负责内容的研究成果单独发表文章并申请专利。
4.甲方和乙方应积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转让和转化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及相应权益等 问题,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 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和科技部《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 干意见》执行。
甲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乙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研究所实际......
2016年度蜂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一、国际蜂业生产与贸易概况目前全世界约有蜂群量约为5000万群。欧洲养蜂历史悠久,蜂群保有量大,约占全世界蜂量的40%以上,蜂群密度大,但蜂蜜单群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快研究所科技事业发展,促进学术民主,加强学术指导,充分发挥专家在科技决策中的咨询和参谋作用,成立中国农......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 作 汇 报 (2011年11月7日)一、基本情况(一)概况我所是1956年经国务院科技规划委批准筹建,1958年9月正式成立挂牌,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茶叶专业科研机构......
据统计,2012年全所全年组织举办现场展示会、观摩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活动23次,直接和间接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631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12万份,推广新技术9项;签订合作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