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_做一个幸福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做一个幸福教师读后感”。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藁城区通安小学 王艳坤
引言:
假如你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为高尚的智者交谈,使人受益匪浅。《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是对从教半个世纪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书中每一篇文章是那么简单明了,那么妙趣横生,那么生动活泼,那么幽默风趣,一如他的教学风格,风趣而典雅。一章一章用心地阅读,于老师的那颗热爱学生、热爱语文教学、热爱教育的心,总会让我莫名的感动。
一、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解人意。面对学生的错误,于老师总是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发现一个学生在课上画金鱼,命其为课文插图;宁宁的脸上被房栋甩了墨水,笑称“锦上添花”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温和”,温中有善。这对老师尤为重要,“性温”让你在脾气上来的时候,可以懂得控制,学会要“冷”处理;还让你知道作为老师一定要与学生为善,对孩子的错误一定要原谅。光“温”还不行,还要懂得调和。也就是懂得做事要把握好“度”。说得形象一点儿,就是“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看到这里,我就会想到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会遇到不同性格的学生;在课上,会遇到不同事情的发生。有时我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对学生大吼。事后我又很后悔,为什么我就不能对孩子宽容一点呢?可是看到孩子们不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课间在楼道里追逐打闹„„,总是让我忍不住发脾气,这样无疑让学生与我之间有了距离感。所以当我读到于老师做“性温”、“味甘”的甘草的时候,我心中满满的佩服。这是怎样的一个特级教师啊!他有如此的胸怀和人品才能成就今天的成功!
二、提高自己的素养
于老师在书中谈到修养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读书同时读自己。在信息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读书同时读自己显的犹为可贵。如果我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翻翻书籍,闻闻书中散发出的墨香,体验不同作家笔下的风格,那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二是以人为镜。也就是以优秀品质的伟人为榜样。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敬佩之人,我们以这些人为镜,会让我们更加优秀。三是不断反思。这也是每位老师必须要做到的。每天记录下自己的小小教学感悟、与学生之间的趣事等等,不在于多,只在于写。就像于老师让学生写日记一样,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没有事情记都可以,但是要坚持写。每天读三十页书,朗读其中一项,读书笔记就行,“有毛就是鸡”,这句话虽然很通俗,但是很实际。读到这,回想自己那些年也常常写教育随笔,刚开始时用手在笔记本上写,后来是电脑上写,(现在还保存有那几年的随笔)。可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自己越来越懒,已经荒废了很多......虽然自己也写教学反思,但有些东西还是单独记录下来比较好,自己的走过的路,有一些方法、体会自己单独记录下来更好一些。便于自己整理。下一目标:写随笔,每周一篇。
二、一颗关爱学生的心。
于永正老师曾在书中写道:“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背后有无外乎一个情字在做支撑。”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它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
于老师在书中也教给了我们一个诀窍,一个方法。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我们要理解学生,不妨放下架子,不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不带有色眼镜评价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
每一个学生都是渴望老师关注他、关心他的,尤其是班级里的一些差生,我教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位学生作业经常不完成,家长拿他也没有办法,久而久之老师和家长都不管他了,随他怎么样,可是我发现他在上我的课的时候,听得很认真,只因为我说他字的很棒。所以他的每次语文作业都是按时完成的。因此,我也知道原来一声赞美是那么的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次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做题,看到他们全队,并且很有积极性,我看到后会很高兴。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四、拥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
我也很佩服于老师的“童心未泯”,他有一颗童心,所以他很容易就能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孩子,他始终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不断的发现生活中的美
于永正老师说:教了50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虽年过古稀,仍童心未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总要去细细探寻。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时,痴而忘返,当得知长得有点像芭蕉的“大树”就是语文课本里说的“旅行家树”时,竟高兴地扑上去,打量着,抚摸着,并合影留念。他说:“以后再讲《旅行家树》这一课时,便多了一份资源,多了一份情感。”其实于老师所讲的童心未眠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理解和体谅学生。记得有一次,于老师班上一个孩子迟到。于老师在班上放肆的表扬那迟到的学生。当时,班上所有的学生都问,为什么迟到还要在班上放肆表扬呢?于老师当场回答学生说:“你们哪个有勇气迟到了,还能像他那样大大方方走到教室门口,还有如此胆大的喊声报告。是你们肯定会躲在某个角落哭脸。”就这样,那调皮学生再也没迟到了。回想当初我教小学时,我一直严格要求学生,上课不准说话、不准扭头、不准做小动作„„。若干个不准之后,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课堂上想做却不敢做,想说却不敢说,整个一节课下来,学生死气沉沉,毫无积极性可言。
于老师在本书中还讲诉了自己从教生涯中的一些教育故事,书中有一段是作者自己对自己的约法三章:
一、不背手;
二、主动和学生打招呼;
三、课间和学生一起玩;
四、到学生家里走走;
五、经常讲故事和笑话;
六、幽默;
七、努力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
八、做值日;
九、一旦做错了事,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十、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看到这里,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和孩子一样,有什么不好?于永正先生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都能如此要求自己,为何我不能?
最后,我想以书中的一段话结束我的感想:“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吧!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
中国教师报《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从教十几年,如今越来越感觉做一名老师肩负的重任和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于家长和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值,所以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工作着、累着、沉......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郑献清2012/05/11借用肖川老师的一段话就是,“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者。”而让自己幸福是人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追求。“一个能感受到生......
在这个寒假里我很荣幸的拜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读后体会不少,感触颇多。令我耳目一新的是书的封面陶老师那幸福的微笑真令人陶醉,使我很想探究下陶老师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做一个幸福的老师》的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最近,我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的我,首先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住,有谁不愿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其次,被内容所吸引。陶老师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