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心得体会_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教学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心得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教学”。
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
心得体会
小关一中聂梦红
暑假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每个教师都要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并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我认真地读了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的著作后,有很大的收获。在新课改新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本领。一直以来我对这个问题也比较困惑,认真读完此书,让我的思维有了些清晰,让我更懂得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
该书系统梳理了高效课堂教育实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心得,是对高效课堂教育体系的集成总结与全面展望。本书被誉为‚高效课堂立派之作‛,‚一部注定影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作品‛。该书从廓清‚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课堂‛‚什么是好教师‛‚什么是好学生‛四个基本的教育概念出发,提出‚新学校‛‚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标准,尝试建构‚高效课堂教育教学体系‛。这些文字是李炳亭先生和他的团队行动研究的记录,不仅是针对课程改革问题的有目的的表达,也是对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完善。
在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探讨中,我们一直在讲高效课堂,可是很多时候只停留在‚讲‛,实际的教学环节或是课堂并不高效。我认为高效课堂不单单是将课堂预设完成生成,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教育主张。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高效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然而,高效课堂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精心提炼,在于从学生角度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让学生能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提升,该讲时要讲透彻,不该讲的一句也不要讲。理论都清楚,可实际课堂中有时却往往事与愿违,如:课上我们也主张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可是同学围成小组以后,有些同学还没弄清问题怎样就开始你说我说,老师这时也无力对每个小组作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上自然有些失控,使得‚合作‛教学在课堂上仅仅是让学生讨论讨论走走形式过场而已。‚自主‛变成了放羊式的学习,全然没有了教师的指导……有些问题是否有必要讨论?期望在课堂上看到的真正的心灵的碰撞,思维的交织,创新思维的火花却很少甚至没有,一节课学生自主下来,收获显然不大。李炳亭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方案‛,如课堂流程设计要找准切入点,在我们英语课堂中切入的途径有很多。例如:抓住兴趣,激发思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兴奋,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念儿歌、开展游戏等形式,与生动实际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需求。在课堂学习中如何真正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让我思考良多。如在课堂上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同时,在具体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因材施教,课内课外互补,师生教育方式更加多元,为师生共同成长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实现了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赢。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这话折射出一个教育人的良知和信仰。传统教育教学的弊端有目共睹,改革是大势所趋。但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升级,正如书中所言:‚课改不仅仅是改课,也不仅仅是重写教学关系,而且是在书写全新的人本‘教育学’。我一直认为,支撑‘新教育学’的其实就是四个基本概念,即‘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而基础概念是新教师……新教师‘族群’的多寡决定了教育最终的成败。‛立足这个角度,这部书的价值便不仅仅在于系统阐释和解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而在于为越来越多‚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人本‚教育学‛的引领。
只有观念转变了,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课程改革其实很简单,解决了观念问题,其他问题只不过是技术问题而已。我曾经自诩是一个善讲、负责任的教师,我每节课都不肯浪费掉一分一秒,下课铃声响了,还要嘱咐学生几句,生怕有所遗漏。我讲得很辛苦,学生成绩却一直平平。相反,有的教师很少滔滔不绝地讲,但学生的成绩却很好。我曾经固执地认为,那些人并不是好教师,他们那样的做法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然而一到中考,这些‚不负责任‛的教师的学生成绩却是出奇地好。对此,我只认为‚他们就是命好‛,能一直教那些素质好,教师不讲也能学会的学生。但拜读李炳亭的著作《高效课堂22条》之后,我才彻底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尤其是读了《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后,我对‚观念决定行动,认识的局限性必然导致行动的迟缓或者谬差‛的观点更是深信不疑。原来,不是他们不负责任,而是我落伍了。于是,我如饥似渴地拜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圈点批注,做摘抄笔记,写体会文章,并对照‚好课堂的共性‛标准重新设计‚课堂流程‛。真是‚观念不变课难改,观念一变一重天‛。在众多无眠之日的冥思苦想和实践后,学生的成绩提高了,我也不再教得那么辛苦了。我真正理解了‚课堂必须是基于学生和服务于学生的课堂‛的含义。读过此书我深刻地领悟到:一个好教师虽然能告知他的学生关于许多问题的良好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师能够不说话,而切帮助他的学生自己去思考出答案。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都是‚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教学中,每个老师设计教学时预设的都非常好,每个问题如何提出,都经过了充分的思考。但是,学生不是一个回答问题的机器,不是你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能立即给我们呈现出想要的答案。因此,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大脑的思维活动静悄悄的进行。可是,我们的老师就是急于求成,迫不及待的想要答案,以便进行下一个环节。课堂上,没有一丝的尴尬和怠慢,学生认知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困难,这样的课堂是不真实的,学生的思维就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答如流的课堂,只是一种假象,抑或是表演。所以,我们的老师不要怕学生回答不出来,在等待之后,如果仍旧是鸦雀无声,此时正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时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学生不悱不发之时。一个好的教师力求使他的班上学生在他的控制下。但是最好的教师知道首先必须能控制他自己。我们不仅是个自然的人,还是社会的人,不能保证天天都心情舒畅,但是如何克制自己,那才是自己成熟的标志,我每天上课前,都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抛除一切杂乱的思想和琐事,静下心来沉浸到英语课堂的意境中,这样能够很好的带动课堂,使课堂更高效,也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的情绪。
总之,无论课改如何进行,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要让教师成为‘同学’。‛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要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在课堂上教师思想要解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充分相信学生、依赖学生、挖掘学生、发展学生,甘当学生的配角、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只有这样做,高效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2013年8月28日
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
心得体会
巩义市小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聂梦红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心得体会刘寨第一中心小学孟松霞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心得体会在这本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了“新......
学习《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最近一段时间学习了《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我的收获很多。现将近段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一、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
学习《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学习《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最近,我有幸拿起这本《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进行了仔细地阅读,使我获益匪浅。这本书是结合教育情境展开、陈述应用理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