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哥”事件与大众传播研究报告_打架斗殴事件调查报告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手表哥”事件与大众传播研究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打架斗殴事件调查报告”。

“手表哥”事件与大众传播研究报告

课题组员:陈曦 马志远 林创民 区凯泳 赖远婷 指导老师:马倩颖

摘要:8.27延安车祸惊现的“微笑局长”“手表哥”杨达才,在9月21号落马前,社会公众对其事件、个人背景等的搜索和传播,使这个事件成为短时间内大众传播的经典案例。关键词:大众传播,快速,新型媒体,研究方法:资料搜索

一、问题提出

8.27延安车祸中,赶往事故现场的安监局局长杨达才竟然露出微笑,这个举动被网友捕抓得一清二楚,并且在微博上及时更新。随后几天,杨达才又被网友在其他的网页中找到其佩戴名贵手表的图片,并广泛传播,虽然他有开过微博问答会来解释,但最终逃不过这种极为快速,杀伤力极强的网络与大众传播结合体的攻击。

然而,为什么这一“笑”就能让一个纵横政坛多年的局长下马?为什么报刊、电视这种传统媒体在这次事件的跟踪报道中始终落后于网络等新型媒体?这种威力到底有多大?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我们研究小组将对这件事件与大众传播结合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二、研究目标

我们对8.27延安车祸至9.21日杨达才最终落马的过程进行分析,加入《传播学教程》中关于大众传播理论,使我们得出此时间传播速度之快威力之大的原因。我们发现,传统媒体在此事件上发现较新型媒体迟缓,新型媒体同过博客、微博等网络工具,使传统的受众,摇身一变成为了传播者,加快了传播的速度。

三、本论

1、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其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且具有商品属性有具有文化属性,单向性较强的社会传播,并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3)文化传承功能(4)提供娱乐功能(5)经济发展功能

3、大众传播在“手表哥”事件中的出现

(1)大众报刊的传播。

8.27延安车祸后,流传的“微笑”照片在8月28日几乎全国的主流报刊媒体进行了报道,8月29日,《济南日报》刊文《官员“笑场”可以有 腐败不能有》称,不赞同冷嘲热讽杨达才的笑,但是赞同围观并追问杨达才的表。8月31日,《京华时报》刊文《自证清白难以走出名表门》称,一个已经广受质疑的官员,以其孱弱的公信力,不管是承认还是否认,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难以说服公众相信自己。钱江晚报文章《陕西安监局长在车祸现场笑 戴名表照片被晒上网》被新华网转载,一般社会大众了解到杨达才比了解车祸更多。更重要的是,报刊属于传统媒体,但是很多的网络报刊进行了报道,例如天津网的数字报刊,现代快报数字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等等及时报道了相关信息和相关的观点评论。在9月21日杨达才落马前,纸质的报刊和网络报刊对其进行了跟踪报道、观点评论、市民访问等,因此,报刊在这次事件的传播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作为一个传统媒体,结合了网络这种新型媒体,将报刊原来影响的范围扩大,受众增多,覆盖面广,杨达才的落马“速度”更快。(2)电视媒体的传播。

电视媒体与报刊一样,属于传统的媒体,这个事件在电视上的传播主要靠新闻节目、访谈节目等。一般社会大众对电视新闻都有一定的关注,有些甚至是每天的必备节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就用《微笑局长的表》为主题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的节目,这种配有影像、画面、声音、字幕等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电视传媒出现了一个变革,不再是新闻报道员进行个人的评论,加入了即时与受众的交流,增强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受众的一些见解又能成为电视节目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方式,电视新闻媒体得到新的发展。这次事件中,新闻报道铺天盖地,“手表哥”成为电视荧屏上一时的热点人物,大众谈论的焦点,不是偶然的。

(3)互联网的传播

网络在这次事件中作为一个主力军角色,几乎统领着这个事件的发展,报刊、电视只是辅助作用而已。微博网友“@JadeCong”成为第一个将杨达才的照片放上网,此条在1小时内达到上了上万条的转发,图片和正文在100多字的表达中,36人死亡的惨剧与冷血官员的微笑形成鲜明对比。这条微博可以看作是这次事件的序幕,之后人肉搜索大战和网络的疯狂传播开始了。当日19时53分,网友“百姓大于天”在其微博爆料称,涉事官员为时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22时29分,网友“卫庄”在其微博发布了一张杨达才佩戴手表的照片,并称“网友怀疑是价值3.8万多欧元的欧米茄”。23时57分,渤海论坛的新浪官方微博发布了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有5块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称这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同志的爱好”。8月27日18时12分,第五大道奢侈品网首席运营官孙多菲在其微博中称:“我已向表行业内专家请教:第一张:6.5万元左右的蚝式恒动系列劳力士;第二张:3.4万元至3.5万元之间的欧米茄;第三张:江诗丹顿18K玫瑰金表壳,而且是机械的,市场估计在20万元至40万元;第四张:欧米茄,价格也就3万多元到4万元;第五张:雷达全陶瓷,市值估计3万元。”这条微博被转发14531次,引发评论5350条。杨达才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手表哥”。网络这种新型的大众传播方式的威力就是如此之强,速度就是如此之快,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

1、传播速度的实时性,传播速率接近于实时。

2、信息内容海量性。

3、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

4、信息检索的便利性

5、传播过程的交互性。这个特点在这次事件的网络传播中是核心地位。交互性异常的强大,微博的每个人可以作为一个受众来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发微博,作为一个传播者,将自己的想法和最新的消息发布出来,这样一来,传播者与受众变得有点模糊不清,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分得一清二楚的关系。

从以上三点可得知,大众传播在这次事件中的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4、大众传播在“手表哥”事件中对社会的影响

(1)新型媒体在大众传播中的利

网络作为新型媒体的其中一种,它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威力是其他所不能比拟的。《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其微博中称:“这是网络监督的又一胜利。这个结果在杨的11块手表被曝光时就已经注定了。而由于陕西官方在很长时间里无态度,致使这一个月政府公信力被杨达才不断糟蹋。这很可悲。政府公信力已经很弱,决不能再被贪官绑架。应当形成就网络针对官员腐败质疑的快速评估与反应机制。”网络传播的一大优势是快速,快速的传播和反馈,推动整个事件的发型;第二个优势是“人力”多,网友的数量多,其传播的面积以几何面积来扩散,力量积小成多,很好的弥补了快速之后的缺点,让整个事件一直在话题之中。

(2)新型媒体在大众传播中的弊。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而是一把双刃剑。《新闻1+1》主持人在节目之后,收到网友的热烈追捧,成为意见领袖,但是他说了这样一段话:“狂风之中,每个人都是一片枯叶,杨达才是,我是,网友也是,不能以谎言打击谎言,戴表和腐败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个事情七寸在于官员说谎,最大的七寸在于财产不公开。微博反腐只是制度反腐的补充,如果不能推动官员财产公开,信任危机只会扩大,如果没有制度反腐,微博反腐也将变得毫无意义。”这也是网络传播中的弊端,一些没有证实的事件,被人多次转发之后,就变成一件真实的事,而且会煽动起网友的情绪。本应该理性对待,反而变成冲动愚昧的行为,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谣言多起于此,虽然网络可以监督,但是也可以成为谣言最好的滋生地。

四、结论

综上所述,“手表哥“事件与大众传播关系密不可分,大众传播推动着整个事件的发展。从这个事件,也能看到新型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在大众传播中已经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而且这样也会成为一个趋向,大众传播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也会不断增大。

五、建议与补充

对于大众传播中新型媒体的不断壮大,我们应该认识到其双面性,要积极发扬其积极的一面,引领社会的思考方向;摒弃消极的一面,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对待。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大众传播发挥其最大的积极作用。

2012年11月10日

参考资料

1、钟亦峰等《研究性学习范文(高中生追求名牌状况研究报告)》 http://wenku.baidu.com/

2、南国都市报《“微笑局长”被戏称“表哥”》

http://ngdsb.hinews.cn/html/2012-09/22/content_529898.htm3、新华网《陕西安监局长在车祸现场笑 戴名表照片被晒上网》 http://news.xinhuanet.com/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当今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

第七章 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传播心理学课程(第七章)教案一、课题: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二、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视角分析传播现象,主要了解和掌握大众传播中的的潜意识、集体无意识和人格发展阶......

大众传播与国际贸易解析

大众传播与国际贸易[内容摘要]当前,我们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参与塑造当今的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其范围不断扩大。大......

简述大众传播的发展与影响

简论大众传播的发展与影响简论大众传播的发展与影响一、大众传播的概念及产生、形成和特点1、概念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宪章中首先使用了“大众传播”这个概......

论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与联系学 生指导教师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工作单位年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手表哥”事件与大众传播研究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手表哥”事件与大众传播研究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打架斗殴事件调查报告 研究报告 大众 表哥 打架斗殴事件调查报告 研究报告 大众 表哥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