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_社会保障福利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社会保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保障福利”。

1、如何理解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答:社会保障,主要是由政府通过征税、收费、接受募捐等手段筹集资金,经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制度安排,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十八大提出“两免除,一解除”的社会保障方针:“建立综合社会制度免除全民的生存危机,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免除国民的医疗疾病恐惧,通过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制度解除全民的养老后顾之忧。”社会保障体系是有关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的总和,社会保险(基本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最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最高社会保障)和社会优抚(特殊社会保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其中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覆盖最全承担风险最多最基本最核心的制度。社会保险的对象是雇员和劳动者,社保的收入和支出占整个社会保障收入和支出的绝大部分,市社保制度体系中最大的子项目;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遭受贫困或灾害的国民提供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无偿性和最低生活保障性;社会福利是国家通过实物津贴、价格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等手段,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福利是“正常生活水平下”的锦上添花,它包含了政府福利和非政府福利和特殊社会福利,对受益者无须进行家计调查,往往具有普惠性,他的主要特征是普惠性、内容的多元性、利益投向的一维性;社会优抚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的社会制度,社会优抚具有直接的政治目的,基金主要由政府筹集。

生存权是每个国民的基本权利,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全体国民的生存权,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所谓的最低生活水平是政府设定的“贫困线”以下的生活水平,划定贫困线的领域主要是家庭经济,如家庭收入,教育医疗、住宿等方面,受益者需进行家计调查或资格审查,社会救助最常见的项目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的“五保”以及灾害救济等,社会救助的对象是低收入人群和受灾受困人群等社会最弱势的群体,这个群体往往不能享受其他的社会保障,最后只有被社会救助制度所覆盖,所以社会救助制度被称为“最后的安全网”、“最后的防护线”,社会救助制度由国家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救助基金全部来源于国家税收。而社会保险是需要缴费的,而这些低收入或者无收入的人群是没有能力缴费的,就需要社会救助予以补充,社会救助的对象与社会保险的对象不

同,主要是无收入、无生活来源或者虽有收入但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准者,社会救助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拨付或者来自特别税资助,还有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提供的捐助,因为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要实现的最低目标,它维护的是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权利,可以说社会救助制度一旦缺失,极端困难的社会群体就会出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基本生存问题,所以说社会救助是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社会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试分析我国城镇劳动者的三条基本生活保障防线。

我国城镇劳动者的三条基本生活保障防线分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我国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的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每个劳动者都应认识到,在社保方面,自己既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又有履行缴纳社会保障费用的义务.劳动者若没有缴纳费用的能力,可由国家代缴保险费,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权力的维护,这不违背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因此,有缴纳费用能力的公民必须在履行义务规定的前提下,去享受社保的待遇.公民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可以帮助国家更好的建设和发展社保制度,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朱熔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中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必须切实抓紧抓好。当前,要坚持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向建全的社会保障过度。”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是由各统筹地区规定从事简单、非熟练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其主要划分依据是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居民生活消费指数、赡养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等,为了规范企业行业行为,我国逐渐实行了最低工资标准线,并通过劳动执法监察,加强依法监督检查力度,保证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统筹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以减少因不能保障最低工资收入而造成的贫困。最低工资标准是都市在各行业企业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与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发放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下岗”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情况,下岗职工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成“为拖着职工尾巴的失业者”。下岗职工生活待遇在效益不同的企业差别较大,破产企业资产变现困难,更难保证下岗职工的生活来源。下岗职工是指已经失去工作岗位,但仍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因为他们当年不是自己选择的单位和工作,而是被分配的,国家对这批人员负有责任,他们下岗期间享受比失业人员更好的待遇。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设的集失业预防、失业保险和失业保障为一体的综合性就业保障工程。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更具一定的法规,对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经济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有可能失业,一旦失业对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压力,常常造成劳动关系紧张,此时需要政府建立一制度要求雇主和雇员居安思危,在有工作时共同出资(我国雇员不出资)建立基金,由政府管理,一旦失业发生失业者就可以申请从该基金获得失业补助金(有存缴期限和申领期限的限制)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标准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贫困人口进行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政府出面对城市贫困人口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补助或全额补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它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目前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由于救济标准统一、救济范围扩大、救济水平提高、救济行为规范,使我国的社会救济工作开始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保障标准是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标准的制定既要保证城市贫困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又要有利于鼓励就业。《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电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县级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城镇低保的对象: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

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以及虽有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但其无赡养扶养或抚养能力的居民;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最低工资)及离退休人员领取离退休费,家庭月收入人地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下岗职工,静如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足额领取基本生活费后,家庭月收入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者期满后未能再就业,家庭月收入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

这三条基本生活防线基本保证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了制度的全覆盖,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会维权,也有许多政策上的漏洞,是很多需要的人没有得到帮助,不需要的人反而借助这三条防线生活高于一般水平。

3、材料分析题——要求以所学社会保障理论探析,并探讨防范措施。

(1)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社会保障绿皮书,在安徽、福建等5省市调查显示,受调查的低保家庭中,6成不是贫困家庭,有近8成的贫困户没有享受低保救助。

(2)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初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机关的退休金相当于企业的2.1倍,事业单位相当于企业的1.8倍;在被调查者中,75.4%的职工养老金不高于2000元,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却都高于4000元;被访者2011年8月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50倍。

(1)问题:社会救助资源外溢问题:全国扶贫重点县低保对象和低保补助金分配不均衡,分配不到位;负激励问题——福利依赖与贫困陷阱

成因:客观原因:实践中划一条贫困线很难,在农村计算家庭收入,即使是城镇方面也是一样,在家计收入调查时存在大量隐瞒现象,加上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贫困户,也有许多之前低保户因再就业、再生产便沉非低保户,但不愿放弃国家补贴的名额等。

主观原因:一是通过伪造证明和身份骗取低保,二是有些地方为解决矛盾纠纷,许以当事人低保,第三种就是人情保、关系保,此占比例较高。还存在权力自肥和贪腐现象,相关部门苛扣低保金,不予发放或不全额发放等。

解决办法:建立健全立法监督、执行体系,及完善其后期服务程序化、民主化。

①、实现救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反贫困目的和目标

②、建立两类生活救助体制,防止形成“贫困陷阱”

③、实施负所得税方案

(2)综上信息可知,我们可得出以下问题:我国养老保险金的存缴和发放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养老金替代率在各个行业部门、不同组织之间差距较大。

成因分析:我国养老金存缴比例与缴费基数在行业地区部门有差距: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或其他居民组织、民营团体、个体及其他用人单位。

制度执行时间长短: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执行时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或其他居民组织、民营团体、个体及其他用人单位,个人账户资金含量明显有差距。

解决措施及防范办法:养老金全国统筹、加强立法监督、完善信息流通渠道、反馈方式等。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六十多年的发展与进步,由以前的国家行保险:统筹保险,单位保险;到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酝酿与准备、建立与完善的地区统筹。到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全国统筹。这是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建立与完善的进程。我国称对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实行过地区统筹、行业统筹,现在要实行全国统筹就是看到了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与养老保险的存缴收入差距增大,缓解社会养老生活压力,接触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实行转移支付的再次分配,体现公平,以提升全社会的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社会保障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加强基层调解仲裁力量,努力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纠纷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按照黑人社函[2012]213号《关于在全省招聘乡镇街道基层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我镇“一心......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学论文——上海市社会保障基金案学院:政法学院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1—01姓名:张范航学号:541109030145社会保障保的是什么?上海社保基金案件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国现行社保......

社会保障

延长退休年龄策略:女先男后、小步渐进的策略。原因:1人均预期寿命延长2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必然要求3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4.教育程度地延长。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生活......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问题阐述: 1.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2.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不够健全.3.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和社会服务等问题更......

《社会保障.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社会保障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社会保障福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福利 社会保障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