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_社会保障福利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社会保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保障福利”。

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确保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这体现了新农保制度的基本性、公平性和普惠性。地方财政对所有参保农民给予缴费补贴,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鼓励。个人账户养老金依据本人缴费多少和年限长短,有高有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反映了个人收入、地区发展、集体组织实力等方面的差距,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农民则是指这些劳动人民。当前,我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1.43亿老年人中也有80%的生活在农村,我市亦然。面对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镇和老龄化程度的加重,长期以传统家庭养老的广大农村老年人面临着既“失地”又“失儿”的危机,如何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农村老龄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农村养老模式

城市老人是“货币化生存”,而农村老人是“土地化生存”。这是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的根本区别,也是制约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瓶颈。当前的广大农村继续延续有着悠久的历史家庭养老模式,也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强调“土地养老”与“养儿防老”。一是土地养老。土地养老历史悠久,自周公辅政开始,就强调以农立国的精神,商鞅变法进一步加深了农本观念,并形成了以家庭为社会生产单位的生产模式。在以家庭为社会生产单位的情况下,父辈们靠土地生产生育,培养后代;子辈们靠继承土地和耕作知识来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了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土地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谋生手段,也是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可以说,土地是家庭养老的基础,也是农村养老的一道重要防线。

二是养儿防老。当农民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时,没有任何积累和收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只能将自己拥有的土地和长期劳动积累起来的耕作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子辈,以此来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即所谓的“养儿防老”。养儿防老的本意是:养育儿子是为了防备年老,亦泛指养育子女以防老年无依靠。中国有史以来就有养儿防老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悠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孝道”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孝亲敬老的故事和人物,我们看到的影响至今的就有《二十四孝图》,他们的故事和孝敬父母的事迹感人至深、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身体力行和传承下去的美德;当今社会孝亲敬老的典型也是不断涌现,济宁市每年评选出的孔孟之乡二十四孝、邹城市的十大孝星和感动邹城人物(事件)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也影响了很多人。当代大学生马海洋舍弃美好的爱情和优越的工作,毅然回家伺候年迈多病的双亲,就是当代青年的典范。

二、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现状和问题

一是住房条件差。农村老年人住偏房、配房、老房、低矮房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房屋矮小,还潮湿、阴暗,甚至还有的老年人在村外住简易房,与儿孙们居住正房、平房甚至楼房、别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是生活水平低。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这一代农村老年人都挨过饿、过过穷日子,只讲究吃饱,不讲究吃好,更谈不上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了;跟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基本上一同吃住,生活上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单独居住的老人、空巢老人在生活上更是凑合,有的一天两顿饭动一次火,能省则省;有的老年人甚至看不惯孙辈的奢侈;还有的老人没有吃好喝好的条件。

三是养老零保障。农村老年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劳了一辈子,仅仅是为了吃饭、盖房子和给儿子娶媳妇,没有为自己的养老做任何积累。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位农民从23岁成家开始,按经营3亩土地算,一年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加上养殖家禽家畜的收入,每年不过5000元,去除人情来往、赡养双方老人及家庭日常开支,所剩无几,一旦家庭成员有大病大灾,就要负债。按每年结余2000元计算,等到孩子大了该成家的时候,也不过万元的积蓄。在农村建一处四间主房一间配房的院落至少要5—6万元,加上为儿子找对象、办婚事又要3万元。等儿子成了家,这位农民已经不再是年富力强了,而已经是背驼、眼花、头发花白的准老人了,本应可以颐养天年了,却又背负几万元的债务,他们还要拼还要干,不是为养老而是为还债,到老的不能动了就把自己交给了儿子。能否安享晚年要看儿女们的经济条件和孝不孝顺了。这就是一位农民的一生,可以说是没有为自己做任何贡献,更没有任何积累,也就没有养老保障可言了。

四是文化生活匮乏。农村老年人几乎谈不上精神文化生活,男性老人还能在劳动空闲之余凑在一起下象棋、打扑克,不劳动的时候看看电视;女性老人则带带孙辈,聚到一起谈谈心、说说话,交流一下家长里短就算娱乐了。农村文化大院安装的健身器材老年人也很少光顾,成了孩子们的娱乐场;村级文化活动室、阅览室经常“铁将军”把门,娱乐设施、书籍常年闲置。

五是缺乏精神慰藉。提到赡养老人首先让人想到的是钱,认为多给老人钱,让他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这就孝顺了,这是养老的误区。钱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障,固然重要,但精神慰藉对老年人来说也至关重要。当前,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来了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在生活上的时空分离,长期以往,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纽带变得松弛,由此带来的是子女孝道的下降,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以至于多数农村老人在儿女成家后就跟老伴相依为命,在老伴去世后就孤独一身了,非常的寂寞、孤独、无助。儿女在家的,还能经常前去看望;儿女外出务工的,一年半载见不到一面,何谈精神慰藉。据统计,我国流动人口80%以上来自农村,他们不少是携家带口的进城务工,直接导致大量空巢老人的出现。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约占50%。邹城市看庄镇土山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83人,其中空巢老人62人,占75%。在空巢老人中,有48名老人的子女长年在外打工或工作,每逢年节才回家暂住几天,有12名单身老人独居,有6对老夫妻独居一院或一室。

六是医疗水平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普及的情况下,老年人医疗保障有了很大改观,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儿女们的经济条件。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具体到一个家庭也是如此。老年人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期,且不少老年人有老年性疾病、常年病,有的每天都要吃药或打针,面对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消费,一旦老人再生大病,就一筹莫展了,根本去不了大医院按时救治。很多农村老人基本上是小病在村看,大病去镇街卫生院就诊。今年65岁的杨宝常老人,一辈子就像老黄牛一样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可儿子不争气,在家不种地,外出不挣钱。2008年老人突发脑出血,在医院住了几天就因没钱匆匆出院回家静养。非常欣慰的是,老人凭着坚强的毅力挺了过来,目前虽然半边身子不听使唤,但已经能拄着小棍下地活动了。

七是老年人负担重。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担当养老抚幼任务的中青年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农村养老人力资源大量流失,祖祖辈辈靠“土地化生存”的留守老人舍不得丢去那二亩赖以生存的土地,不顾身体状况和年龄的大小,只要能动,依然抗着农具步履蹒跚着去种地,成为目前农村主要的劳动力之一。不仅如此,很多老年人还要照顾和抚养子女外出留在家中的孙辈,老年人的负担很重。今年77岁的张宜兰老人,老伴去世的早,有5个孩子,大儿子都已是儿孙满堂了。老人一直跟着自己的光棍二儿子一起生活,二儿子春节过后外出打工了,期间回来一次,把地耕了耕,能种的都种上就又出去了,家里的几亩地就交给老人了。已界80高龄的老人本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她每天还要扛着农具下地打药、锄草,管理庄稼。她虽然不是所有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写照,却是农村老人的一个缩影。

三、农村养老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农村老年人养老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农民自我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相辅助,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一要加强孝道教育,巩固家庭养老。家庭对老年人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方面有其特有的功效,加上我国的文化传统,这都决定了在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因此,要加强儒孝文化教育,采取开设孝心教育课,印发孝文化宣传手册、图片,树立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孝文化宣传,让孝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在农村,要将“孝亲敬老”、定期看望慰问老人列入村规民约,成为道德规范;要成立道德评议会,建立道德评台,定期评选表彰孝亲敬老的典型,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虐老、弃老、不养老的行为定期进行曝光,形成孝亲敬老光荣、虐老弃老可耻的浓厚社会氛围,留住“养儿防老”这一传统,守住家庭养老这一阵地。

加快土地集约化经营,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可以将土地转包给个人或组织耕种,不仅集中了土地、提高了种地的效益,还解除了外出青年的种地之忧;鼓励青壮年劳力带孩子外出务工,减少老年人负担。要修改并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明确规定子女特别是外出务工的子女每月给父母的生活费和精神慰藉的次数;教育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力定期回家探望老人、经常电话询问老人情况,及时掌握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让老人“空巢”别“空心”,确保老人经济上有保障、精神上有慰藉,安享晚年。

鼓励农民自我养老。农民在为子女操劳的同时,尽可能的为自己做些养老积累,等到老了子女没有条件或不孝顺的时候,自己有条件颐养天年。

二要发展养老机构,鼓励机构养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四二一”甚至“六二一”家庭的出现并快速增加以及伦理道德的转变,养老方式不可能一直固守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上,社会化养老将从家庭养老的补充,逐步取而代之,成为养老的必然趋势。社会化养老的前提就是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养老机构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社会参与、多方筹资,市场运作、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企业法人、企业家、有实力的经济组织、村集体兴办和经营老年公寓,让老年公寓不再是城市老人的专利,遍地开花。鼓励有爱心的人士兴建福利性老年公寓,对低保、高龄、特困老年人予以低偿或无偿入住。鼓励有条件的村居兴建老年公寓,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求。峄山镇贾洼村2006年投资兴建了邹城市第一处村级老年公寓,全村65岁以上老年人全部低费入住。千泉街道小西苇村、唐村镇的杨春庄等村居也相继建成了高标准的老年公寓,可以说是农村社会化养老的探索,并将成为趋势发展下去。

探索以房养老和以地养老的办法,农村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房屋和土地租赁他人,租赁费作为入住公寓的费用,不足部分子女补贴。老人入住老年公寓,不仅可以改善生活条件,更主要的是为子女腾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身工作,减轻了儿女的负担,特别是在一对夫妇不仅要工作,还要照顾一个孩子,赡养4位甚至更多老人的情况下,入住老年公寓就成了老年人的首选。

三要完善保障体系,共享发展成果。农民是朴实的、勤劳的。农民的一生是劳动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们不仅为自己的家庭、儿女贡献了青春,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民用农业税默默支持国家建设,有关统计显示,从建国初期到2006年免除农业税,农民为国家缴纳农业税4000亿元,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超过6000亿元,这都是现阶段的农村老年人一锄一锄刨出来的。如今他们老了,应当受到社会的尊敬和重视,得到社会的回报。一是要规范各类保障性补贴,提高新农保补贴标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让农村老年人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很多老年人拿到钱时激动地老泪纵横,感慨他们也有了养老钱。但每月55元对于养老显然是不够的,为此要逐步规范、取缔各类保障性补贴(如低保、五保、计划生育户补贴等),把各类保障性补贴的资金全部归并到新农保上来,提高新农保的补贴标准,实现老年人人人共享,使新农保真正成为农民的养老保障。二是探索建立老年人免费医疗制度,彻底解决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三是加快农村老年文化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开展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场所。

老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快速增长,所占比重逐年攀升,老年人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增长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经济基础较差,供养老年人 的能力还比较弱,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 的发展趋势,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由此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妥善解决好 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 小 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 主要问题

一、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缺欠 现在农村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一方面,“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在农村依然盛行。绝大 多数家庭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没有为自己将来养老做打算的意识。到了老年,由于年龄增长使得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很多人丧失继续操持农活的能力,尤其是高龄老人成 为明显的弱势群体,加上自身积蓄不多或没有积蓄,从而不得不依靠子女来维持生活。然而 农村经济来源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使得单一家庭养老矛盾突出,引发不少家庭矛盾和冲 突。另一方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09 年底还只能在百分之十的县开展试点,绝大 部分农村尚未推广。一直以来,村委会只是负责大方面的政策指导,对于妥善安置老人的工 作没有经验,对自身将要扮演的角色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并且村委会单方面不具有收留、照 顾孤寡老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二)“空巢老人”问题突出 所谓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亲人照顾的老人,他们要么是无儿无伴的孤寡老人,要 么是与儿女分开居住的独居老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巢现象已经 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而且不是一个新问题了。据第五次 全国人口普查记录显示,我国有 65 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 1561.64 万户,占 65 岁及以 上有老年人家庭户的 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 2339.73 万人,占 65 岁及以 上老年人口的 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 1117.90 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 数的 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1632.90 万人,占空巢老人的 69.79%①。“出门一把锁,进 门一盏灯”,有人用这句话来形容空巢老人的独居生活。在现在这种竞争压力很大的社会环

①生活,他们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得到满足,生活的难处是可想而知 的。即使是其中的少量“五保”老人,生活质量也是很低的。

(三)病有所医差距太大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地区很不完善,使得那些劳动能力下降、收入水平普遍很低的 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往往只能由家庭承担。个别患有重病的老人只能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儿 女们的经济收入量力而行,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小病拖、大病扛”,有病不去看的现象非 常普遍。即使老人家庭有能力支付医药费用,往往也会因为农村医药资源短缺导致的就医费 用相对昂贵而又使得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疾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据 2000 年北京市老年人基本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年均医疗费支出为 3131 元,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的 1039 元。城市老年人医疗费公费支出的占 50%以上,且他们 中有 40%的人被报销部分达总支出的 75%以上。农村主要由子女或自己负担,即使由公 费支付者,其负担的比例也不如城市高。城市老年人几乎都享有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障,农村 老年人中享受医疗保障的不足 40%,且保障的份额较低。以上分析显示出北京城乡老年人在 医疗保障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较低的医疗保障,40%——50%的老年人对医疗问 有 ② 题忧心忡忡。2003 年以来,国家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现在参加人数已达 8,15 亿人,基本实现了对农业人口的全覆盖,但补贴水平尚低,农村医疔资源薄弱状况的改变将 是个长期的过程。

(四)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单调 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匮乏,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多数只能通过聊天、看电视、赶 集等方式打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即使有一些活动也是更多的针对年轻人开展的,老 人没有办法接受更不能参与其中,而其中以空巢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更为严重。据调查数据 显示,在子女外出期间,40.7%的空巢留守老人表示经常会有孤独感,而非空巢留守老人 的这一比例为 32.0%③。农村养老问题形成 形成的原因

二、农村养老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伦理重心的转移与代际利益冲突 在这个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后工业化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需要那些掌握一定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旺盛的精力和创新能力的人,而上一代的老年人恰恰不具备这些,结果是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变得炙手可热,老年人逐渐被迫退出社会这个大舞台,新生代优 越于老一代的优势慢慢显现出来; 加上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又使得上一代的经验在很多方 面不再适用,失去了对年轻人的文化传授意义,老年人不再被看好,家庭的未来指向代替了 过去指向。从而使家庭的伦理重心不可避免的发生下移——子女逐渐成为中国家庭事实上的 重心,人们更多的关注下一代的发展,老一代的权威随着他们优势地位的丧失而跌落,成为 家庭中的弱势群体,而其中尤以高龄、丧偶、无收入、低文化、体弱、女性老年人的权益最 易受到损害。中国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变为子女中心,出现“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 倾向。这一状况在农村更甚,从而成为农村养老问题突出的文化心理原因。

(二)流动家庭大量增加 流动家庭的大量增加是导致空巢问题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 口大规模的流动呢?一方面,过去绝大多数的剩余劳动力被集体生产组织形式所束缚,当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后,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决定权,加上户籍制度的放宽和城乡劳

社会保障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加强基层调解仲裁力量,努力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纠纷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按照黑人社函[2012]213号《关于在全省招聘乡镇街道基层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我镇“一心......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学论文——上海市社会保障基金案学院:政法学院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1—01姓名:张范航学号:541109030145社会保障保的是什么?上海社保基金案件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国现行社保......

社会保障

1、如何理解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答:社会保障,主要是由政府通过征税、收费、接受募捐等手段筹集资金,经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制度安排,为丧......

社会保障

延长退休年龄策略:女先男后、小步渐进的策略。原因:1人均预期寿命延长2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必然要求3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4.教育程度地延长。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生活......

《社会保障.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社会保障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社会保障福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福利 社会保障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