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策法规_农村政策法规类
农村政策法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政策法规类”。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 分)
1、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 尸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 莲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3.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 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4.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的非财产权利。
5.开垦土地,是指以垦殖为目的开发土地,即开垦荒地为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6.农 业 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7.土 地 承包经营权转让,是指承包方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彻底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与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 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
8.耕 地,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9.民 事 法律关系,是指民法所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财产关系和人 身关系。
10.消 费 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接受经营者所提供 的服务的市场主体。
二、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48 分)
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1)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
(2)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 〈3〉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4〉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
〈5〉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6〉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
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
答:(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这是我国保护耕地的基本方法。《土地管理法》规定了新增加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措施。(4 分)
(2)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不减少,是指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的综合措施,保证我国现有的耕地的总面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具体办法包括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实行省级政府负责制等。
4.捕捞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两种?(1)特许取得。在通常情况下从事捕捞业,须取得有关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特别许可。《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捕捞业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4 分〉(2〉自由取得。从事娱乐性游钓业以及在尚未养殖、管理的滩涂手工采集零星水产采集业,不需特许即可自由获得捕捞权,只是该渔业权的行使应受政府管理的一定限制。
5、简述共有的特征。
答:(1)共有的主体是多个公民、法人或其他主体;(2 分)(2)共有的客体即共有物是特定的物,它可以是独立物,也可以是集合物;(2 分)
(3)共有人对共有物按照各自得份额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或者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2 分)(4)共有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权类型,6、义务教育实施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式简易小学或教学点、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工读学校等。(2)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设置应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 分〉。〈3〉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省级政府制定学校的经费开支定额,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开 主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等。〈2 分〉
〈4)义务教育的经费。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筹措义务教育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1 分〉(5〉义务教育的师资。〈I 分)7.农 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1)农 村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3 分)(2)农 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人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 代化。(2 分)21 1 9 8.农 产 品行业协会有哪些主要特点?(1)行 业 协会是非经营性的社团组织,要进行社团法人登记;(2 分)(2)协 会 是以某种农产品为纽带组织的,不是综合性的;(2 分)(3)协 会 一定要依法成立。(2 分)(4)协 会 一定是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愿依法成立的,不是也不应当是官办的。(2分)
9.农 民 全家迁人小城镇后承包地应当如何处理?(1)精 神 :《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进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 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流转。(3 分)(2)规 定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 条第2款规定:承包方全家迁人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
照承包方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5 分)10.简 述 我国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及形式。(1)森 林、林木、林地的权属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2 分)(2)森 林、林木、林地的权属有三种形式:一是国家所有权(2 分);二是集体所有权(2 分);三是个人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2 分)。
11.城 乡 统筹发展战略的内涵是什么? ·(1)统 筹 城乡生产力布局,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2 分)(2)统 筹 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2 分)(3)统 筹 城乡就业,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 分)(4)统 筹 城乡社会事业,提高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水平;(1 分)(5)统 筹 城乡投人,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1 分)6.依 照 《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宣告失踪应当具备什么条件?(1)自 然 人下落不明满2 年;(3 分)(2)利 害 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3 分)(3)由 人 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2 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6 分,共32 分} 1.如何理解我国的林业建设方针? 我国林业建设的方针是:”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1 分〉
所谓”以营林为基础“,把营林、造林工作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把培育、发展森林资源放在 林业建设的首位。(3 分〉
所请”普遍护林“,是指要提高全社会的护林意识,每一个社会成员要履行保护森林资源的 职责。(3 分〉 所谓”大力造林“,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培育新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3 分〉
所谓”采育结合“,把采伐森林和培育森林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3 分〉
所谓”永续利用“,在合理利用森林的基础上,通过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保持平 衡及稳定的发展状态,达到能连续不断地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须要。〈3 分〉
2.试论述物权和债权的区别。
(l〉物权调整的是财产归属关系,反映静态的财产关系;债权调整的是财产流转关系,反映动态的财产关系。(4 分)(2〉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债权的专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3 分)〈3)物权的权利主体无需借助义务主体的行为就可实现其权利,物权是支配权;债权的实现要借助于义务主体的为或不为,债权是请求权。〈3分〉
〈4)物权的同一标的物上不能存在多项内容相同且互相抵触的物权;债权的同一标的物可 以存在多项内容相同的债权,债权具有相容性。(3分〉
〈5〉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债权原则上不具有追及效力,无优先效力。〈3 分〉
1.如 何 改革我国的城乡就业制度?(1)尽 快 实施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统
一、有序的劳动
力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大力降低农民的进城门槛。(3 分)21 20(2)扩 大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总量。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办法就是进行分工分业就业。(3 分)(3)重 视 农民的非正规就业,引导其向正规就业转化。
政府应当努力提供更多的非正规就业部门和岗位,逐步取消歧视性制度规定。(3分)(4)扩 宽 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中的就业渠道。在改革乡镇企业弊端的前提下,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3 分)(5)努 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方面要将农村
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根据农民的意愿、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开展多 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2 分)(6)政 府 要为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的服务。(2分)2.论 述 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1)十 分 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少、耕地总体质量差、耕地退化严重、耕地后备资源匾乏是我国耕地资源的显著特点。人增地减的趋势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生存安危的大事,是我国的基本国策。(7 分)(2)各 级 政府应当依法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 土地的行为。(2 分)第 一,各 级政府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 分)第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1 分)第 三,实 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1 分)第 四,实 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1 分)第 五,非 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1 分)第 六,维 护排灌工程设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污染 土地;(1 分)第七,县、乡政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综合整 治,提高耕地质量。(1 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 分)1.农 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 服务。
2。土 地 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方将其所向有的承包经
营权的部分或者全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与第三人的行为。
3.耕 地,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4.要 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 接受的意思表示。
5.义 务 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 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1.不 断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10 分)2.(1)适 用承包地的权利,即实际利用承包地的权利。导;(3 分)保 护 为主,加强建设,分批改良,合理利用;(2 分)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承包方有权依法适用承包地,在承包地上进行耕作,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2 分)(2)生 产 经营自主权。承包方有权在承包地上依法自主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自主决定种植什么作物、种植多少作物等,不受其他组织和各人的干涉。(2 分)(3)产 品 处置权。承包方有权自主处置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售产品的数量、价格、方式等,发包方不得干涉。(2 分)(4)收 益 权,即获得收益的权利。承包土地上产生的合法收益,包括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收益以及其他收益,归承包方所有,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剥夺。(2 分)(劝 土 地 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2 分)3.(1)改 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3 分)23 56(2)以 现 有草原为基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
(4)生 态 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2 分)4.(1)一 方的婚前财产;(2)一 方 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2 分)(3)遗 嘱 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父或妻一方的财产;(2 分)(4)一 方 专用的生活用品;(2 分)(5 其 他 应当归一方的财产。(2 分)5.(1)民 主原则。具体内容包括村民权利平等、自治范围广泛、自治参与直接、自治效力有 效益。(3 分)(2)自 治 原则。内容包括自己办自己的事、各种自治权利的实现、绝大多数人自治。(2 分)(3)法 制 原则。依法推进、依法建制、依法办事。(3 分)(4)党 的 领导原则。
三、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十 五 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 分)政 策 的 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
法律是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律的本质特征。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在上升为
法律规范之前,就是表现为权力内容的政策。(2分)在 法律 与 政策的关系上,一是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党的政策决定法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方向,法律是根据党的政策制定的,是党的政策的定型化、条文化、具体 化。
二是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具有普遍约束力,党的政策体现为法律后,就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以权利和义务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各种组织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三是由于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属性,这就使党的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得到党的纪律保证,而且还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四是法律具有稳定性,党和国家的政策表现为法律,可以保持相 对的稳定。,每小点2 分)无论 是 从 依法治国的主体来看,还是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来看,农业法制建设
在国家法制建设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行依法治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党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法律,使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统一起来。农业法的修订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这方面立法实践的一个典 型。(2 分)2.(1)老 年农民的养老问题。解决养老问题,一方面应当由农民家庭本身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靠自身的经济力量来解决一部分。另一方面国家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承担者,应当担负起解决养老问题的绝大部分责任。(4 分)(2)农 村 医疗问题。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卫生筹资的重要渠道,它是否健全,将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农村医疗保障体制,首先要继续走合作化的医疗保健道路。合作医疗保险组织应该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其次应当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建设。第三应当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
设。配套制度的建设,一方面包括与农村医疗保健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包括对医疗工作人员的配套服务建设,再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地区,进行医疗制度改革的探索,引进保险 机制。(5 分)(3)农 村 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工程和最低纲领;是对传统农村社会救济制度进行制度创新的迫切要求;是维护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权利,是避免农村产生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以省为主体,中央财政给予一定的支持。各省可以设立不同的保证线,发达地区可以高一些,贫困地区可以低一些。具体标准要参照当地居民维持最低生活所需要的基 本支出确定。(6 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 分)1.农 村 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 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2.耕 地,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3.渔 业,是指捕捞、养殖和加工水生经济动植物区的水产品的产业。4.所 有 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可以对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5.继 承 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依照法律规定或遗嘱指定而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民事权利。
二、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48 分)1.农 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不 断 解 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
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人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2.土 地 承包经营权的内容有哪些?(1)使 用 承包地的权利(2 分)(2)生 产 经营自主权(2 分)(3)产 品 处置权(2 分)(4)收 益 权(1 分)(5)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1 分)2122 3.《农 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1)维 护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3分)(2)规 范 和调整土地承包经营关系;(3 分)(3)保 障 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4.草 原 权属的形式有哪些?(1)国 家 所有权。《宪法》第9 条第一款规定:“草原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
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3 分)(2)集 体 所有权。《宪法》规定,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草原,属于集体所有。(3 分)(3)全 民 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对于草原的使用权。《草原法》第10 条规定:“国家
所有的草原,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使用。”(2 分)5.简 述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1)鼓 励 晚婚晚育。(2 分)(2)提 倡 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2 分)(3)符 合 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2 分)(4)少 数 民族地区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 委会制定。(2 分)6.我 国 农业税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第 一 步,取消农业特产税,将原有的农业特产税分并人农业税;逐步减征农业税,五年内取 消农业税。(3 分)第 二 步,通过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征收增值税的方式,“部分转移”原来的农业
税负担;采取同一规范的进项抵扣办法实现“部分转移”。(3 分)第 三步,对农产品加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2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6 分,共32 分)1.试 评 述我国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的主要措施。
(1)禁 止 性行为的规定。禁止性行为的规定主要有,禁止破环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21 2 3 对渔获物中幼鱼比例的限制;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内销售非法捕捞的渔获物等。(5 分)(2)确立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制度。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制度有益于水生动植物种群的繁衍 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5 分)(3)强调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保护。(3 分)(4)渔业资源环境的保护。(3 分)2.如 何 改革我国的城乡就业制度? 3(1)尽 快 实施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统一、有序的劳动
力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大力降低农民的进城门槛。(3 分)(2)扩 大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总量。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办法就是进行分工分业就业。(3 分)(3)重 视 农民的非正规就业,引导其向正规就业转化。政府应当努力提供更多的非正规就
业部门和岗位,逐步取消歧视性制度规定。(3分)4.所 有 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可以对物进行占有、使用、(3)保 障 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4)扩 宽 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中的就业渠道。在改革乡镇企业弊端的前提
下,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3 分)(5)努 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方面要将农村
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根据农民的意愿、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开展多 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2 分)(6)政 府 要为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的服务。(2分)212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 分)1.农 村 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 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2.耕 地,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3.渔 业,是指捕捞、养殖和加工水生经济动植物区的水产品的产业。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5.继 承 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依照法律规定或遗嘱指定而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民事权利。
二、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48 分)1.农 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不 断 解 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
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人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
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2.土 地 承包经营权的内容有哪些?(1)使 用 承包地的权利(2 分)(2)生 产 经营自主权(2 分)(3)产 品 处置权(2 分)(4)收 益 权(1 分)(5)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1 分)2122 3.《农 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1)维 护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3分)(2)规 范 和调整土地承包经营关系;(3 分)4.草 原 权属的形式有哪些?(1)国 家 所有权。《宪法》第9 条第一款规定:“草原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
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3 分)(2)集 体 所有权。《宪法》规定,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草原,属于集体所有。(3 分)(3)全 民 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对于草原的使用权。《草原法》第10 条规定:“国家
所有的草原,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使用。”(2 分)5.简 述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1)鼓 励 晚婚晚育。(2 分)(2)提 倡 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2 分)(3)符 合 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2 分)(4)少 数 民族地区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 委会制定。(2 分)6.我 国 农业税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参考一: XX村民主法制建设调查报告为了进一步抓好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活动,2007年3月至5月,我们组织了司法、派出所、政府办工作人员组成调查组,先......
“一村一“(行政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答案第1题:A第2题:“乘人之危”是指订立合同时一方当事人利用自身优势或对方没有经验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B(不......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其原则是什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注:由于辅导时间极其有限,作业不能讲解了,只能给出参考答案,学员对照课本并参考本参考答案给出的提示完成形成性考核册的作业,此作业可作......
农村村民政策法规汇编一、残疾人证办理程序:残疾人到所在村(居)委会口头提出申请,由村(居)委会出具介绍信,持户口簿、身份证到镇(处)残联初审,认定符合残疾人标准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