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_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余姚市朗霞中学 宋重任

摘要: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生成,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捕捉 生成 有效性

《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所以它不同于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不只提供确定的、规范的答案,而是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具体技能的教学,更倚重于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教师如何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在把握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预设之外,更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前总有这样的困惑:一节同样内容的课,在不同的班级施教,课堂的氛围、教学效果却不相同。或者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堂课上有学生提出和教学预设不相关或相反的问题答案;或学生提出了自己预设之外的问题。这时老师该怎么办?就学生的问题或答案简单地讲一下,继续按照教学预设上课。还是调整教学预设,就这个学生有困惑的问题进行展开,化大量的时间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可是这样会影响教学的进度。

自从听了浙江省教坛新秀一等奖、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查李老师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课后,发现自己对新课程又多了许多感悟。查李老师的课根据课程标准,自己大胆地处理教材,自主开发课程资源,通过“路”和“手”为主线,从身边发生的事情引出大道理,以情景引出道理,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民族精神。通篇没有讲到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怎样弘扬民族精神?但是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被打动了,深深触动了学生和老师的灵魂,我想这真正做到了思想教育的最高境界——润物细无声,达到超越了新课程的教学标准。关注动态生成,可能会影响预设的目标,这是很正常的。关注生成,影响的大多是预设中的认知目标,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可能已经超越。其次,未达成的认知目标,可以在下一节课中补回,而生成的思维、创造的火花却是一去不复返的。新课程倡导大家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然而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非常复杂,是不断变化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的名言“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由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而产生,因此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给课堂带来了许多鲜活的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意料不到的惊喜;另一方面,它们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即使教师设计再完美,课前准备再充分,教学案例再全面,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全部变化。回顾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自己在捕捉了课堂上的生成,学生反应就特别好,如在讲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节时,有同学提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重要的政治权力,可是钱更重要。许多同学都认同他的观点,因为从他们了解的村民选举发现,父母通常可以拿到5到10元不等的选举费用,于是认为谁有钱谁就能当选。面对这一生成性问题,我先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看法。许多同学讲,我的父母就是这样选的,给钱就选,不给就不选,最好钱多一点。也有同学讲,我父母选的时候是看这个人能力如何,人际关系如何来选择的。我后来就让同学做了一题:村里满18周岁的成年人2000人,每人10元,那么只要2万元就能做一个村长了。你家拿得出吗?你为什么不建议你父母也来买一个呢?许多学生明白了这不是金钱选举,我认为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村民的民主意识不强,参政议政积极性不强,村里这样做只是为了调动村民选举的积极性。如果是金钱选举,这个候选人可能要每人100元或者说更多的钱来买选票,大家想想如果是这样,除非是他是大老板,想为村里干一些实事。(老板有自己的事业,一般可能性不大)这个人上台后,大家想想:村长是化钱买的,他会认为这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一种投资,投资就要有回报,他是带全村人走向共同富裕还是他个人先富起来。他在不能依靠正常途径富起来的情况下,大家想想他会如何致富。学生纷纷讲会以权谋私,进行钱权交易,这将严重损害村民的正当的权益,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后我了解一些学生,发现大家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了直观的认识,纷纷表示将来成年后要选出能真正带领大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领路人,同时充分运用建议权的监督权,让我们的政治更加民主。

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生成,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即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浅析生成性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开福区教科培训中心

促进课堂生成 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

促进课堂生成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邱祥成(南京市浦口区桥林中学 南京 211800)摘要:生成性是我们新课程课堂的基本特性、基本的价值追求,它要从原来的“特例”,走向现在的常态.生......

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一、准确理解教学目标;不作秀教学目标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二、恰......

及时捕捉 创造生成

及时捕捉 创造生成——两次意外生成的习作课老师不老语文课上,孩子们在做作业,我在批改练习册,其中的一个造句闯入我的眼帘:老老一会儿判作业,一会儿给我们讲课。呵呵,我想,他的本......

捕捉课堂生成资源

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有效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反复认真观看了赵震老师的《生活中的负数》这节课,以及对本模块专家引领内容的学习,自我感觉收获不小,深受启迪。结合《生活中的负数》这......

捕捉生成课程资源

如何捕捉和利用生成课程资源彭家坝小学谢成香 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性 课堂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性 课堂上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