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案例_典型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典型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从不满到支持
实录:
这学期,我带了个新中班,也就是说,我们班级的这些孩子们都没有上过小班,直接进了中班,而且我们班的幼儿农村的占大多数,除了农村的那就是外地的,大多数家长平时都不管孩子,由祖辈带领,可想而知,这样的家长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至于孩子的其他情况,对于他们来说无所谓。而且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其他情况都不了解。
开学不久的一天,家长都来领孩子了,我让家长看一下家长栏里的通知,原来,是要爸爸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一盆植物带到幼儿园来。这下,只听到一些家长在外面你一句,我一句的埋怨起来:“上个幼儿园还要那么烦,又不是没有交钱,一会儿带这个,一会儿带那个,天天都有事情。”听到这样的话,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到:“幼儿园是很麻烦的,但也需要家长的支持。”能理解的家长接受了,但不能理解的家长只能带着一张不情愿的脸色离去了。
就这样,这件事每天都不停的在我心里翻腾。新生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不久举行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活动那天,家长们兴致勃勃的过来了,丰富的材料、快乐的游戏、孩子们兴趣十足的参与活动让家长们赞叹不已;看着孩子们自己给自己带来的花浇水,更是感动的不得了,连连称奇;看着孩子们拿着自己带来的易拉罐做操------家长们直接感受到幼儿园给孩子带来的快乐,纷纷表示,只要孩子活动需要的,他们将全力支持。
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有多种方法和途径,在具体工作中,幼儿园一定要结合家园之间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家长工作。在这个案例中,家长们之所以有怨言,不在乎有两种原因:一方面是不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和特点;另一方面是暂时没有老师所需要的材料。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做好家园合作这一工作。
反思:
作为家园共育的一方,家长往往有许多想法和要求。比如:孩子在家时有人疼有人爱,散漫惯了不,现在上幼儿园了,不适应怎么办?孩子们在幼儿园会学到些什么?多学些好还是少学些好?等等。于是,教师常感叹: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难“对付”了。教师也有不少无奈和困惑。比如:幼儿入园了,从家庭到托儿所、幼儿园,由家中的小皇帝变为普通的一员,常常不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而家长由于心疼孩子,仍把他们当“宝宝”一样娇纵迁就;幼儿园的主要学习形式是游戏,但“游戏”不能出成绩,家长有要求怎么办?等等。教师们的倾向性大多是,尽量沟通,如若不行就我行我素,千万别坏了规矩,而家长也有了关于教师“素质问题”的议论和抱怨。可见家园双方都存在着某种误解和困惑,双方的关注大都基于“本位”,往往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求和想法,双方只看到需要上的一致性,没有看到需要上的差异性,可见,误解需要解开,困惑需要消释——加强沟通和理解是双方的共同要求。本案例中,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观摩半日活动,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从不满到支持,保证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
又是一年柿子红——家访心得 郑志勇在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家访。每次家访都让我获得很多的教育信息,使我的班主任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我觉得我走进的......
二三班家访案例郭圣全是一个胆小、沉默的孩子。课堂上他从不抬头听讲,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就会一言不发。下课了总喜欢在教室外面飞跑,从不和同学交流。课堂小测总是写得烂七八糟......
三大活动家访案例府东街小学李瑞莲小施是班级中学习优秀而又文静的女孩子。小张呢,则是班中十分活跃好动又好表现的男孩子。这两个人性格迥异的学生怎么会有“牵扯”呢?因为—......
家访札记汪青松2013-7-28 吴程鹏是我所任教的902班的一名男生,之所以他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在新学期的头一个月里,他在数学课堂的表现以及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引起了我的注意......
唐邱中学家访情况报告上传时间 2014/6/10 作者:阅读次数:130一、学生情况简介该学生聪明活泼、心思活跃,课堂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意识强,学习成绩中上等,存在偏科、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