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_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乌当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乌当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一、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总值完成70.05亿元,增长18.4%,增速比上年提高

1.4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完成7.89亿元,增长9.5%;二产完成35.35亿元,增长21.8%;三产完成26.81亿元,增长16%。

(一)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效益同步提高

全年投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资金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56.2%,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 29.55%,促进了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0.8亿元,增长17.67%(其中:区属30.5亿元,增长20.46%)。实现增加值20.6亿元,增长19.2%,工业产销率达到93.4%,比上年提高2.6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4.91亿元,增长35.64%。

(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消费市场日趋活跃

贵阳御温泉二期扩建完工并投入运营、保利温泉的试营业,区内其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接待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旅游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全年接待游客65.6万人次,增长39.18%,实现旅游总收入2256.85万元,增长47.73%。新天花卉市场后期建设、新天卫城饮食一条街等一批饮食商贸服务项目陆续投入运营,使商贸消费、休闲服务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房地产业加速发展,新开工商品房建筑面积达35.56万平方米。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5亿元,增长21.52%,增幅高于计划6.52个百分点。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完成县、村公路建设和改造206.42公里、村寨道路73.3公里;百宜等四个乡镇客运站基本建成;完成峰塘冲水库等三处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农村小水池1000口、55处农村人饮工程、3000套 “四改一气”、4200亩标准农田建设;新增、改善和恢复灌面2235、1300亩和3730亩;实施了东风十里河湾景观治理、水田集镇道路二期工程、偏坡民族花歌场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花卉大棚690个、养殖小区27个;完成9个村级综合楼、7个农贸市场、8个农民健身场所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282户。“蔬、果、畜、花、药、茶”六大产业稳步发展,蔬菜、水果总产量达到 30.69和4.25万吨,增长 10.3 %和5.1%;生猪、家禽出栏分别达到 22.9 万头和 177 万只; 鲜切花产量达到1.13亿支,增长80%。农业总产值达到 11.89 亿元,增长 9.2%。

(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

财政总收入(不含高新区)完成65066万元,增长20.67%;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不含高新区)完成35636万元,增长24.2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5元,分别增长16.43%和19.6%,(五)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金阳)完成29.81亿元,增长43.44%,增速高于计划23.44个百分点。水东路乌当段启动建设,贵开路景观绿化工程全面完工,四光路建成通车,村级道路建设全面完成,肉联厂片区排水工程、育新路车行道改造、创业路道路工程等已完成,省教育学院乌当校区建设、新庄污水处理厂建设在顺利实施中,保利温泉新城、新天卫城、绿湾国际、水锦花都三期等房开大型楼盘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六)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坚持对外开放

一是继续完善国有企业改制扫尾工作,累计完成35家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共安置职工1306人,改制面达72% 1

以上。二是积极做好乌当区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三是继续深化预算改革,推行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管理,继续推进政府统一采购工作。四是积极做好省属国有企业分离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工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合作,对外开放取得较大突破。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4.12亿元,增长23.38%;实际利用外资1120万美元,增长10.34%。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对百花湖等饮用水源保护地周边环境进行摸底排查,消除了饮用水源污染隐患。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危险废弃物处置率均达100%。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确保了全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2%目标的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保持良好发展势头,49万余亩天保林得到有效管护,完成造林300亩,植被异地恢复造林350亩,封山育林1000亩,全民义务植树350亩,落实第二环城林带保护21445.65亩。对重点能耗企业加强监管,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下降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加强固体废弃物利用,全年实际利用固体废弃物10万吨。

(八)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同步推进

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完成国家级科技示范区中期评估;全年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785万元,安排科技计划项目62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两免一补”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得到新发展,成功举办了乌当区首届国际温泉节,群众性文娱和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基本稳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1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全区人口出生率为9.92‰,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成城乡统筹就业3817人,新增就业岗位2243个;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老保险分别扩面 2696人、1743人、3941人、2510 人和9564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保卫百姓平安”专项行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达到91.5%,比上年提高5.62个百分点。

二、2008年国民经济发展展望

200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其中:一产增加值增长9%,二产增加值增长16%,三产增加值增长16%。财政总收入增长16.22%,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污染物总量排放减少2%。

为确保目标顺利完成,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灾后重建工作,千方百计减少损失和影响

一是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统筹兼顾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方案。二是积极争取和筹措重建资金,扎实抓好城乡供电、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恢复和重建工作。三是积极恢复农业生产,修复和重建损毁的圈舍、沟渠、机耕道等基础设施,提早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农村经济不减效、农业生产不减收、农民收入不减少。四是加强协调指导,组织工业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五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缓解工农业生产压力,抓住灾后重建需求大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促进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加快发展;修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推介活动,确保旅游业持续发展。六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构建组织有序、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的应急体系,进一步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区建设,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以温泉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为重点的服务业,突出自然、森林、文化等因素,切实提高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档次和水平,提升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二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沼气,加强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搞好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面貌。三是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逐步实施工业企业“出城进园”工程,工业园区重点引进生态型、环保型、无污染的企业和项目,限期治理或关

停并转工业园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四是抓好百花湖和饮用水源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加强对水源保护区内企业污水排放监管,在保护区内完成退耕还林3000亩、荒山造林1000亩。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植树、绿化、宁静、生态修复、大气治理、整脏治乱”六大工程,打击违法占用林地和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六是加快新天城区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积极支持和配合新庄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松溪河、环溪河河道综合治理,改善沿河生态环境。

(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新天药业有限公司清淤降脂胶囊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贵阳健兴药业有限公司醒脾养儿颗粒生产线、贵阳时代汇通膜科技有限公司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生产线等项目建设进度,抓好英弗动力、科因金属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进程。二是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黔五福、雅园食品异地改造项目和康乐豆业、贵州龙上善食品扩能改造项目,企业要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开工建设。三是重大项目建设要加快进度,贵州日报印务中心、利美康等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四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围绕拳头产品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六是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做好新天园区南区的开发和宋家坝、谷定坝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四)以温泉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服务业

一是以新天地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高品位温泉休闲度假区,带动相思河、香纸沟等景区的开发,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加强对贵开路和东风—永乐沿线景区的建设。二是在新天卫城饮食一条街引进一批在省内饮食界影响较大、实力强的企业,将其打造成贵阳市一个重要的特色餐饮街区;进一步完善花卉市场配套设施,做大市场经营规模,提升新天花卉市场在省内的影响力。三是努力培植住房、汽车、旅游、娱乐等消费热点;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四是加快乡镇农产品市场建设,蒿芝塘钢材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要尽快启动。

(五)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一是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加快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种养殖业、林牧业示范生产基地和生态园区。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沼气池 1300 套,解决农村 2万人的饮水安全,完成50个村寨通广播和3400户农户通电视的“户户通”工程,弄箐水库要尽快开工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和转移。四是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认真抓好动物疫病防治,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六)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为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打好基础。二是加快老城区、叶家庄、大龙滩、东风片区、奶牛场片区,五大“城市组团”的建设。三是加快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消瘀降脂胶囊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配合做好新场大桥至开阳禾丰,新场达古至下坝喇平两条世行贷款项目的各项工作,实施好亚行贷款在我区的水资源项目。四是加快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进度,如水东路(乌当段)建设要加快建设进程;推进南明河截污沟新添片区污水收集管网(环溪河、松溪河)建设。五是进一步推动房地产的发展,将温泉开发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我区城市面貌。六是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切实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

(七)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一是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国有企业非经营资产经营公司体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切实抓好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防范机制和偿债机制。二是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条件。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四是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坚持把招商与选商结合起来,坚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招商。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落地,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益和水平。

(八)以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乌当

加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力度,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城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两基”国检顺利通过验收。加强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认真实施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劳动监察,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继续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不懈地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通过区验收。深入推进“平安乌当”建设,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信访和社会治安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逐步健全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体系,为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乌当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推荐)

乌当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5年,全区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三次产业均衡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定提高。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3.18亿元,......

息烽县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息烽县国民经济发展报告一、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完成生产总值33.33亿元,增长18.5%。其中:一产4.02亿元,增长9%;二产22.31亿元,增长21.1%;三产7亿元,增长15.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

花溪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花溪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一、“十五”总体回顾“十五”时期,花溪区始终坚持符合花溪区实际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第二产业占经济主体的新花溪的发展主题,坚持对外开放、开拓创新,不断......

修文县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修文县国民经济发展报告一、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一年来,全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内部关系......

修文县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修文县国民经济发展报告一、2006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06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235576万元,同比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4564万元,同比增长10.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432......

《乌当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乌当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报告 国民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报告 国民经济发展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