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_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
乐山市市中区 中考模拟试题
(一)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24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收敛告bǐng 卖弄lòng 清洌.liǎn 禀...liè B、匀称笑nì 女娲 wā 确凿.chèng 匿...záo C、斑蝥育bǔ 亘古gèn 磐石pán .máo 哺... D、凫水fú 躯壳..qiào 观瞻.zhān 奔丧.sǎ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锁屑 荒僻 一尘不染 齐心协力 B、阔绰 履践 眼花瞭乱 进退维谷 C、深邃 炽痛 妇孺皆知 开躺破肚 D、澄清 洗濯 见贤思齐 碧瓦飞甍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
○2他们拿出铁锹,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3奇怪的是,他和父亲的对话变得越来越,越来越干巴巴的了。
○4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蹬蹬蹬,很 地跨上了三级台阶。
○ A、精确 采集
单调 轻柔 B、精致 采集 单调 轻松 C、精确 采办 单纯 轻柔 D、精致 采办 单纯 轻松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扑朔迷离的案情让很多刑侦专家感到棘手。....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食品安全更令人担忧,这两个问题相得益彰,令各级政府 .... 倍感肩上的胆子沉重。
C、日本右翼分子对臭名昭著的战犯东条英机的祭拜激起了和平人士的强烈抗议。.... D、受命于危难之际,我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真怕辜负了大家的信任。....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B、吃龙虾切忌不能同时服用维生素C。
C、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是不是仅靠“光盘行动”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呢? D、第8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二、文言文阅读: 9分
兰亭集序(节选)王羲之
永和⑴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⑵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注释:⑴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⑵修禊(xì):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6、下列句中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是日也,天朗气清。是:这一天。..C、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D、信可乐也。信:相信。.
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策之不以其道 .. C、列坐其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引以为流觞曲水。此何遽不为福乎? ..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群贤在兰亭集会游览的时间是晚春之初风和日丽的一天。
B、在集会上人们把清澈湍急的溪水引来当做曲水,伴随盛大的音乐演奏,喝一杯,咏首诗,抒发内心的情意。
C、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溪流环绕在亭子四周。D、作者在这段文字中主要通过叙事写景交代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点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表现自己欢愉闲适的心情。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请将此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三、翻译、默写、古诗鉴赏:22分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10、诗歌鉴赏:4分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2分 ○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11、根据提示,补充完整下列古诗文:(12分,每题2分)1,千山高复低。○(梅尧臣《商山早行》)2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3,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五)》)4巧笑东邻女伴。○(晏殊《破阵子》)
5天大寒,砚冰坚,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寡助后果的句子是: ○。
四、说明文阅读:12分
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
单之蔷
①想知道成语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各自出现的频率,有了像百度和谷歌这样的搜索工具以后,似乎变得容易了。在一个收录了41843条成语的成语网站中,春出现的频率最高,出现了102次;其次是秋,出现了97次,而且这两个字经常连用;包含夏和冬的成语,则分别出现了31和22次。总的说来,春和秋出现的频率在成语中远远超出冬和夏。
②说到春秋,首先想到的是孔子修的史书《春秋》,这是记载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鲁国历史的一部史书。据说那时春秋是史书的统称。看来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喜欢用春秋来代表一年四季了,甚至代表年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了。
③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秘密可能就藏在我国的气候规律中。
④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尤其是农耕文明所在的中原地区,四季变化非常明显,而与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四季却并不分明。我国华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除了春夏秋三季外,有的地区还有接近冬季的初春和深秋气候,而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地区,大部分全年皆夏。我国华北、东北四季分明,而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地区,基本上只有秋冬春三季,季节变化还远没有我国鲜明。总之,世界上中国的四季更替最分明。因此中国人喜欢用春夏秋冬四季说事,用春秋两季代替一年四季,用春秋表示年代,用春秋形象地代替历史,就不奇怪了,而且这也是中国的专利。⑤ 但为什么用的是春秋,而不是冬夏?
⑥我查找了一下有关我国一年四季分布的文章和地图,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但全国有两个无夏区:一个是青藏高原地区,另一个是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有一个无冬区,即南岭与武夷山以南地区;还有一个位于云南昆明一带的四季如春区。这样大的地区或无夏或无冬,人们怎么能知道何谓夏、何谓冬?但是这些4 地方却大都有春有秋,或者可以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春秋,因此我们的祖先用部分代替整体时,显然应该选用春秋,而不是冬夏。
⑦此外,春秋两季是一年中最有标志性的季节,春花秋叶,满山如旗,夏与冬简直无法相比。
⑧另有一个原因也应该提及,就是中国四季的长度有这样一个特点:北方冬长,南方夏长,但无论南北,春秋都很短促。如长城、天山以北,冬季长达半年以上;广东、广西、海南岛,夏季长达半年以上,南海诸岛全年皆夏。由于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冬冷夏热,春天升温快,秋天降温快,因此春秋两季特别短促,春秋两季加起来也就等于一个夏季或一个冬季的长度。有一年,我在长白山亲眼目睹了秋天的脚步是何等地迅速。前一天还是满山青翠,一夜霜雪,绿叶结冰,满山皆白,冻得绿叶枯黄,迅速脱落,遍地速冻的绿叶铺满山谷。秋天就这样来临了。
⑨这种气候特点让我们的祖先对春秋之际自然界短促剧烈的变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于漫长的冬季和夏季则已经麻木。因此春秋作为一个词汇出现比冬夏的概率就多多了。
12、第④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3、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采用这种顺序和说明内容有关,原因是什么?(3分)
14、中国人对春秋感受深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
15、阅读全文后,请你概括出中国人对春秋感受深的原因。3分
五、散文阅读:20分
太阳语
①我的书房处在一个大深坑里的一排二层砖楼的底层中间。这排房子东西走向,阴暗潮湿,又由于地势低,所以底层的居民多半都患上了关节炎。尤其是四周的楼房冲天而起之后,这排房子几乎再也见不到阳光了。这样倒也有个好处:门庭冷落,安静自在,是个读书写作的绝佳境地。
②早点过后,走进书房,读一读,写一写,自以为没有比这更快活的事了。累了乏了,就喝口茶,抬头看窗外的楼群,和那逼仄的一线天空。一天早晨,我正写到艰难处,文思枯竭,满心焦虑,窗纱里忽然穿进一束强烈的光芒,如探照灯般绕来绕去,把个宁静的斗室弄得一片光明,宛若火光四溅的铁匠炉子。我有些不解,刚站起来,那束阳光就钉住我.的脸,使我无法睁开眼睛。我觉得烦人,猛地举起拳头,那束阳光一下子不见了。我睁开眼,隐约发现那是个六、七岁的孩子,晃着小圆镜,在玩太阳呢。我笑了,并不计较,坐下来继续写作。刚写了一句,那束阳光又跑了进来,在我的额上锯过来锯过去。......
③我有些恼了,就起身出门,我要教训教训那个顽童。当我快步上完十多级台阶,气势汹汹地来到孩子面前时,那孩子却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一脸愉快地望着我。我半张着嘴,恼怒的表情戛然而止,我看到那孩子双脚打着石膏。我没有发作,而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便回到书房,继续笔耕。
④可是,一连几天的早晨,只要我一坐到书案前,那束阳光便跳跃进来,如小猫捕鼠,东闪西蹦。它虽无声响,却有一种吵闹烦人的效果,使得我原本就烦躁的心愈加的不安。我的作品迟迟没有完成,本来就心烦,哪里还受得了这样有意的打搅,我想我必须和那个孩子谈谈了,毕竟有意打扰别人的工作是不礼貌的,缺乏教养的。我们楼里的人都知道这个孩子,顽劣调皮,也正因为如此才摔折了腿。这段时间,父母上班无暇顾及他,只好每天把坐在借来的轮椅上的孩子推到门外晒晒太阳。
⑤“毛毛,”我叫着孩子的名字,“你干嘛要往我房间里照太阳呢?”
⑥“我是在跟你说话呀,叔叔。”孩子的脸上绽放着天真的笑容。
⑦我惊讶不已,原本准备好的一番指责哽在了喉咙口。
⑧“我摔断腿后天天都在这晒太阳,每天都看得到你,好长好长时间了。人家大人都是一伙儿一伙儿地上班去了,只有你是一个人,在黑房子里。我天天看你低着头,从来不抬头看看外面,看看天。你有什么难过的事吗?你在哭吗?从来都没人和你说话。于是,我让妈妈给我买一个小镜子玩,她还笑我呢!叔叔,只要出太阳,我就可以天天早上都和你说话啊!”
⑨我默然了,忽然之间对那束曾让我觉得恼人的阳光有了别样的理解……
⑩以后每个阳光灿烂的清晨,那束阳光总会时断时续地陪伴我。由于书房地势低,我不可能看到孩子的全部身影,但那跳跃的光束就是他真诚的问候。不知怎的,我的写作也愈来愈顺畅了。11没多久,我终于完成了一部作品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两位记者来到我又霉又黑的○书房,询问我成功的经验。我望了望窗外,一束阳光静静地、准时地从窗纱里照进来,随即又欢快地跳动了几下。我笑了,那正是我成功的秘密。
16、细读第②、③两节,概括面对照入书房的那束阳光,我的心理变化:
⑴ ;⑵ ;⑶ ;⑷ ;⑸无奈。(4分)
17、第②节加点的两处描写十分奇特,请分别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⑴那束阳光就钉住我的脸 .
⑵那束阳光又跑了进来,在我的额上锯过来锯过去。......
18、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4分
19、请你用简洁的一句话说说题目“太阳语”的含义,不超过20字。(3分)
20、第⑨段结尾处有一省略号,请你认真揣摩后补上一段文字,表现“我”对恼人的阳光的别样理解,与文章要表达的主旨吻合,50字左右。(4分)
我默然了,忽然之间对那束曾让我觉得恼人的阳光有了别样的理解,六、综合性学习:12分
21、仿照下面的这段话,在横线上填入符合语境的话: 4分
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 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我之爱画。
722、语文活动:4分
美国人因为感谢上天的赐予,感谢印尼安人的帮助而将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多次建议在中国也设立感恩节,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感恩美德,对这一提议有人支持也有人表示没必要。为此,学校将举办一次辩论会,如果你是正方选手,请你撰写一段辩论词。要求观点鲜明,用上一个关于感恩的成语或俗语,80字左右。(4分)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3、课外阅读:4分
①《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是哪国人?
②阅读《格列佛游记》后,选出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一项是:()
A、主人公格列佛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B、利里浦特一位女官因为看传奇小说睡着了,致使皇后的寝宫失火,格列佛撒尿扑灭了这场火。
C、利里浦特和不来夫斯古这两个国家的语言差别很大,而他们对于邻国的语言都公然藐视,所以他们的贵族名门,沿海居民中的商人,海员都不会说对方国家的语言。
D、打败不来夫斯古帝国后,利里浦特国王亲自迎接格列佛上岸,并当场封给他该国最尊贵的爵位“那达克”。
七、作文:60分
题目:因为你,我。
提示:因为你,我可能更自豪,更骄傲;因为你,我可能更幸福,更平静;
也可能因为你,我更失落,更孤独……
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中考模拟试题
(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5:C D B B B
二、6——8:D(确实)C B 1译: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三、9、○(但)饮酒一杯,咏诗一首,也足以令人抒发
内心深处的情意。(一句一分,符合句义即可)
2译: 早上穿戴好衣服、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 ○比,谁更美?”
10、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
○的诗人形象。(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表达即可)○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1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 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等。1分 1适与野情惬。
11、○2江春入旧年。
○3山气日夕佳。
○4采桑径里逢迎。
○5手指不可屈伸。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四、说明文阅读:12分
12、举例子 作比较 具体清楚说明了中国的四季更替最分明。
13、逻辑顺序 1分 本文主要说明内容是中国人对春秋感受深的原因,1分采用从现象 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阐述说明,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的规律,更易于人们理解接受。1分
14、①春和秋出现的频率在成语中远远超出冬和夏。
②我们祖先喜欢用春秋来代表一年四季,代表年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答对一个给两分,两个都对给3分)
1中国有无夏区,无冬区,四季如春区,但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春秋;
15、○2春秋两季是一年中最有标志性的季节。○3我们祖先对春秋之际自然界短促剧烈的变化印象深刻,○而对于漫长的冬季和夏季则 已经麻木。(一点一分,注意概括性语言的准确)
五、散文阅读:20分
16、⑴不解(疑惑)⑵烦躁(觉得烦人)⑶谅解,释然(没有在意)⑷气恼(气愤)(意思大致相同即可)
17、(分别写出所用字词的意思1分,分析其表达作用1分)(1)“钉”有牢牢地固定的意思,表现出那束太阳光紧跟着我不放松的样子;(2)“锯过来锯过去”是锯子拉开木料等时的动作,在这表现那束阳光来来回回、且让“我”感到不舒服。
18、无言的关爱会给前行的人带来无穷的动力。
19、太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带给我们温暖和希望。20、示例:我生平第一次知道了阳光还有语言的功能,那抹照入阴暗地下室的阳光让我领悟到了人心的真纯和善良,让我忘却了周遭的阴冷,感受到了温暖,那阳光无声地传递着一种希望和期盼。
七、综合性学习:12分
21、例:我之爱山,并非因为山的高大挺拔,而是缘于山呈现给我们的力量和坚韧。
22、语文活动:4分
例:观点:我方认为,设立中国的感恩节很有必要。1分
理由:在成长道路上,我们得到了许多人的真诚呵护,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谆谆教诲,感谢祖国的爱护……没有他们的恩惠,我们怎能生存于天地之间?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面对现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3分(能说出理由1分,运用成语或俗语1分,语句通顺1分)
23、课外阅读:4分 ①英国
②(C)
七、作文:60分
根据会考标准评分,平均得分24左右。
2013年谷城县中考适应性考试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 考 试 顺 利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一)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敛 蕴 魅 力 (4分) 2.D(2分) 3.A(2分) 4.(8分)①盛必虑衰②山重水复疑无路③壮心不已④为川者决之使导⑤我想那缥缈的空中⑥思而不学则殆......
樊城区201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找出下面汉字中的错别字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平沙远度归鹿门,现山羊公遥相望。2、根据......
湖北省襄阳市201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襄阳故事闻名......
2012届九年级适应性考(1)语文试题卷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运用(26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给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