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_第二单元学习单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二单元学习单”。

一、诗中赞颂黄河“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这样说有什么历史依据?

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半坡氏族是我国黄河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4000年前,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

2、到宋元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3、自宋元以后,直至近现代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由于人口的压力自然条件等因素,经济重心南移,但黄河流域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二、你能举出一些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王朝建都位置等史实,说明黄河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远关系吗?

1.细石器文化。距今10 000~7 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2.新石器文化。距今7 000~3 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 000~5 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3.青铜器文化。距今3 700~2 700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 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三、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浊流宛转:顾名思义,水混浊,流向弯曲。

结成九曲连环:九在古代代表最多的意思了,表示黄河弯曲很多。

简洁答案:一个弯曲而又混浊的河流。

四、你能否具体说出黄河是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的?缓缓有多长,流经那几个省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向东流经9个省和自治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61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卡日曲(旧说是约古宗列渠),向东流经川、甘、宁、内蒙、陕、晋、豫等省区,在山东流人渤海。

五、诗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是一条比喻句(暗喻),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还体现出了气势磅礴,永不可挡的气度与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的信念。从深层理解,黄河如一个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六、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话、历史人物故事。

【冯夷当河伯】的故事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达成自己成仙的心愿。成为一名河伯。

七、在我们常用的俗语、谚语、成语当中,有许多和黄河有关,比如“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等等。请你搜集若干条,并且在每一条语言材料后面写出它的意义和相关故事。

不到黄河心不死

〖解释〗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造句】我们望着远方,挥洒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壮志豪情。

跳到黄河洗不清

〖解释〗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八、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舟中月夜》

〔元〕马祖常

十丈云帆拂斗勺,星槎风急浪花飘。

夜深露冷银河近,卧听天孙织绛绡。

《黄河晓渡》

〔唐〕罗邺

大河平野正穷秋,羸马羸憧古渡头。

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黄河之水天上来 》

(朗诵词)

黄河!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我们要在你的面前,献一首长诗,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它是中国的大动脉,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跳跃着,像一条飞龙,日行千里,注入浩浩的东海。虎口龙门,摆成天上的奇阵;人,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就是毒龙也不敢在水底存身。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像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它呻吟着,震荡着,发出十万万匹马力,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啊,黄河!河中之王!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发起怒来,赛过千万条毒蟒,它要作浪兴波,冲破人间的堤防;于是黄河两岸,遭到可怕的灾殃: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使千百万同胞扶老携幼,流亡他乡,挣扎在饥饿线上,死亡线上!如今两岸的人民,又受到了空前的灾难:东方的海盗,在亚洲的原野伸张着杀人的毒焰;于是饥饿和死亡,像黑热病一样,在黄河的两岸传染!啊,黄河!你抚育着我们民族的成长:你亲眼看见,这五千年来的古国遭受过多少灾难!自古以来,在黄河边上展开了无数血战,让垒垒白骨堆满你的河身,殷殷鲜血染红你的河面!但你从没有看见敌人的残暴如同今天这

般;也从来没有看见黄帝的子孙像今天这样开始了全国动员。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啊,黄河!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是,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英雄的故事,像黄河怒涛,山岳般地壮烈!啊,黄河!你可曾听见在你的身旁响彻了胜利的凯歌?你可曾看见祖国的铁军在敌人后方布成了地网天罗?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不让敌人渡过!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埋葬在滚滚的黄河!啊,黄河!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恶魔唱着灭亡的葬歌!你怒吼着,叫啸着,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黄水谣》

(朗诵词)

是的,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天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合唱)

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一微笑着面对生活 ——怎样写演讲稿 宁津县相衙镇中学侯华敏【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演讲稿写作知识,具备初步的演讲稿写作能力。2、使......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第31课时活动目标1.了解黄河的发源、历史,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资料一、反应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关天培,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左宗堂 收复伊利戚继光 抗击倭寇邓稼先 两弹元勋(原子和氢子弹)郑......

综合性学习单元

综合性学习一单元《成长的烦恼》1(1)中学时期,随着青春意识的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请为自己的烦恼列一个清单(不少于3条)。(2)你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列举方法不少于3条)。......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论文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论文漫游语文世界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二单元学习单 综合性 单元 第二单元学习单 综合性 单元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