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问题_失业问题探讨
失业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失业问题探讨”。
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尽管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但过高的失业率会危及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寻求一条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一.中国的失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但目前我国的就业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总体特征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供大于求[1]。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但是就业方面却增长缓慢。我国的就业现状堪忧。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8.6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农村从业人员为4.9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4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9亿。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已不再是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香饽饽了,很多大学生毕业出来找不到工作,甚至包括名牌大学的学生。据统计,2010年中国内地约有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这些毕业生中又将有大部分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于是,“知识失业”的情况就越来越多。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缺乏实践技能。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这就造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的现象。对此,高校应联手社会、企业积极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期望值太高,好高骛远,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存在攀比心理,白白浪费了很多就业机会。大学生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不断在应聘与选择的矛盾中浪费机会、资源。
3.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同时,许多大型企业也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裁减员工数量。另一方面,企业对招聘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却大幅提高,许多高校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这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这些人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找出路。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愿接受培训,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加大了其再就业的难度。
二.造成失业现象的原因
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失业问题已经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我国失业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认识和工作方面的原因。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职工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增长快,但素质普遍较差
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人口增长快,数量大,劳动力供过于求,劳动力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高技术人才供不应求。据统计,我国企业现有职工队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8%,全国7000万青工中达高级工的仅占3%。经济发展居前列的广东省也不例外。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省受过正规培训并通过国家考核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不足60万人,占总人数的10%左右。其它一般省市更不及这个比例[2]。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员工因此失业。
(二)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没有用工自主权,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招工用工,而是实行统包统配,由国家统一调配,并且职工一旦进入企业,企业就一包到底,“只进不出”,甚至还要负责其子女就业。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和劳动者在市场上主体地位的确立,对原来的安置就业模式提出了挑战。企业出于效益和效率的需要,就势必对自身的就业存量进行必要的调
整,“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成为必然选择。这样,企业中的冗员、隐性失业必然公开化,造成失业现象。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相应调整
新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大解放,促使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从而引起劳动力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并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等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部分职工由于一时难以适应这种新情况,不得不暂时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下岗失业就不可避免。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以其高效性、廉价性逐步取代人力,在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
(四)企业经营失误,金融危机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企业经营者若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变化,管理不力,经营不善,就有可能使企业出现亏损、破产的情况。对于站不起来的企业,只能让它破产或被一些好的企业兼并,这样就可能使一些职工下岗失业。同时由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并因此造成一些工人失业,大部分农民工返乡。金融危机也引发了IT业裁员潮,一些朝阳产业也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对于那些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和工作技能的大学生来说,就业难度大大增加。
三.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呈正相关的关系。据有关部门统计,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机会130万个左右,而经济增长体现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长上。因此,我们应将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由最终消费的扩大带动投资的增长,促进经济回升。一是要稳定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变其收入下降和前景不稳定的心理预期;二是要提供与居民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使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匹配; 三是要采取信贷消费、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刺激居民对住房、汽车、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高档耐用商品的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换代[3]。
(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从根本上讲,失业属于经济问题,最终必须运用经济手段予以解决。中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但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贫乏。在这种状况下,应该考虑用劳动力资源来替代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尽快地健康地发展起来,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方向。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扩大就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既可以创造社会
财富,又有利于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4]。国家应该支持并鼓励人们自主创业,为发展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缓解失业的治本之策。一是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社会化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促进就业岗位信息的充分传达。
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还可以促进失业者就业,减少在职者的失业[5]。失业者失业的原因往往是缺乏一技之长,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学会一门技术或手艺,能增加再就业的机会。
(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与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
1.合理调整大学生就业意愿。大学生应该把眼光放得宽一些,远一些,在不同层次和类型上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防止出现“一棵树上吊死”的情况。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网络、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社会关系等,结合自己目前的实际能力,顺应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愿,适度选择就业职位。
2.调整就业期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人才、精英人才。大学毕业不等于能力和技术就适合社会的要求,大量的职业能力都是要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慢慢培养起来的。因此,大学毕业生应当正确估计个人价值,提出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适合企业实际的期望,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总之,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过高的失业率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它会危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严重的隐患[6]。解决好失业问题是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成.关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时事报告,1998.2412(03):1435-1437.[2]李晓峰.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经济体制改革,第5期;2001.[3]丁天.论当前我国的再就业工程.经济纵横,1997,34(05):543-548.[4]张春煜,喻桂华.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就业变动[J].财贸研究,2004,294(03):232-234.[5]张怡.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第12期;2009.[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姓名:陈一衡班级:08级英语国内与国外失业问题的分析失业问题、职工下岗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十分突出的问题,其发展的潜在趋势也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世界上经济......
当代中国失业问题姓名:周思雨专业:应用心理学学号:2011423024 摘要: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中国即将迎来又一个失业高峰。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分析下岗失业的原因,并且对症下......
大学生失业问题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们的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失业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失业;......
摘 要:依据当前 中国 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 发展 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有人将其称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 经济 增长。这意味着,......
8.In many countries,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leaving school and unable to find jobs after graduation.What problems do you think youth unemployment will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