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化史”课程考试的说明_中国文化史课程说明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关于“中国文化史”课程考试的说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文化史课程说明”。

关于“中国文化史”课程考试的说明

本课程考试以堂下撰写论文的形式完成。

自选中国文化史(古代部分)的一个具体问题为题。

论点论据论证

字数:不少于6000(六千)。

交卷时间:第17周(2010年12月22日)

文章正文前须有“内容摘要”、“关键词”(以3-5个为宜);正文后须有“参考文献”。

注释采用“脚注”形式。编号方式:“每页重新编号”。

关于“脚注”的问题

(1)脚注的作用:用以注明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资料、史实、数据、图表、观点等的出处;或者用于解释、说明问题;或者出处、解释兼顾。

(2)脚注的形式:插入→引用→脚注与尾注→脚注〔F〕:页面底端、编号格式〔N〕:1,2,3,„、起始编号〔S〕:

1、编号方式〔M〕:每页重新编号→插入

(3)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资料、史实、数据、图表、观点等出处脚注的写法:

专著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58-59.(在版权页上,凡作者署名后写有“著”字者,不需特别写出,只写作者姓名即可。但如写有“编著”、“编”、“主编”等字样者,则需特别写出。)

〔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等译.《文化人类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6-7 .(译著要写明作者的国籍,然后分别写明何人著、何人译。)

〔唐〕房玄龄.《晋书》卷98《桓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2576.(史籍要写明作者时代,用方括号。)〔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见闻记校注》卷6《饮茶》.北京:中华书局,1958:46.(如用校注本史籍,则要写明由何人撰写,由何人校注。)

〔宋〕苏轼.《诸葛盐井》.〔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9.〔宋〕连文凤.《四望亭记》.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8327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36-337.(使用诗文别集、总集,要特别注意写明别集或总集编者姓名。)

论文

论文有期刊论文、报纸论文、论文集论文、集刊论文四种,写法如下: ①期刊论文

作者姓名.论文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期数):起止页码.例:

陈永华.《清末以来杭州茶馆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农业考古》,2004(2):33.

②报纸论文

作者姓名.论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例:

金善宝.《情报信息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大支柱》.《光明日报》,1993—02—05(3).(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0”,直接标明月数或日数。)

③论文集论文

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论文集主要责任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例:

辛德勇.《文化遗址与文化人类学》.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5-44.(多人合撰、合编、合译,可以只写第一署名人,后加“等”字代替其他人„如前例译著所示‟。但如要全写,各位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隔断。论文同此。)

④集刊论文

集刊是指不定期出版的杂志,通常以第X辑为序,不标作XXXX年第X期。

作者姓名.论文名.集刊名称,辑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例:

邓晓.《重庆涂山与大禹文化》.《长江文明》.第4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3.

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学校名称及学位论文层次,提交年份:起止页码.例:

陈婷婷.《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13.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9.

网络文献

文献作者姓名.文献名.该网页的IP地址(中文网名).检索时间.例:

《中国民歌资源》.http://.cn/chinese/minge/435499.htm(中国民歌网).2010-03-10检索.(无作者姓名,可以不写。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0”,直接标明月数或日数。)

其他资料(主要指未正式出版、发表的成果,如规划、调查报告等)成果主要负责者名称(姓名).成果名称.撰写或公布年代:页码.例: 湖南省旅游局.《“十一五”湖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2005:15.

以上脚注属于直接引用的写法。

如是概述内容在其前加“参见”二字。

如是从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引用作者所引用的文献,在其前加“转引自”三字,但这种写法只限于在的确无法找到原书、原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上述三种写法均只写明直接引用、参见、转引内容所在的页码,和“研究综述”脚注页码范围不同。

在他人的文章和专著里发现对自己写作论文有用的材料,必须根据其提供的线索,核对原文以后才能使用,避免出现伪造论据的可能。

关于“研究综述”的问题

“研究综述”中的成果,以“作者姓名(发表年份)”书写,并在当页出注(分页重新编码),尽管仍要列入参考文献。出注符号标在介绍文字末句的标点符号之后。例:

卞显红(2005)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目的地经营者应予特别关注的目的地发展的关键要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感知质量、满意度与购后行为的一种直接因源,也是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一种关键因素。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应着力提高或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通过着力改善旅游者所感知的目的地旅游体验的质量来取得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持久关系的目标。

1“研究综述”部分对五种类型的成果介绍,脚注的写法,与其他正文部分的脚注写法一致。对专著,如介绍的是全书,不需注明页码。如介绍的只是部分章节,则需注明这些章节的起止页码。例: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7-48.

期刊论文要注明起止页码。例:

翟辅东.《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结构探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3):12-15.

关于“参考文献”的问题

与脚注不同者,在于一律不注明页码。(脚注和参考文献中,出版社、期刊名、报纸名、学校名后面应用逗号,不用实心点。一条脚注和一篇参考文献结束处用实心点。)

脚注和参考文献中的英文文献,书名、期刊名、文章名一律为斜体。其馀内容不用斜体。

《中国文化史》课程感想

我上>课程有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该课程带我畅游其中,了解中国文化,一个学期下来觉得自己是从古代一路走来,走到今天,终于我懂得了好多好多的,原来是那么的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

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 (2009年6月,考卷60分,平时作业4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能够反映中华民族最为本质和最具特色的内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学院: 系别: 指导老师:年级: 2012级 学号: 姓名:完成日期:2012年5月26日摘要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的特征:第一,中国文化具有延绵不绝,体系完备的特点中国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不断自我完善,于坎坷跌宕中创新发展,虽多有曲折和磨难,却从未中断。同时,由于历时久远,文化体......

中国文化史

导论一、释“中国”1 “中” 飘扬的旗帜,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国”原指城邑。“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京都)(中国,京师也)2 中国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

《关于“中国文化史”课程考试的说明.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关于“中国文化史”课程考试的说明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文化史课程说明 考试 文化史 中国 中国文化史课程说明 考试 文化史 中国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