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情检测题_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高一历史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情检测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

高一历史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情检测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合解决的问题有()

①台湾问题 ②少数民族问题 ③边界问题 ④香港、澳门问题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却首先在香港、澳门回归上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不适用于②③。

答案: D

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 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央人民政府 代表行使主权 ②“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④“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是对“一国两制”这一概念的全面认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一国两制”中,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但不是完全自治,涉及外交、国防等国家的主权仍由中央政府负责。

答案: C

3.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被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解析: “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香港、澳门能通过外交手段收回,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答案: D

4.下列有关澳门回归的史实,正确的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是澳门能够回归的主要原因 ②结束了葡萄牙长达400多年的占领 ③香港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澳门特区可以和台湾地区一样拥有高度自治权和军队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澳门回归祖国可以保持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拥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所以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 D

5.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解析: 1974年和2008年面对不同的形势,但是台 湾当局都秉承一个中国的原则,做出了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决策。

答案: C

6.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有关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大业

B.都适用于“一国两制”

C.都要与外国政府谈判

D.都牵涉到外国势力

解析: 本题易错选D。错选的原因是认为台湾问题没有牵涉外国势力,实际上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是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所以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是台湾问题至今未能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问题。

答案: C

7.(2011•湖南省湘潭市高一统考)台湾乡土文学家钟 理和有这样一句话:“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表达了()

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海峡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

解析: 这句话体现了 两岸人民落叶归根的思乡情节,表达了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答案: A

8.台湾商界表示,“三通”为台湾渡过金融危机增强了巨大信心。那么“三通”能够实现开启的原因是()

①两岸人民的要求和热切盼望 ②两岸经济文化等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国共两党政策的灵活性和务实性的结果[

④台湾接受了“一国两制”方针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④的说法不准确,据此并不能说明台湾当局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方针。答案: B

9.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国民党主席连战说:“我们是一家人。”这表明“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因此我们“共同的大事”是()

①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 ②两岸和解 ③中国人要重新振奋起来 ④反对“台独”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 宋楚瑜、连战的话都表明海峡两岸本为一家,在此之下,两岸人民应共同努力,维护国家统一。③与材料主旨没有关系,排除含③的A、B、C三项。

答案: D

10.“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 最佳方式。“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可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④有利于台湾地区完全自治

A.①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台湾不能完全自治,故④不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一国两制”有何体现?

(2)材料二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一种什 么原则?

(3)材料三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

解析: 本题以台湾问题为主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分析概括能力。第(1)问要归纳概括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应从“一国两制”的内涵上去分析,“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独立自主 解决自己国家的内部事务;第(3)问应仔细阅读图片,分析图片所蕴涵的历史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同时要结合时事热点分析问题。

答案:(1)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成功实施。

(2)独立自主解决内 部事务的原则,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内政。

(3)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状态已被打破,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并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两岸已基本实现“三通”。

高一历史必修一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学案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导 学 案 吉林 敦化高级中学 任军【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归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重点......

祖国统一大业

第四单元第3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本课的导入,教师可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如:①请一个同学阅读预习时查阅的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七子之歌》导入新课。 ②安排一个同学提......

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约5分钟)先播放一段《七子之歌.澳门》的音频资料师:同学们,80多年前,闻一多先生在美国写下了这组感人肺腑的诗篇。他用拟人的......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耜耕C.石器助耕D.铁犁牛耕2、1.“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

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2课。下面我将从学情、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高一历史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情检测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一历史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情检测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 大业 高一 历史 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 大业 高一 历史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