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教案_祖国统一大业doc教案

2020-02-28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祖国统一大业doc教案”。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目标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难点:“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请学生一起跟着唱。

教师提问:这首歌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它的名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925年,爱国诗人闻一多把被外国占领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这七处中国领土,比作与母亲离散的七个儿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母亲也一直在努力找回儿女。在母亲的努力下,漂泊在外的儿女绝大部分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香港、澳门、台湾游子没有回到母亲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回望离散多年的游子是怎样回到母亲怀抱的?

推进新课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教师讲述:进入历史新时期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问:“一国两制”的构想被认为是最富天才的创造。你认同这样的看法吗?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2.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分析理解。(1)阅读课文,说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和

成功实践的例子。

(2)阅读课文后的“材料阅读”,归纳出“一国两制”利在哪里?

学生阐述。

教师进一步点拨:“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自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后,海峡两岸对峙了30多年之久。台湾同胞在与大陆分离的这30多年中,尽管已经逐步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意识,但也从未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思考讨论: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中央政府对台湾回归后的政策与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策有何异同?

提示: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港澳台回归后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教师过渡:“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港澳付诸实施,但港澳的回归经过了艰苦的谈判。特别是中英两国在1982年就香港问题的谈判,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提问:邓小平在谈判中态度怎么样?谈判获得了成功后,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在何时达成共识?

学生回答:坚决捍卫主权等等。1984年签订联合声明。

多媒体展示: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片段。

教师讲述:香港,离开母亲150多年的孩子终于回来了。

请学生就交接仪式上英国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的场面,回顾近代历史上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史实,发表三分钟即兴演讲。(要求语言生动,联系史实,感情充沛,体现真情实感)

学生自发上台演讲。2.澳门回归

教师讲述:16世纪中叶,澳门逐步被葡萄牙占领。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非法占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澳门问题。

多媒体播放澳门回归十周年的庆祝活动。

提问: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呢?(1999年12月20日)

学生讨论:(1)过去,澳门、香港为什么会被葡萄牙和英国侵占?(2)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和澳门?(3)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1)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落后。(2)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等等。(3)洗雪民族耻辱;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港澳发展;推动解决台湾问题。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教师过渡:这个时刻,母亲更加思念漂泊在外的游子,这个孩子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我们来看在外的游子——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是怎么表达的。

1.朗读:《乡愁》

教师引导: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的什么愿望呢?(渴望祖国的统一、亲人团聚)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是什么?(4)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是什么?

(5)举例说明海峡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史实。(经济与文化两方面)

3.展示材料:“一国两制”,展望台湾。

材料一 1979年以前,海峡两岸处于敌对状态,厦

门、金门互相炮击,断断续续长达20年。

材料二 据台湾官方统计,在2002年,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占其全部出口贸易额的25.3%,跃居第一位,台湾出口美国贸易额占其全部出口贸易额20.5%,退居第二位。

材料三 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等不利因素影响,2009年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仍取得长足进步。据测算,2009年大陆游客为台湾旅游业创造了近13亿美元的直接收益。

问题:海峡两岸关系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参考答案:海峡两岸关系结束敌对状态,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关系飞速发展。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很多,我国推行“一国两制”政策,促进两岸交流;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解除两岸关系的重大障碍;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早就渴盼自由往来;海峡两岸经济互补;等等。(强调我国推行“一国两制”政策是主要原因)

本课小结

本课讲述了祖国的统一大业,通过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及稳定过渡和繁荣发展,并对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进行了展望,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绘出了宏伟的蓝图。

板书设计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回顾历史→确定

方针→解决问题 “一国两制”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联系密切

【典籍广角】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决权。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邓小平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堂实录】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背景音乐:《橄榄树》)

主持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五十多年前风雨的夜,枪炮声敲碎了你我的亲缘,从此你在那头,我在这头,盼你回还的双眼,秋水望穿。娘啊,回家的心不曾疲倦。请看小品《台胞归乡记》。

主持人:是谁造成了这母子的分离,是谁割断了这对夫妻的姻缘?团圆的日子究竟有多远?台湾是华夏子孙难以割舍的情结,是两岸儿女难以抚平的心痛。这结怎样解,这痛怎样愈?我们请志鸿中学“中国大一统研究会”研究员王静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台湾问题,它是怎样形成的?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王静:◆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来源:学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主持人:“和平统一”将回归的时间缩短,“一国两制”犹如指明灯一盏,将团圆之火点燃。“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邓公斩钉截铁的川音回响在耳边;“决不放弃武力”是江总书记惊天动地的誓言。九七、九九历史将团圆重演,港澳回归成为邓公模式的实践,紫荆白莲告慰祖先。请听诗朗诵《团圆》。

(幻灯片:香港、澳门回归回眸;背景音乐:《东方之珠》《七子之歌》)

主持人:“一国两制”的蓝图率先在香港实现,九九年的冬天,澳门也回到了中华的家园,一多先生的在天之灵可曾听见?忘记港澳被掠屈辱,就意味着对祖先的背叛。我们再次回忆一下港澳问题的由来及解决方案。

(幻灯片:香港、澳门的历史:三个不平等条约;背景音乐董文华《归航》)[来源:学科网] 主持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印证着一种情感。亲缘虽被一片汪洋割断,同根同宗的两岸表达同一个心愿:统一是咱中国人的心,岂容“台独”政客肆意横行泛滥?下面进行专家座谈,我们有请“中国统一促进会”未来研究员张凯杰先生和台湾“中华统一会”朱瑛教授两位学者从大陆与台湾各自的角度谈谈对中国统一大业的一

些看法。

(幻灯片:祖国统一论坛、台湾历史、台湾人民反“台独”等图片)

主持人: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我的宝岛台湾,快些回还。血浓于水的庄严,百折不挠的期盼。统一,同说一句话,同唱一首歌,同做一个梦,统一咱中国人的心。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主备人:沈卫冬 审核人:陈海生、胡富勤【教学目标】1、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2、了解《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 以及海基......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第二十二课 祖国统一大业史地组 郭子森一、引言分析(1)通过温总理背诵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歌,指出祖国尚未统一,炎黄子孙骨肉未得团聚的现实。(2)温总理引用国民党元老于右......

祖国统一大业

第四单元第3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本课的导入,教师可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如:①请一个同学阅读预习时查阅的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七子之歌》导入新课。 ②安排一个同学提......

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约5分钟)先播放一段《七子之歌.澳门》的音频资料师:同学们,80多年前,闻一多先生在美国写下了这组感人肺腑的诗篇。他用拟人的......

祖国统一大业的教案

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课标内容]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祖国统一大业doc教案 大业 教案 祖国统一大业doc教案 大业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