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利篮球教学案例_篮球教学案例
董宝利篮球教学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篮球教学案例”。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理念设计:
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围绕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突出两方面:
1、“新”字,即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
2、“改”字,改变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身体练习、心理体验和集体交往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玩篮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小学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五年级(水平三);人数:64人。
三、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这一教材在初中就已经介绍学习,所以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动的第二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球、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也许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
篮球教学在中年级已经在游戏中出现,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1.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设定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我采用了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亲身与学生交流,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3.我还采用了示范法、游戏法、纠错法等练习方法。
(二、)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学模仿法、讨论学习法、多球练习法和游戏竞赛法,让学生多触球、多练习、多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小组练习中悟出动作要领,在充满趣味和竞争激烈的游戏比赛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其学练热情和求知欲望。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使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 “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六 教学特色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创设情景教育,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陶冶了学生情操。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七、教学策略
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篮球游戏为主线,激发学练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在教学环境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教学手段,通过尝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在评价方式上,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点评相结合;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巧妙的安排游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八、场地器材准备:
本节课需要篮球场地一个、篮球每人一个。
九、教学过程 游戏开课(4分钟)
环节一师生问好,教师设置情景:现在我们的前面有一条小河,河对岸有一堆“西瓜”需要运过河。现在各组同学派一名同学趟过河,将西瓜一个个抛过河,由本队队员接住,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每人手里有一西瓜。游戏结束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有的学生完成的又快又好,有的可能没有接住篮球。教师及时总结:
刚才老师看见有的同学将西瓜掉在地上了,多可惜啊,大家想不想在传接西瓜时又快又稳呢?
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运球。
(一)、运球
1、准备活动:手部运动、肩部运动、体转运动、弓部压腿。
2、熟悉球性练习:绕环与拨球。(2分钟左右)要求:准备活动做充分,尽量不使球落地。队形如下:
3、讲解示范:高运球与低运球动作技术。
4、运球和行进间运球,队形如图一。(4分钟左右)
为了进一步建立运球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在运球过程中护好球,眼视前方把球控制好,采用了学生散点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身体的姿势、手型、手法和球的运行要准确。着重解决手对球的按拍力量、方向、掌握。上下肢协调配合和眼视前方,同时结合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5、学生展示,纠正错误。
易犯错误:A、走步违例;B落球点靠前:A、明确动作要点,建立正确动作概念。B、多做原地运球练习,提高球性。
环节二语言引导学生运用篮球进行练习:大家想不想玩一玩手里的球啊,让学生自由玩球,各种运球、抛接球、传球都可以,做练习的时候教师及时找比较好的同学表演、肯定学生的成就并加以引导,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探究、讨论、练习、改进、提高(15分钟),主要内容是:
练习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思考什么是双手胸前传球啊,我们能不能把传球传好啊?通过语言引导学生练习,逐渐增加练习难度。
(二)、双手胸前传接球
1、讲解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2、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3分钟左右)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3、学生展示,纠正错误。
4、行进间传接球练习(3分钟左右)
要求:传球到位,动作连贯。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队形如下
5、三角传接球(7分钟左右)
学生分成三队。A队队员传球给B队员后,迅速跑向B队和C队中间做抢球的动作然后跑向C队队尾。B队员顺序传给C队员,以此类推。队形如下:
要求:提高传接球的质量,注意防守队员的抢断。
环节三 这时学生可能总结出:传的太高了,力量太大了,传到脚上了等容易犯的错误,如果学生没有找出问题,教师可以请学生配合示范,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动作要领:传球的高度在胸前,接球要缓冲。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练习时的安全。
练习
1、教师通过观察上一练习情况,示范传球动作,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
2、教师巡回辅导,并请学生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的传球好在哪?不好又在哪?”
练习
3、进一步增加难度,教师用语言激励“同学们能不能加快传球速度,增大传球距离呢”。教师适时参与学生练习,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动作。
练习
4、教师根据练习情况,引出“拦截球”的篮球游戏,将课堂练习氛围推向高潮。环节四: 放松总结(3分钟)
1、学生们散开站立,每组两名学生拉绳子在同学脚底经过,学生们随绳子跳起。
2、在一名学生运球通过,其他同学把手举起来,形成波浪,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手部放松;脚部放松。
3、教师讲评,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五课后小结: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完成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情况;布置收拾器材和课后作业;师生再见。
课后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篮球球性练习,提高运球能力。
平均心率预计: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练习密度预计35%左右。
六、学习评价: 本课教学评价主要有
1、师生评价:教师做出示范以后,由学生自主练习,并对教师给予评价;
2、班内互评:在学生示范中,相互评定,共同提高;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体育小骨干的作用,让他们展示、示范,指导其他同学练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种小游戏前后呼应,既引出课题,又达到了练习的目的,3、利用了篮球的多种用途,它不仅可以用作球类活动练习,也可以开发游戏功能,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
4、教学中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总结出动作要领。不再是传统的技术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课后反思:
教材的选择处理、课的安排比较得当。课后反馈情况分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排球采用了完整--分解--完整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较早地进入学习状态。学法指导上有学生观察老师学习,两人间相互学习,同掌握较好的学生对比学习,效果比较理想。,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充分利用器材,采用与教师球比赛等的形式,学生学练积极性高,效果良好,其中采用心率进行运动量的控制,体现科学性原则,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本节课教师在队伍集合形式、语言的精简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给我希望您不会失望董庆宝的简历性别:男 年龄:24 政治面貌:团员 民族:汉族 英语:CET4(458) 身份证号码:***076 健康状况:良好 通讯地址:哈尔滨市红旗大街999号--黑龙江......
再见2016,你好2017——董利允2016年个人工作总结不知不觉2016年的365个日子已从指缝间悄然溜走,又一次提笔写工作总结,真是感觉有点恐慌,不知道自己这一年都做了些什么。现静下......
高举群众路线旗帜, 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姓名:董利利班级:植保111班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高举群众路线旗帜,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
批评与自我批评——董利芬正式上班将近四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一百二十天里,我感触颇多。在这一段教学过程中,我犯过一些错误,好在身边的老老师和新同事们都给我及时点了出来,那些错......
再见2016,你好2017——董利允2016年个人工作总结不知不觉2016年的365个日子已从指缝间悄然溜走,又一次提笔写工作总结,真是感觉有点恐慌,不知道自己这一年都做了些什么。现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