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_想象教学
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想象教学”。
教学范例 《春 天 的 畅 想》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一、教学理念
基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考虑,本课教学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尽可能地使课堂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主体性。课堂设计以师生双边活动和自我感悟、发现为主,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和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尊重每位学生的感受,赞赏每位学生欣赏作品时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他们创设一个能够抒发自己对春天、生活、大自然无限热爱的舞台。
本课教学充分借助和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结合、借鉴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flash动画、文学、音乐作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延伸、拓宽和重组,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贴近生活、富有趣味。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参加探索发现,从而体验过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享受快乐。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以欣赏为主,技法、技能为辅的欣赏课,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体验感受自然美与多种形式下的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加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体会。这节课是前一个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的递进和延伸。同时也是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的开始与铺垫。本课进一步以大量生动的自然图片和艺术图片为主线,让学生学会欣赏美、鉴赏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学好这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鉴赏美的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欣赏、品味大自然中的春天,感悟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艺术家用多种形式表现春天的美。
2、能力目标: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感悟艺术取材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法则,找出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大自然,描绘赞美春天,激发学生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培养他们自觉爱护周围环境的良好习惯,以至珍惜这人生的春天。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知识及关系
列为重点的依据:艺术美来源于自然美又高于自然,让学生感知艺术美是人类对现实美的全部感受、体验、理解的加工、提炼、熔铸和升华,因而比自然形态的现实美更集中、更精粹、更典型、更理想、更富有审美价值。它给人的审美感受也就更纯粹、更生动、更强烈、更深刻。
难点:掌握具象、意象、抽象画的特点,介绍创作设想,创作草稿。
依据:根据学生的绘画水平的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让学生由旧知向新知发展。所以把画法特点和创作设想定为难点。通过以上的教材分析,才能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
(一)教法:“教学和教育的全部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发挥潜能就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因为兴趣是促进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途径,可触发人的好奇心并引起关注,从而激发去探索真理的欲望,也激发情感。兴趣促进了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毅力和理想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我始终贯彻:
1、“启发-引导法”:充分利用教具,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实例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用比较、交流讨论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分组讨论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4、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显著的提高,既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学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一把开发学生智能的金钥匙,也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音乐伴奏下的赏图,评析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等方法,使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由具象到抽象、再造性想象,再到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跃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学习目的,使学生的学法达到一个质的飞跃,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四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春天的大自然图片和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描写春天的影视资料等。
学具: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断,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舞蹈,歌曲、图画纸和水彩笔。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无线电广播是耳的延伸;电视是眼、耳的同时延伸。它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整合,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本课的教学,不同的环节用不同的音乐渲染烘托气氛。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从1引导阶段:师唱《春天在哪里》导入,2发展阶段:(1)慧眼识春,(2)诗歌咏春,(3)艺术之春,(4)七彩之春,(5)妙手绘春。3合作探究:分5个合作小组
作业讲评。4小结拓展:理想之春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唱歌,想不想听老师给大家唱首歌,不过,同学们听完猜出歌名字。“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生:歌的名字叫《春天在哪里》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生: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师:在咱们的大家的眼睛里。
师:是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感受春光,探索一下春天的足迹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板书)(课件放映主页面,配以音乐《春曲》,音乐自动播放。图中加入制作的FLASH动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使整个课堂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这节课的活动任务是:(学生齐读)课件放映活动任务。
1欣赏、品味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2理解、表达春天,阐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
3描绘、赞美春天,以至珍惜这人生的春天。一、慧眼识春
师:我们沐浴在春的阳光里,荡漾在春的微风中、自然界、天空中、校园内,在我们的周围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小芽出土、春燕筑巢、蜂鸟采蜜、玉兰开花迎春-----(课件放映春天的大自然图片,音乐《春曲》贯穿于整个第一节,鼠标单击或按键盘方向键的向下键可放映下一张图片,便于教师讲课过程中掌握。)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春天多美呀,大自然的春天多美丽,我们应怎样保护它? 这些春天的主题,等待我们创造性的给以艺术表现。
二、诗歌咏春
师:1我们知道文学家用文章赞美春天,诗人用诗歌抒发对春的依恋,感怀,上课前我让同学们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和文章有哪些? 生:朗诵关于春天的诗句和文章。
师:2同学们做的很好,老师这里也收集了几首咏春的诗句,哪位同学朗诵一下,体会诗句和画面的整体关系。《春日》、《初春小雨》、《丰乐亭游春》、《春晓》、《春天和我们》。
(课件主页面放映五首学生熟悉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每首诗对应一幅画,图文并茂。配以乐曲《渔舟唱晚》贯穿于整个章节,增加气氛。点击主页面中每首诗上方的超级链接可切换到与之相对应页面。点击页面右下角超级链接可返回到主页面。从而增加本章节学习气氛,)
师:3我们用诗的形式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另外,还有哪种形式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生:绘画。
师:画家们善于从平凡的景物中发现美,用画笔来描绘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走进艺术的世界,美就在我们身边。
三、艺术之春(图片)
1、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2、艺术美的表现形式 师:带着这两个问题,请先欣赏分析国画作品:(课件放映图片)《黑天鹅》吴冠中的国画,请给画面配上诗,《春雨后》、《春》。油画作品:《新绿》、《鸭》、《桃园》,描绘了阳光下桃花的明媚和娇艳,以色彩视觉形象表达了诗一般的意境而动人心弦。水彩画《春之舞》、《家乡的红山茶》、水粉:《初春》。素描:《春日郊游》。雕塑家手下的春天:《春风》,岩石本身并无生命,在雕塑家的手中也变成了有生命的作品。
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讨论画面总结出:大自然的美和艺术家创作的美之间的关系。(图片)大自然,艺术来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师:请同学们欣赏这三幅作品,比较作品,你们看一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课件放映图片,进行各种表现形式的对比)
具象: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意象:充满诗意,追求意蕴,营造意境介与似与不似的艺术。
抽象:大幅度的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的外观,主要表现画家主观情感和感受的作品。
师:那么,画家在创作时,是怎样由描绘大自然的具象艺术转化为意象和抽象的呢?
我们欣赏吴冠中的《新苗》、《春归何处》,毕沙罗的《花开的果园》,蒙德里安《花开的苹果树》,毕加索的《牛》。如果说前面的意象艺术还可以看到具象演变过来的影子,那么这几幅你就看不出他到底描绘的是什么,它完全抛弃了真实的外观形象,表达了画家内在的意识深处的主观情感,把自己的心里感受用点、线、面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音乐》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粉色的音调》。(课件放映《粉色的音调》后,单击鼠标或键盘向下方向键播放配音,然后在单击鼠标播放乐曲《命运》)绘画大师说:“当他看到颜色时能听到音乐”,他的画面色彩是音乐曲调与旋律的联想。使我们看到画面就想到了气势雄伟的交响乐。如果说康定斯基的作品像交响乐,那么吴冠中的《春如线》就像一首抒情诗,美妙的色彩用它独有的性格,在画家笔下挥洒自己,展示着自己,变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课件放映本图片时,同时自动播放乐曲《致爱丽丝》,图片与音乐相协调。)教师引导:看完了抽象艺术,我们在欣赏这种作品时,还能不能光从像与不像或似与不似来评价作品。
学生讨论:分别发表不同见解
不能,要从哪方面评价?是否产生共鸣和引起思考。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春天的色彩有哪些?主色调是什么?
四、七彩之春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绿的像草原、蓝的像海洋,主色调是绿色。(课件放映,颜色在每次单击鼠标后出现)
师:同学们欣赏到艺术家的不同风格的绘画,自己是不是也想把自己心里想的春天的景色描绘出来?好,展开理想的翅膀,发挥你的想象,让春天在你手中展现,让你的风采更加闪亮,相信自己,我能行。
五、妙手绘春
课前让学生预习的《我和花儿一起开放》、《我和小树一起成长》等主题的画。哪位同学画了,展示一下。
(课件放映学生优秀作品。学生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背景下进行绘画。)合作探究:分5个合作小组。
同学们也可自由结合,或个人一组更好,再用意象或抽象的形式表现出“你心中的春天”可以画出你今天的情感(高兴、激动、等等)用色块或线条的形式表达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相互提出改进的意见,你认为怎样改更好?鼓励大胆、创新,每一组评出最佳图画,教师发奖。
六、小结拓展:理想之春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春天,领略了春天的美景,这里我想对大家说:“用你的心去拥抱大自然,春天在广阔的大自然,用你的心去体验春天,春天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正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所说: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年四季的话,那么,同学们正值人生的哪个季节? 生:春季
是的,春季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季节,让我们用热情点燃人生,用活力舞动世界,让我们把握住这人生的春天,让人生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吧!
(课件放映“理想之春”主页面,音乐同时响起)
最后,让我们师生共同唱响春天!
七、板书设计:恰当地运用板书,简明扼要文字规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起示范作用。春天的畅想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一、春天的信息。
二、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源与生活高于生活。
三、艺术美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
四、绘春
第三节 比热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2、过程与方法:(1)......
>教学设计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行为动词“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行为动词“认识”是指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
《西洋乐话——走进交响之“惊愕”》教案教学内容:1、讲授古典交响音乐的欣赏的相关知识。 2、感受、解读海顿的惊愕交响曲教学目标:1、端正对古典交响音乐欣赏的态度,发掘出学......
教学点滴:大治中心校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找出数学问题中的单位“1”,看他们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若单位“1”不同,就变成同一单位“1”。其次,想单位“1”已知,就用......
范例教学范例教学理论是由德国的M.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是借助精选教材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