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_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
摘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搞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一、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传统语文教学中强调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等都充分论述了思想性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误区
虽然现代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强调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第一,重智育、轻德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的考学问题、就业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受当前教育评估方式的影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依然将学生的升学率作为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将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是否优秀的最终标准,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一个学生整体素质的根本标准。虽然近几年减负增效的口号喊得很响,但是能够真正结合素质教育的标准进行评估的学校还是非常少,各学校的升学率依然是家长、学生、老师最关注的问题。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始终处在边缘地位。从理论上来讲,语文教育应该是德育教育的发源地,但是由于受传统精英教育和当前升学、就业形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放弃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熏陶和情感培养,机械的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有技术性的分析课文,让语文教学的初衷同新课程标准背道而驰。
第二,重灌输、轻审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大都是采用灌输方式,并没有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难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升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依然关注的是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少关心学生内在的情感。教师也很少关注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之后信念的转变和情感的共鸣。例如语文作业中的读后感本应该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但很多老师却忽视了它存在的意义。有很多学生不喜欢写读后感,但迫于老师的压力,他们从课文中或课外阅读中进行机械摘抄,老师也是机械的批改作业,默认这是完成了作业,完全忽视了读后感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和心灵净化中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第一,认真研读教材,寻找课文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语文的课程设置,文章形式多样。既有有趣的童话故事也有优美的诗歌,既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有寓意深刻的寓言。对于德育教育表现明显的篇章,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要深入挖掘课文中深层次的东西,让学生尽情的思考、感受。对于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是那么明显的篇章,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读教材,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像在讲述《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多设置几个提问的环节。在提出黄山有四宝,除奇石外还有什么的时候,接着提问:“同学们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诸如黄山这样著名的风景区么?”通过提问与回答的方式引起学生多掌握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准确把握教材,找准德育的切入点。“文以载道,道在其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思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过
程实际上就是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正确理解教材中蕴含的哲理,是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一文,诗中所描绘的西湖山光与水色没有一处不包含着诗人的主观体验,蕴含着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山水的昂扬激情。在讲授这首诗的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加点播,引领学生反复吟诵、体悟,自然而然的就会把学生带入到一种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让学生在体悟优美风景的同时,感受诗人的心绪,激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三,科学处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在让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同时接受到德育教育,但在语文教学中却不能以德育教育为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时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要分清主次,不能本末倒置。《第一场雪》是一篇讲授雪后美景的文章,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回忆雪后的美景,接着组织学生观看大屏幕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雪后下雪时的情境,激发阅读兴趣,然后通过播放《雪绒花》课件让学生边读边想,体会课文中好词好句的妙用,最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在朗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想象能力,得到没的享受。让学生在感受到雪后美景的同时,迸发出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
第四,通过作文教学,触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
作文课既是锻炼学生文字、文笔的过程,又是育人的过程,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不容忽视,它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如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风景,在作文课上进行写作。有的学生写《家乡的麦田》,有的写《我家门前的小河》,不仅写出了家乡美,还描绘出了麦田与河流的特点,语句真实、淳朴。学生们通过对家乡事物的观察,必然会触发种种感情,引发对事物进行评价,如此,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小结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标准与原则,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编排体系,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科学处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德育感知力,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参考文献:
[1] 朱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成功(教育);2013-01 [2] 罗会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02 [3] 何红;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J];基础教育研究;2012-18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些发展目标中,“德”是位于首位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孟家中心小学 朱红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摘 要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启蒙性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更是能提升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课程。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