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中期报告_挖掘读写结合点
2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中期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挖掘读写结合点”。
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
何春英
一、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2.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3.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来源于“有话可写”,话即材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习作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4、“读写结合”:是指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会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如何开发利用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中阅读课文中的空白点、拓展延伸点,形成习作资源。
2、研究由教材引发的相关课外阅读主题活动和阅读单元活动中教学契机的捕捉,有效开发相关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扩写、缩写、续写、写读书笔记等各种形式的习作活动,有效地促进读写结合。
3、其他课程中有效性习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研究如何通过习作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开发其他课程中有利于习作的资源,开展习作实践,促进习作与其他学科的双赢。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
1.创设课堂练笔的良好氛围。将阅读与练笔紧密结合,实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通过阅读,让学生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通过自主练笔,使学生养成自主表达的良好习惯。创设大阅读的良好氛围。利用班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语文教师要精简学生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大阅读。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实现“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学生自然乐说愿写。
2.调动研究教师积极性,加强培训,提高研究能力,构建开放式的习作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策略
(1)填补课文空白
课文有时在人物的心理活动处留下“空白”,有时在人物对话中安排省略,有时在事情情节之间出现跳跃,这些空白悬念、省略跳跃本身是有内容的,可启发想象,从中质疑,并通过思考讨论去填补“空白”。这样的“补白” 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对于思想内容的感受都自然融于了一体,更让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进行了一次“对话”。
如:学习《穷人》一文,仿写桑娜的心理活动;写自己尊敬的人,插在《尊敬普通人》一文中;学习《黑孩子罗伯特》,想象丽莎父亲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学习《丑石》一文,让丑石表达心理。
(2)唤起感情共鸣
小语教材强调学生对规范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也注重人文思想的渗透,注重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因此,很多课文都震撼人心,能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是学生写“读后感”的好教材。
如:《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狼牙山五壮士》、《做一个最好的你》、《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在这些课文学习后,引导学生及时写出读后感受。
(3)拓展延伸课本
续写的材料来源很广,随手掂来,到处都是题材,事事都能练笔。教师就要积极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为学生寻求创新作文的基点。
如:续写《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穷人》等。(4)改写古代诗文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富含哲理。读一点古诗文,可以使人受到文化、道德、审美等陶冶。苏教版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古诗文名篇,也正出于此目的。古诗文语言凝炼,令人遐思,具有无限的思维弹性,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再造空间。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是训练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好方法。
如:改写寓言二则《楚王好细腰》《东施效颦》古诗《十五从军征》。(5)、运用课文写作方法仿写。
如:学习《一夜的工作》一文,运用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 2 法,写《敬佩的一个人》;学习《丑石》,运用托物言志,对比,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写一物;学习散文《有些人》,运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写生活中敬佩的一些人;学习课本剧《丑公主》,学写课本剧;写景文《三峡之秋》,运用按照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写景习作训练;学习《故乡的河》,练写《家乡的河》;学习《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后,进行写人习作训练,写一位体育明星或身边的运动健将,运用正面、侧面相结合,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学习说明文《足球史话》,结合资料练习写自己喜欢的体育器材。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运用隔行分段的表达方式,通过多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方法来学写印象深刻的一个人;学习了三篇题画诗,引导学生学写诗画欣赏。
(6)、结合课外阅读,进行习作练习。
本期,我们课题的实验教师,围绕课外阅读书籍,进行了一系列的有关读书的习作训练。
如:《推荐一本好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和书的故事》、《好书伴我成长》、《书,我的良师益友》、《我的一次书中旅行》、《对我童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阅读给我带来了好处》《我敬佩的一个书中人物》等。
五、课题研究成果:
1、本期每位学生除了单元习作外,还有专门的读写本,最少有15篇从课文中拓展的习作。
2、实验教师有学习笔记的积累,还撰写有实验心得体会。
如何春英老师撰写的《让写作快乐起来》,张爱梅撰写的《给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张淑娟老师撰写的《怎样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王凤妮老师撰写的《指导学生有效读写的小策略》。
六、下期课题实验重点:
1、继续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2、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让学生自然乐说愿写。
3、认真研讨课堂习作教学,形成可行有效的教学模式。
《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不断总结 提高水平
六语组
《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研究报告一、课题的界定读写结合点:是指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
挖掘读写结合点 提高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
关于四上教材读写结合之我见 关于四(上)教材读写结合点滴谈四语田翠珍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它能充分发挥经典课文对写作的......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挖掘读写结合点初探摘 要: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更好的发挥教材编排的整体效果,使得学生语文能力得到确实有效的训练,就要准确地从读写结......
1.《草原 》①按照空间顺序仿写第一自然段。这次,我到了„„。那里的天是„„,天空是那么的„„。天底下„„。 ②文章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场景进行拓展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