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进展(讲稿)_骨质疏松症新进展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进展(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骨质疏松症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进展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身高越来越矮;有的人常感觉骨头里面疼痛,还有些人轻轻滑倒,就可能导致骨质骨折,甚至用力咳嗽,就可能“咳”断几根肋骨„„这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带来的麻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的重要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将近有一亿人患有OP,美国约为2800万,其中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脆性骨折,1995年对其投入有138亿美元,而至2030年将增至600亿美元,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再来看看我国的情况,60岁以上老年人OP患病率为60%,而其发病率也在同步增长,发生脆性骨折占患病人数的10%.北京等地区基于影象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为15%,相当于每7名50岁以上妇女中就有一位发生过脊椎骨折。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OP被人们的重视程度似乎一直不够。71.8%的被调查者出现过腰酸背痛的症状,但62.9%的人没将这一症状与骨质疏松联系起来。

而对于维持人体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Ca的摄入,我们也远远不够。儿童每天需要摄入800到1200毫克的钙,成人量需要每天摄入800毫克。但是据最新的一次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的钙摄入量仅为388.8毫克,还没有达到正常需要量的一半。有权威专家分析认为,在我国,约有97%的人群钙摄入量不足。而这种钙的普遍缺失现象,也与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病理生理改变:(1)全身性进行性骨组织质量减少即骨量减少。骨量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的等比例减少。如果仅仅是骨矿物质减少,则归入矿化障碍,在儿童为佝偻病,在成年人则为软骨病。(2)骨的微观结构退化。椎骨主要由松质骨即骨小梁构成,丛图中可以看出骨小梁变细,变稀,这揭示了在老年人中脊椎压缩性骨折多见的原因。(3)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有的负荷,因轻微的外力甚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悄然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可以分为3类,即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常见的OP主要是原发性OP,分为1型和2型,绝经后因为体内雌激素急剧减少,而引起骨代谢出现明显负平衡,骨的有机成分合成减少,影响Ca盐在骨骼胶原上的沉积,新生骨组织减少。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一)疼痛

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二)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三)骨折

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者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通过以上简单的介绍,我们深刻认识到其严重性,状况堪忧。首先漏诊误诊多,医生对OP缺乏足够认识,很多OP患者由于骨折到医院就诊都只是被当做一般骨折病人。其次在铺天盖地的Ca广告影响下,人们以为只要不停的补Ca就能把脆弱的骨头补起来,至于骨密度检测和其他治疗手段认知度较低。

另外就是专科门诊少,中国直到近20年才开始把它当成一种严重的疾病加以关注,国内大量OP骨折患者分散在骨科,肺科和内分泌科,不利于接受专业长期和有效的治疗。就拿我们医院来说,虽然目前是设有骨质疏松专科门诊,由OP引起的骨折还是归于骨科病房。最后宣传少,上海的一家OP防治中心目前每年接诊3万多骨质疏松病人,其中只有6000人左右接受过骨密度检测,自觉检测者还不到5%。

所以关注骨质疏松正逢其时。早期的康复预防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据国外文献报道: 研究将腰部骨折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明显看出通过早期康复锻炼可以大大提高病房的周转率,节省病人的花费,也减少骨科医生的工作量节省精力。下面重点来看一下康复。

康复预防

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且钙磷比例适当的食品。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

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等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1)物理疗法。包括磁疗、水疗、光疗(紫外线照射、日光治疗)、高频电疗(短波、超短波、微波)等,在消炎止痛方面有一定的效果。(2)增强肌力练习。四肢肌力练习中等长练习即为静息性练习,即肌肉在收缩中并不产生关节的活动,仅有肌张力的增高。如图所示,这就是股骨颈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所用的股四头肌舒缩训练。对四肢肌力的训练方法还有等张练习法,如直接举起哑铃、沙袋等重物,以上各种训练所加的负荷应该逐渐增加,且不宜增加过快。通常采用Tens规律,即每次等长收缩维持1O秒,体息1O秒,重复1O次为1组,每天重复1O组。这一规律同样可用于等张练习中,即重复l0次为1组,每天重复1O组。腰背部肌的等长训练法可以仰卧位下,在头部和足部各垫一高约10cm的物体,收缩背肌,使臀部离床,人如平板状,可以从每次维持1O秒开始,逐步延长至最大可耐受时间。等张训练就是我们常说的飞燕式训练法。如在俯卧位下进行上胸部离床的抬高上体练习,以及使髋部离床的抬高下体,然后再作同时抬高上、下体,此时仅有腹部接触床。每次练习维持10秒,重复lO次为1组,开始时只要求动作完成准确,并维持数秒即可,以后逐步增加到维持10秒和完成1O次。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来说,上述方法比较费力,可以采取“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五个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如果不能支撑,由于高仅10cm,稍一放松臀部即可着地,因此不致发生意外。但应注意在训练过程中不应有闭气。上述的肌力练习应该坚持进行。(3)纠正畸形的练习。可以做些扩胸,牵张上肢、腹肌和下肢肌群。另外,水中的练习可以利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重力的影响,同时还有利于松驰挛缩的肌群,对纠正畸形有很好的帮助。(4)增强平衡协调性的练习,通常是从重心较低位,支持基底较大(如坐位),活动幅度较小,支持基底较平整稳定开始练习,逐步达到重心较高位,缩小支持基底面积,增加活动幅度和复杂程度,甚至使支持基底不平整,或在可活动的基底下进行练习。卧姿状态到跪姿状态到坐姿状态。(5)改善症状和增强全身健康状态的练习通常采取有氧训练法,鼓励多作步行练习、呼吸练习和各种文娱活动,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总之,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让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开始就关注它,将之扼杀在摇篮中。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锻炼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BMD)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变化,并伴随骨折易感性增加为特征的骨组织疾病。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腰椎骨、髋骨、股骨颈BMD测......

骨质疏松症

1. 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引起的?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取决于青年期建立的骨峰值,以及此......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一点都不陌生。处于这个年纪,家里的老人和父母都会出现骨质疏松。还记得外公骑车摔了下就脚骨折了,都说伤筋动骨90天,外......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补骨先补肾补骨良药----淫羊藿有抑制破骨细胞作用。药方:熟地黄10~20克、丹参10克、黄芪20克、淫羊藿10~15克。此方为1天量,煮水当茶饮,6个疗程,喝15天停10天再用。......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进展(讲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进展(讲稿)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骨质疏松症新进展 讲稿 进展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新进展 讲稿 进展 骨质疏松症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