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定稿)_农村教师职业倦怠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教师职业倦怠”。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通过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倦怠,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下面我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社会责任大,教师本人及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值很高,这就往往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处理工作中的许多压力,从而损害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了职业倦怠的心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偏重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而忽视了教师主体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忽视了教师的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
农村中学语文老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网上盛行的“五等教师歌”人尽皆知不说,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中广为传诵的“前世杀过猪,今生来教书;前世杀过人,今生教语文”俗语,则一语道出农村中学语文老师的悲观失望,令人痛心。
(二)、造成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1)、农村中学的环境制约(工作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城乡教师交流的停滞、买房的经济压力(这些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是
所有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共同诱因。(2)、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语文教学的低效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城乡教育的现实差别,造成了大量优质生源的外流。而留在农村中学上学的孩子,除了留守儿童,就是大量的学困生。小学语文基础的薄弱、学习习惯的丧失、学习兴趣的转移,考试成绩的低下,这些都给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作文教学的艰难,繁重而低效,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急剧下降,进而带来教师的情绪变化,焦虑,易怒,烦躁。而最终换来的,却又常常是语文教学的失败。这种让人无奈的恶性循环,使得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来得特别早,特别快。(3)、如果说,当今社会对哪一种老师的指责最多?最不满意?那么,语文教师必然是首选。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学生家长素质的低下,对语文教学工作的不理解,使得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常常承受着比其它学科教师更大的压力。“语文教师就是教小孩认字的,谁都能教!” “孩子学了九年语文,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你们的语文老师是干什么吃的?”“我家小孩在小学语文都能考80多分,你们中学语文教师是怎么教的?”“怎么这样不务正业?”这些都会对语文教师的自尊心造成强烈的冲击,让人难以承受“语文教学之重”。
(4)、近些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实在是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专家自说纷纭,教师一头雾水。单是那一个个名词术语,就让信息完全不对称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手忙脚乱,难以适
应。什么“快乐语文”、什么“杜郎口教学”、“三、三、六课堂”……说真的,至今我还没有搞清楚“建构”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要让我们语文教师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工具性”和“人文性”到底应该怎样的结合,大概也让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痛苦了很多年。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面对上面现实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从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反映的情况来看,要想改变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现状,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调整。
(1)、自我修养的提高。
一方面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要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实际,要悦纳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优势,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不足。另一方面,对教师职业要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在看到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的同时,要看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光荣。这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会调节和控制自己,产生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提高自我效能感。
(2)、人际关系的改进。
教师要十分明白良好人际关系对个体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积极作用。改进人际关系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要加强品德修养,使自己具备诚实、信任、善良、热情、谦虚等素质,要注意自己能力、特长、兴趣的培养。同时,要学会正确认识他人,遵循交
往的原则,掌握交往的技能和技巧等。
(3)、满足心理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除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欲望。”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尤其如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是教师的普遍心理。所以说“尊重”是教师的第一需要。教育管理者们应走进教师和学生中间来,和师生多沟通,让他们感受到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提高教师待遇。政府要想使教师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指数,政府就应该使教师的工作水平、福利、保险真正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教师是需要奉献,但是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的奉献是不现实的。因此,政府需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让教师安心工作。
(4)、营造和谐氛围。
教师所乐见的是一种愉快、合作、开心、高效的办公室文化。这种办公室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校长的个人风格、学校的管理水平等直接相关。为此,校长首先要着力于软件建设:平时要注意对员工的教育和引导,注意同一办公室的人员构成包括性别比例,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增加办公室的亲和力;还要适当增强人员流动性,避免不团结的教师坐在同一个办公室,也要避免小团体的形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其次要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教师办公室要求宽敞明亮、干净整齐、办
公用品够用方便,凡装修过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值得玩味的细节,传递出强烈的现代感,传递出浓郁的文化特质,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总之,只有“软硬兼施”,才能创造并维护一种良好的办公室文化,教师整天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办公效率才能发挥得很高。
(5)、促进专业成长。
我们坚信:“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又是靠业务行走的。”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在教学管理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因此,校长关怀教师,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极大地影响与制约着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开展,而自我认同的迷茫与消失,带来的则是母语文化的迷茫与渐行渐远。关注语文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关注语文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以人为本”精神的最重要的体现。所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健康,不仅是一个学校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希望,而且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母语文化的兴衰成败。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镇平县玉都中学 裴雪杰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缺乏成就感,缺乏信心,没有热情,惰性大增,停止不前,不思创新,得过且过,没有把教......
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分析‚想起学生就觉得头疼!‛北京某小学的一间教师休息室,周华老师的这句话引起了同事们的共鸣,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
一、肯定农村教师的社会价值,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一)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种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从事该职业人员的受尊敬程度......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1974年研究职业压力时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诸多职业压力的一种。职业倦怠是人们在......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改善对策张龙伟 (100808020) 08教育学[ 摘要] 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有效地克服和预防教师的倦怠心理和倦怠行为,是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