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优势_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充分发挥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优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充分发挥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优势
璧山县人民医院 黄伟霞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比传统的一次性头皮针对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发挥着重要的优势。方法 本文对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60例老年危重患者全部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观察患者输液后周围血管以及皮肤的情况。结果 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血管以及周围皮肤情况好,液体渗漏少,取得的效果优于一次性头皮针输液。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优势。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急诊;操作方法;优势
急诊科的特点是病人病情危重,发病急,病情容易突变,是集急诊、急救、重症监护为一体,针对急诊这个特点,对于病人的静脉通道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导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1]它适用于老年患者、意识不清以及需要多组输液的患者,其操作简单,又安全方便,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了对病人血管的刺激,特别是对于急诊手术的病人,保证静脉畅通无阻,迅速补充血容量,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资料来自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诊的急诊患者,共60例,年龄在60岁至9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10例,哮喘1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10例,创伤10例,脑血管意外20例。操作方法2.1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 2.1.1血管的选择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宜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静脉的3倍[2],临床上一般选用上肢静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抢救、中心静脉压的测定以及胃肠外营养等治疗,宜选用粗、大的血管,如股静脉或颈外静脉;烧伤患者由于血管损伤大,可供选择血管相对较少,就应该注意血管部位的选择,由于上肢静脉干线比较短,而下肢静脉干线相对较长,选择时宜先上肢后下肢;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可应用腹壁静脉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因腹壁静脉是末梢小静脉,血流慢,压力低,活动度小,静脉留置针不易脱落或堵塞,对患者的生命维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2留置针的选择
使用留置针的大小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年龄以及血管情况选用18G-24G等不同型号。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细短的留置针,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磨擦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静脉炎的发生,可适当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2.2 穿刺方法
四肢浅静脉穿刺法:一般选择弹性好、粗直且方便活动的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12cm处扎止血带,使肢体远端的静脉达到最佳充盈状态。常规消毒穿刺部位以及周围的皮肤后,旋转松动留置针的外套管。以15°~30°角方向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继续沿血管走向进针1~2mm,使留置针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穿刺血管,右手固定针芯,左手顺势推入外套管,然后松动止血带,用透明敷贴固定。
颈外静脉穿刺法:颈外静脉有离心脏近、管腔粗大、位置相对表浅、易充盈。操作方法: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让颈外静脉充分暴露,常规消毒 2 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穿刺者右手食指和拇指持套管针柄,左手小心转动针芯,使针尖斜面朝向右手大拇指后折叠针柄,左手食指固定和压迫颈外静脉,左手拇指拉紧穿刺皮肤,以胸锁乳突肌中点为穿刺点,沿着皮肤呈15°~35°角进针,入皮肤后沿10°~20°角静脉方向前行,见少许回血即降低穿刺针角度,再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顺着血管走向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右手缓缓抽出针芯,用透明敷料贴固定,连接输液管。
股静脉穿刺法:股静脉管腔粗大,血流量较大,血管固定且走行直,远离心脏,呈正静脉压,空气不易误入,静脉周围又无重要组织结构,使用留置针后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特别是在急诊科抢救危重患者时可很快建立静脉通道,让患者得到较快的治疗。操作方法:将患者下肢伸直并略外展外旋固定,穿刺点以及穿刺周围皮肤常规消毒,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为穿刺点,左手以食指、中指分别压迫股静脉,右手持穿刺针,由 穿刺点向上呈45°~60°角斜刺或者垂直穿刺,边进针边抽吸,在进针过程中保持注射器内轻度持续负压见内针有暗红色血液通畅流出时,右手固定内针不动,左手将外套管向前进2mm,再将针干压低至约15°角,旋转外套管向前进入股静脉,这样可以防止留置针外套管打折或阻塞,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头皮静脉穿刺法: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用部位。头皮静脉血管细,压力低,比较表浅。操作方法:穿刺时操作者右手拇指与中指握住套管回血腔两侧,食指轻按在外套管上面,无名指、小指与患儿头皮接触固定,以15°~30°角缓慢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留置针角度再进入1~2mm。拇指、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直至全部置入血管内。右手用透明胶带,以穿刺点为中心粘贴平整,右手拇指与食指持肝素帽,操作者用左手食指、中指按住留置针外套管尖端处,以阻断回流血为宜。右手无名指与小指夹住针芯退出,拇指、食指迅速将肝素帽对口旋上外套管,双手拧紧肝素帽,再次用透明胶带固定,必要时环绕小儿头一周固定。
2.3 固定方法
我院急诊科通常采用透明敷料贴以穿刺点为中心粘贴,再用布胶布固定敷料贴的两端,既固定针体又保护针眼,还能随时观察周围皮肤的情况,此方法简便易行。对于加长留置针首先选用此方法固定,输液完毕封管后,将留置针的延长部分留置针外侧根部向穿刺端反折,然后用布胶布固定在针翼上,固定后没有血液流入留置针的反折部分,从而可以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封管技术
3.1封管方法:封管方法正确是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延长置管时间,并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常采用正压封管法。将配制好的封管液用注射器抽吸3~5ml,常规消毒肝素帽,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ml,再一边推余液一边退出输液头皮针头,使封管液充满整个留置管腔。封管后再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回血后才能接上补液,不可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堵塞或栓塞。
3.2 封管液的选择:封管液的选择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
3.2.1 肝素溶液封管:肝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在体内外应用时均具有强抗凝作用。静脉留置用肝素溶液封管,对于出、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是安全的。
3.2.2生理盐水封管:临床研究证实可用生理盐水代替肝素溶液封管,维持时间从6-8小时延长到16小时。生理盐水可用于一般病种患者的封管,并可用于肝素钠禁忌症的患者,如出血病人、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用生理盐水封管,免去了配药程序,减少感染机会,而且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扩大了静脉留置针技术的使用范围。但对于某些特殊病种,如病情危重、心衰、酸中毒者,使用肝素溶液比生理盐水封管效果要好。
4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留置针在无静脉炎发生时,5 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3]每2 天更换1次留置针敷料贴,进针处用碘伏擦拭消毒2遍。如敷料贴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等立即更换,并妥善固定。操作时注意各环节的严格无菌,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这样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堵塞,因此,静脉留置针留置的天数最好不超过7天。此外,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还受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粘稠度异常的患者留置时间明显少于血液粘稠度正常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5.1静脉炎的预防: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刺激及机械损伤。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抗化学性、机械性损伤能力下降,易产生静脉炎。因此尽量选择粗大的静脉血管,如手背以及四肢静脉内留置套管针。一般留置时间不超过3天。血管的好坏也是引起静脉炎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根据药物来选择合适的血管及留置针,如急诊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应用脱水剂时就要注意选择大血管来建立静脉留置针。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技术;同一部位避免反复穿刺,操作时动作轻柔;输入化疗药等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强刺激性药物尽量避免从套管针输入,可以重新建立静脉通道。
5.2防止液体外渗:操作后要交待患者输液肢体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穿刺部位上方衣裤避免过紧,影响局部的血液回流。
5.3防止套管堵塞:每次输液完后要正确封管,防止套管内血栓形成,保持留置针畅通。如再次输液时流速慢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回抽血凝快或注入肝素生理盐水5ml保持30分钟,再继续输液。经过上述方法仍不通畅的应该立即拔出套管针。
6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6.1操作前指导:在操作前应当告知患者及家属置管的目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做好解释工作,我院急诊科还专门设计了表格,请家属及患者签字,取得患者的合作。在留置期间,做各种活动都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脱出、污染或液体渗漏等。必要时适当限制穿刺侧肢体活动。6.2 操作技术要熟练,穿刺前必须检查好套管针,正确选择血管,重复输液时常规消毒肝素帽以及穿刺针眼部位,而且输液器每日更换1次。每次注药、输液应严格无菌操作,液体滴完后要及时封管,并关好留置针小调节夹,以防引起栓塞,肝素帽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并用胶布妥善固定好,我科急诊病人采用治疗巾固定,每日更换敷料贴。封管液只能当天配制使用,封管注射器1人1具。6.3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要及时巡视,实行床旁交接,班班交接以及书面交接,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穿刺局部皮肤情况。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拔管,交待患者及家属拔后用干棉签顺着血管走向轻压5-10分钟,无出血后方可离开病房。
6.4封管后注意观察管腔内有无回血,若有回血且量较多者,可用注入生理盐水10 ml,再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以免管腔阻塞。
6.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5天,一般不超过一周,避免药液长期刺激血管形成静脉炎。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则表示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拔出留置针,并给予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24 小时~36小时,局部涂红霉素软膏。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急诊抢救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在操作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药液性质,合理选择血管及留置针,并选择好封管药液及方法,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从而更好地提高急诊急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出版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95 [2] 代莉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5.[3] 李小燕,刘洋.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0301.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学习目标: 认识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 封管使用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 使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一、认识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由生物......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如何更好更......
一、穿刺操作前,首先整理衣帽,评估患者及环境。核对医嘱,请问您是 吗?我是你的责任护士 ,听说今天晨起你有腹泻的症状,(是的),稍后遵医嘱我要为你静点0.9%nacl,为您补液,防止脱水现象的......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输液目的、药物作用、注意事项。2、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年龄、药物过敏史。3、心里状态及配合程度。4、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及肢体......
静脉留置针技术(一)目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并取得患者配合.(2)评估患者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