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_孙权劝学用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孙权劝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孙权劝学用”。

15.孙 权 劝 学

本文是一篇记事简练、以对话为主的文言文,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要求能当堂背诵课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难点。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理解二人的对话的内容,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特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准确了解文章的内容,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读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教学时间:

一、课前预习指导。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吴下阿蒙 :(愿意指的是吴县的阿蒙,后用来形容发生巨大变化前的样子。)涉猎:(粗略阅读,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人分别了一段时间,就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待。)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书名的含义是,吸收历史由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借鉴。)

二、课内学习指导

(一)、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的提示。

1、在朗读中,体会对话中的人物心理神态。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的启示。

(二)、新课教学

[朗读指导]

一、朗读课文。注意恰当的句读停顿。提示:卿今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朗读指导]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调。

提示:要注意人物的身份以及对话中出现的语气词。

首先,孙权是吴国的君主,而吕蒙则是孙权手下的一员大将,两者有上下级的关系。但同时两者的关系又比较朋友化,孙权的语气应是劝说勉励式的语气,而非命令。

其次,注意对话中使用的语气词及表语气的标点。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此句可以看出孙权在用吕蒙如今的身份、责任去强调学习的必要性,读时要把重音放在“不可不”上。语气严肃,语调郑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其中“耶”字。读作“Yé”,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其中“耳”,表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罢了”,“而已”。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出鲁肃的惊叹之情。要读出惊奇之态。“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字表现出吕蒙自豪得意的心情,放在句末,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要读出自豪感。

[朗读课文] 放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设计理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教学尤其如此,因此,我要求学生按照人物的口吻、神态、心理,去朗读课文,以至当堂成诵,其义自见。为下面的疏通文意奠定基础。

(三)疏通文意,教师略加点拨。

[讨论]

一、讨论整篇文章的文意,注意疏通难词难句。

明确: 难词。初:当初,用于追述往事时。当涂:当道、当权。辞:推辞。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过 :到 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二、1、指导学生逐句翻译。

2、重点语句的翻译。A、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你不在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望。(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3、重点语气词的翻译。

A、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B、耳:表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C、乎: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设计理念 :字词的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字词的基本功,正如俗话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功”。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品读课文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四)、问题探究。

1、该短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归纳层意。

(可分两层:„..蒙乃就学.......第一层:孙权与其劝学的对象吕蒙的谈话。第二层:鲁肃与吕蒙的谈话。)

2、孙权给吕蒙的读书目标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的爱护、器重和充满希望的一句话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鲁肃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吕肃 为吕蒙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的惊人的长进。

设计理念:本环节主要让学生按照设定的人物关系,和口吻、神态去品读文章,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迁移与激励教育

1、试就本文与《伤仲永》作比较,谈一谈你的看法。

(提示;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年少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两文的写法也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2、学习了本文,你受到了那些启发?或这一故事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虚心受教,刻苦学习,可以增长才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要勤奋,多挤时间学,不能找借口偷懒。)

3、假如现在你是“仲永”或是“吕蒙”,你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迎接时代的挑战。(让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声中结束本课。)

设计理念:通过激励教学,激发学生对仲永由“天资聪慧”到“泯然众人”的哀伤,再由吕蒙年老而不放弃,终学有所成,通过两相对比,和自身的情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努力学习。

(六)、作业设计

1、试用“吴下啊蒙”“刮目相看”各说一句话。

2、文中的“ ”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 ”说明吕蒙是一位一点就破的人;“ ”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 手法。

3、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的某一回,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分享。七)、板书设计

(一)一、孙权劝学 力陈必要: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善劝)现身说法:孤常读书,大有所益。

先作托词:军中多务 吕蒙就学 刮

(一点就破)后发奋读书:乃始就学

鲁肃赞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敬才、爱才)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孙权劝学朝代:宋代作者:司马光 撰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

孙权劝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孙权劝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孙权劝学

1 鲁肃“大惊”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什么神态?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与情不自禁的赞叹。2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既显示了他颇......

孙权劝学

14、孙权劝学【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⑵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⑶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能力目标⑴反复朗读课文,揣摩......

《孙权劝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孙权劝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孙权劝学用 孙权 孙权劝学用 孙权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