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解剖总结_解剖活动总结

2020-02-28 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T梁解剖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解剖活动总结”。

30米T梁破坏性试验总结

为了更好地验证结构设计与施工诸方面的合理性,更好的总结预制梁施工经验,克服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的差距,按总监办2017年4月28日下发的《关于河北省胶泥湾至西洋河(冀蒙界)公路进行30M预制T梁破坏性检验的通知》文件精神,确定对南忻屯大桥K36+399 左幅3-1预制T梁进行了结构破坏性试验。

一、试验解剖步骤

根据总监办下发文件的要求,制定了解剖试验方案,从观察梁体预制工艺过程中钢筋绑扎、预应力波纹管和张拉孔道压浆及混凝土浇筑各阶段质量为主作为出发点,共将预制梁体分6段3面进行了切割(及马蹄横断面、连续段横断面、渐变段横断面、锚具钢束横断面两段、预制梁端头横断面),纵向、横向暴露出了梁体内部发生的情况,特别对预应力部分及施工过程得以充分展现。

二、梁体解剖发现

通过解剖发现和证实我们预制梁总体质量是肯定的,从钢筋加工、绑扎、混凝土的生产和浇筑、波纹管的定位、预应力钢绞线架设、锚垫板、螺旋筋及孔道压浆的饱满度,完全展现出来,给今后施工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三、施工总结与改进

(一)针对梁体解剖暴露出的缺陷如:

1、肋板水平筋绑扎过程中少许误差,导致钢筋间距不齐整。

2、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波纹管挤压变形。

3、孔道压浆整体较为饱满,梁体端头部位少许松

散。

4、T梁混凝土表面有少许气泡,局部有水波纹现象。

(二)针对以上问题改进措施如下:

1、强化工艺、工序间的科学管理施工班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严格要求施工细节。

2、为严格控制钢筋绑扎的误差,我们要求钢筋加工要在标准的模具上加工完成,同时要求在标准钢筋模具上完成绑扎腹板钢筋,以保证钢筋间距的标准定位。

3、针对波纹管变形我们将波纹管壁厚控制在0.2cm-0.35cm之间,要保证波纹管硬度,消除变形现象。

4智能张拉压浆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也存在端头部位沉降空隙,因此我们改进了压浆工艺不仅采用专业压浆剂,保证压浆材料的稳定性,而且进行二次补桨作业,以充分保证孔道压浆的密实度。

5、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均匀度及和易性我们将拌和时间右120秒增加为150秒。

6、为波纹管准确定位,我们采用定位网片与钢筋骨架电焊每50cm一道,波纹管采用壁厚3.5mm无接头定型产品。

7、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工艺,采用分层法循序式,为避免梁端聚浆现象,在浇筑该端头4m~5m距离处,改从另一端向反方向投料,以消除浮浆集中于端头的弊端。

三、结束语

通过30米T梁梁体解剖,给予了从设计、施工、管理各个方面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得到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以及全线混凝土预制施工扬长避短,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奠定了技术、施工基础;同时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料。

解剖总结

第一章 绪论重点1 解剖学概念、定义。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育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2 人体解剖学的分科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临床解剖学......

解剖知识点总结

解剖总结1 骨共计206块,中轴骨80: 颅骨29块(包括6块听小骨),躯干骨51块;跗肢骨126:上肢骨64,下肢骨62。。2 骨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 关节: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

运动解剖总结

一、名词解释1.原动肌: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引起环节运动的肌肉2.对抗肌:位于原动肌对侧,在原动肌收缩的同时做收缩或舒张的肌肉3.联合关节:指两个关节在构造上完全独立,但在功能上必......

解剖课总结

关于上肢深浅层结构的总结 人体上肢结构较为复杂,以适应多种运动,肌肉丰富且灵活。上肢可分为肩部、臂部、肘部、前臂、腕部和手六个部分。上肢解剖包括深层和浅层结构的解剖......

解剖知识总结

1.运动髋关节的主要肌群:按位置分类属下肢帯肌,以扇形肌和羽状肌为主;主要有髋关节前面的髂腰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和股直肌;后面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半腱肌、半膜......

《T梁解剖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T梁解剖总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解剖活动总结 解剖活动总结
[其他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其他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