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青岛版数学上册教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岛版数学上册教案”。

三、走进农村

------位置与变换

教学内容:

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现象。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两个信息窗:参观凤凰村、参观加工厂。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中感受平移、旋转。知识基础:学生在一年级学过上、下、前、后、左、右和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在二年级学过图上的东、南、西、北和对称。能力基础: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已能熟练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与图上的方位有机结合。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借助路线图确定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教学措施:

1、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辨认方向。

2、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3、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新知。

4、注意用儿童性语言来描述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走进新农村——位置与方位 教学内容;教材3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并能运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运用方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教学准备:课件、山东地图、指南针

预习要求:观察情境图中有什么,试着描述它们的位置。预习检查:活动课集中检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哪儿玩过?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课件展示农村图片)

今天就领大家凤凰村游览一番。请大家看都有什么。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2、3、4、5、从村口到文化中心怎么走? 从村口到牡丹亭怎么走? 从村口到凤凰塔怎么走? 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 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认识东北方向

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可能的情况有

从出村口先向东走到凤凰塔,再向北走就到风景区。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北走到住宅区,再向东走就到风景区。

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东北走就到风景区。(3)小结:在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方向。

2、认识西北方向 从村口到文化中心怎么走?(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可能的情况有

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北走到住宅区,再向西走就到风景区。

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西北走就到风景区。(4)在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方向。

2、认识东南、西南

凤凰塔、饮料加工厂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1)全班交流 凤凰塔在牡丹亭东南方向

饮料加工厂在牡丹亭西南方向

(2)小结:在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在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一(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3)说一说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4)对口令游戏 规则:教师说一个方向,学生说与之相对的方向。

2、小导游的游戏

(1)教师和一学生师范演示(2)同桌之间玩此游戏。

3、空间的方位

(1)找教室的东、南、西、北。

(2)找教室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并说一说都有什么。

四、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限时作业 课本38页第二题。

第二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走进新农村——位置与方位》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38、39、4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和线路中,熟练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并能运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运用方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东、南、西、北八个方位

教学准备:课件、地图 教学过程

一、请你当导游(自主练习四)(1)出示情景图,看一下图中有什么。(2)独立完成(3)汇报交流

(4)同桌之间玩“当导游”的游戏 自主练习七

(1)出示情景图,看一下图中有什么。(2)独立完成(3)汇报交流 自主练习八

(1)引导学生读懂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3)汇报交流

(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学校建筑物的方位。

通过这三题提高运用方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游戏

同学们当导游累了吧,我们来做个游戏吧。(1)出示游戏规则

(2)教师和几个同学玩以做师范(3)小组内玩

三、自主练习六(1)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通过此题复习前面所学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四、画一画

(1)校园都有什么,各在什么方向(2)动手画出我们美丽的校园(3)作品展示,学生评价。

五、评价反思

学生说一说方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教学内容;认识平移现象,教材41、4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图形的平移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滑板等

预习要求:图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吗? 预习检查:活动课集中检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次我们一起参观了凤凰村,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他们的饮料加工厂(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

二、师生合作,探究问题

(1)请学生描述一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1、2、3、4、升降机是从下往上移动的。大门是这样开关的(做动作)传送带上的饮料是这样运动的。灯泡是这样运动的。

(2)同学门说的真好,有些同学还能用手势展示给大家看。你能根据他们的不同运动方式给他们分类吗?(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可能有如下做法)

1、大门、传送带这样的分为一类,因为他们的运动都是平的。

2、3、吊扇、灯泡、汽车轮子分为一类,因为他们是转的。升降机也属于第一类,因为它在运动时也是直直的(4)小结:像大门、传送带、升降机这些物体是直着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平移。像吊扇、汽车轮子这些物体是转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旋转。

(5)说一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1、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平移的距离

(1)看一个小故事《评评理》。(课件展示)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猫坐在一辆滑板车上,小猫坐在车头,小狗坐在车尾,滑了一段距离后,他们俩争了起来,小猫说它滑得远,小狗说它滑得远。到底谁滑得远。(2)小组讨论(3)汇报

(4)小结: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要观察该图形上的任意一个点的平移过程就可以。

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二

(1)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2)全班汇报交流。自主练习三(3)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4)全班汇报交流,并欣赏美丽的图画。

五、小结

随着时钟指针的旋转,这节课也结束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限时作业:自主练习一

第四课时 总第()课时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

课题: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 教学内容:教材45、4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再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

2、经历观察、测量影子的长短的过程,体会影子的长短与时刻的关系,获得一些数字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再与同伴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物体的高度与影长之间变化的现象。教学难点:体会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正比例关系。教学准备:

1、不同的竹竿、卷尺2、3、教学过程: 选定不同的测量时刻。

影子的长度与时刻变化的记录表。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注意过自己的影子吗?„„是的影子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不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在月光下,我们总想抓住自己的影子。

2、3、认真观察情景图,引导学生发现情景图中的信息 提问题

什么时间物体的影子最长? 什么时间物体的影子最短?

4、小结:影子的长度与物体的高度有关系,与时刻也有关系。

二、计划阶段

1、划分小组思考活动设想: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全班学生分成6组?(2)思考:怎样进行测量 学生讨论,小组制定具体步骤。

2、3、小组内分工

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活动阶段:

按照分工,各小组选择不同长度的物体再不同的时刻进行测量。记录影子的长度与时刻的变化情况。

四、总结阶段

1、交流

(1)学生展示记录的表格中的数据。(2)交流活动的过程及感受。

2、发现规律

(1`)在同一时刻,由于物体的高度不同,影子的长度也不相同。(2)即使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刻,影子的长度也不相同。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xiaolong9046”为你整理了“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在具......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29——45页单元备课本单元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10以内......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7、大地巨人教学目标1、学会l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判断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2分 )1. 量物体的长度用吨作单位. ( )2. 1小瓶洗发液重250克. ( )3. 1厘米有10毫米. ( )4. 10个100千克是1吨.......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青岛版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 上册 教案 青岛版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 上册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