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_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三框 我国的宗教政策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易丽
一、课题名称
《我国的宗教政策》
二、课型
授新课
三、教材地位与作用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因此本框题承接了前两框题讲解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一步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本框题是第七课的重点知识,主要围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讲解相关内容。
四、教学内容
本节课讲授内容为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其中设有三目。第一目“我国宗教掠影”这个情境导入用三个镜头,展现我国有五大宗教,它们有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传统,主张和谐、和平。让学生们对宗教有所了解,便于进行下面的学习。
第二目“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首先,介绍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次阐明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再次,阐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最后,强调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三目“弘扬科学精神”。本目要学生明确应该如何面对宗教。首先,教材设置了探究活动,得出一个结论是:学生学生明确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最后,阐明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全面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二)难点:全面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弘扬科学精神
六、学情分析
(一)从学生的现有心理状态来看,高一的学生是刚刚从初中而来,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具体形成,但是当代高中学生又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一矛盾的存在。
(二)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来看,他们在学习宗教政策之前就对宗教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现在社会上出现了邪教组织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缺少必要的判断分析能力,所以作为老师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宗教,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弘扬社会主义精神。
七、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四部分内容。
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四方面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倡导弘扬科学精神。
运用:逐步学会运用我国的宗教政策分析说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并能提出解决方法。
(二)能力目标:
我国的宗教政策立足于国情,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初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分辨宗教、封建迷信、迷信活动和邪教的不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明确宗教信仰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并且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
八、教学方法:
情景演绎法 讨论法
九、教具:
多媒体 ppt课件
十、教学实数:
一课时
十一、教学过程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高一学生对宗教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并不知道我国的宗教政策,设计教学环节,通过设计“母女对话”这一生活情景并逐层设置问题,拉近学生与宗教的距离,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树立科学世界观!
(一)导入设计(3-5分钟):
ppt展示图片:缅甸宗教冲突、也门宗教冲突和印度地方宗教冲突的情景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问:同学们看了这几组图片,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国家会出现这么多的宗教冲突呢?
预设学生回答:因为他们只能信仰一种宗教,而这些国家宗教又有很多。讲授新课(35分钟)
教师引导: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因为这些国家宗教的唯一性,引发一系列的宗教冲突,那么经过前两个框题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那我国主要又有哪些宗教?
学生集体回答:基督教 天主教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教师:很好,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那各民族各宗教间为什么没有发生宗教冲突?接下来就请各位同学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书本第79页到81页的相关知识。(我国的宗教政策内容较多,而且理解上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只有对相关知识点有所知,才能参与到之后所安排的“母女对话”的情景中)
一、我国的宗教概况
现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教师过渡:(学生自学5分钟左右)
二、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重点)(板书)
教师:简单了解了一下我国的宗教政策之后,那我们来找一位同学说说为什么我国宗教多却没有发生宗教冲突呢?(抽点一位同学)
学生回答:因为我国实施了很好的宗教政策
教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说到了宗教政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学习的知识点,正是因为我国实施了很好的宗教政策,所以能够很好的避免宗教冲突的出现。那么为了更好地学习宗教政策,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情景探究,需要两位同学来配合,(ppt展示情景对话,同学积极举手,点两位同学上讲台)在两位同学表演的时候,请其他同学思考在他们的对话中有哪些地方,与我国的宗教政策相违背?现在开始
(学生表演)
母亲:今天礼拜天,跟妈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吧。女儿:妈,我不信教。
母亲:教会今天还会举办慈善募捐活动,这个得到了市民族宗教局的大力支持呢!这说明国家保护支持一切宗教活动。这件事可由不得你了,今天你必须跟我去。女儿:共青团员不信教,我劝你也不要信教,我也不许你去。母亲:教堂的活动又不是 “法轮功”,怎么不能去?
女儿:我是共青团员,我不去。如果你一定要我去,我就在教堂里向广大信徒宣传无神论。妈妈,今天的新闻你没看呀?国家宗教事务局发言人就梵蒂冈发表声明攻击中国天主教自选主教的事情发表讲话了。最近都不太平,你还要去? 母亲:不会吧,还有这事啊?!梵蒂冈管的也太宽了吧!讨论:好了,同学们,听了这一对“母女”的对话,加上自己的思考,前后桌讨论一下对话中哪些说法与我国宗教政策相违背?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教师及时引导和归纳。(该环节需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分析1:
母亲:你必须要信教,这件事可由不得你了,今天你必须去。
女儿:我不想去,我也不许你去。
这两句话违背了(1)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板书)
①基本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②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是个人的私事。
这是个人的私事,那是不是说政策就只尊重和保护,其他都不管了,母亲说国家保护支持一切宗教活动对吗? 学生:不对 分析2:
母亲:这说明国家保护支持一切宗教活动。
违背了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板书)课件展示图片:我国管理宗教事务的机关—宗教事务局;重点寺院负责人《政策法规》学习会
(1)含义:政府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2)目的:①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③抵御境外实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女儿:我就在教堂里向广大信徒宣传无神论。
母亲:那我也要到学校向学生宣传教义。女儿和母亲的做法都侵犯了对方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权利,忽略了公民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大前提是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明确“四个不得”。
思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矛盾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归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其实也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切实保障。分析3:
女儿:妈妈,今天的新闻看了吗?国家宗教事务局发言人就梵蒂冈发表声明攻击中国天主教自选主教的事情发表讲话了。
妈妈:不会吧,还有这事啊?!梵蒂冈管的也太宽了吧!请问:梵蒂冈有权干涉我国天主教教主的任免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及时引导、点评、归纳。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是国家主权在宗教事务上的具体体现(板书)
(1)独立自主、自办教会
(2)我国政府一方面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另一方面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分析4:
母亲:慈善募捐活动,得到了市民族宗教局的大力支持呢!请问:政府为什么支持教会举办的慈善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及时引导、点评、归纳。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板书)
(1)原因: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的要求。
(2)怎样引导:两个“要求”和两个“支持”。(辅之以相关图片)根据以上的宗教政策的学习那是不是这就说明政府鼓励发展宗教事业!我们应该响应号召,赶紧信教呢?(由此环节过渡到第三部分弘扬科学精神,是本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所在,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所以特意设计了下一个个辅助环节:)“出谋划策,理清思路”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意味着鼓励人们信仰宗教?(不鼓励,主张以科学的态度面对)
既然不鼓励、不倡导,为什么还让宗教继续存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中学生能不能信仰宗教?(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中学生应不应该信仰宗教?(不应该,作为中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5.弘扬科学精神(板书)
(1)如何对待宗教问题? 不鼓励信仰宗教;科学的态度(2)该怎么做?
①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四有新人” 结束新课:
辨析学生容易混淆的四点——宗教、迷信思想、迷信活动、法论功等邪教: 问:这是什么活动?
(通过漫画,生动形象的表现生活中的现象,直击学生的困惑之处。教师讲解、说明)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能......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
政治教案-我国的宗教政策www.daodoc.com 教学目标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开封市祥符区第四高级中学政治学科组孔德亮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状况理解我国宗教政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
我国的宗教政策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