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案_分子和原子的教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分子和原子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子和原子的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认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首次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为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宏观现象,创设好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推理能力。

2、在探究分子的性质时,因为分子不可触摸,因此,一方面可以借助生动的比喻、类比或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明;另一方面,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可以改变探究的步骤,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在分析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等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

烧杯

酚酞

浓氨水等

学生

小烧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观赏图片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酒香不怕巷子深

(激发新知)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为什么会变少?(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讨论。)

二、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引导实验)教材中[实验3—5]:品红的扩散。(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分析)

(设问)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

(过渡)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

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以解释这些现象。

(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学生想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确立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

(设问)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6、3-7。>(学生观察图片,想象分子的存在)

三、实验探究 对比分析 了解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投影资料)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1 mL水约为20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全国人一起来数的话,大约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学生活动:阅读小资料,学生思考归纳,让学生大胆想象,感受分子很小的概念。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活动与探究)氨分子的扩散

①取一烧杯,注入约40 mL蒸馏水,然后加入5~6滴酚酞试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下图所示。观察12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1的结论]溶液为无色。

说明: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入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了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实验2的结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说明: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3的结论]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

(设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分子的运动。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的酚酞分子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而烧杯B位于大烧杯外,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过渡)这位同学的回答十分准确。其实利用他刚才所说的分子运动的观点也可以解释我们本节课开始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同学回答。

(小结)(1)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2)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引导探究)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学生思考):为什么1+1≠2?

(引导思考)一碗黄豆与一碗小米混合是否等于两碗?(提问):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学生看屏幕,不同状态分子间隔模拟动画,感受气体和液体不同物质间分子间的间隙,学生讨论,总结。得到分子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四、快乐套餐(投影出示练习,要求学生完成)

五、课堂小结:

1、解决课堂开头完成的问题。

2、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

课后习题第一(1)、三题。

板书设计

课题二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是客观存在的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一般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分子间隔 气体>液体>固体

《分子和原子》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ctxxhjm”为你整理了“《分子和原子》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分子和原子》教案 执教:湖北省荆门市象山中学  伍艳萍 指......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分子和原子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颍上六中卢彪教学设计说明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本课题的重点,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是本......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初步了解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3.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过程与方法1.问题引......

分子和原子教案

课题1 分子与原子 (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

《分子和原子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分子和原子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分子和原子的教案 原子 教案 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教案 原子 教案 分子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