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s版四年上册语文教案

2020-02-28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s版四年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题材,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一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和一篇略读课文《快乐的暑假》。

《绿叶的梦》一文回忆了童年时代,作者和同学们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采集绿叶,制作标本,并讲述这些绿叶的知识和趣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的生活和有益的活动的留恋之情。

《芦叶船》记叙了童年时代,“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开到长江里。芦叶船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还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使我们的童年充满快乐、向往和希望。

《一只贝》写的是一只普通的贝,因为一粒沙子钻进壳里,它的壳失去了光泽,破烂了,里面却形成了一颗闪光的大珍珠。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是像这只贝那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人。

《快乐的暑假》是一则欢快优美的儿童诗,描绘的是学生们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在丰富的暑假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阳光,感受童年的快乐。反映了孩子们天真的天性以及他们对快乐生活、自由成长的强烈愿望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随文识字,会写26个生字,会认12个字。掌握重难点字词:戒、枣、毒刺、窄、喇叭、稀罕等。

2.学会辨析比喻句的好处;

3.学会将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4.阅读本单元课文,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单元教学重难点:

阅读课文,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单元课时安排: 12课时绿叶的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树叶贴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逐步读懂课文内容。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

“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四、按要求自读课文:

⑴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朗读自己喜

欢的段落,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⑵学生按要求自学。

⑶组织班内交流:

五、布置作业:

⑴抄写本课生字词。

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出示默读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⑵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1.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4、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

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 自读课文,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

③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④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结合“泡泡框”谈体会

③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⑷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

四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组织一次小组活动:

板书设计:

采集树叶:自由快乐

绿

树:我的知己

争强和探险:虽伤犹乐的制作标本:精挑细选 梦 观察并讲述:增长知识

教学反思:

芦叶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新词。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重点难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新词。

2、初读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六.作业

1、理解句子。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板书设计:

芦叶船

芦叶船 载着欢乐 驶向远方

载着理想

教学反思:

一只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贝的可怜与可敬。

2、认读相关词语,正确书写四个字。

3.认识珍珠形成的相关知识,懂得贝的可敬在于用血肉磨制成了美丽的珍珠。

教学重难点:

1、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2、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教学媒体:ppt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这节课陈老师要带大家来到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海景,倾听悦耳的潮声。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进入自读课文系统,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

2、认读难字及相关词语。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欣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用()标出,想一想,为什么会令你感动?

2、集体分享精彩之处,相机讨论理解: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2)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坚强、可敬、乐于奉献——)

四、拓展延伸

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

五、学后心得交流

1、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人物,不管他们离我们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们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拥有非常美好的品质,就像这只贝一样。我深深地感觉到: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表达,也可以自创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来概括。

六、总结全课。

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板书设计:

3.一只贝

血 可怜

贝壳 磨制沙子 珍珠

肉 可敬

教学反思: 快乐的暑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3、会认本课的生字“所、憧、憬、泼、率”。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提前收集学生假期的生活照,制作成演示文稿。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激发阅读情感:

1、板书课题。齐读:

2、读到课题,有什么联想?

3、小结:“假期”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因此,“假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让我们走进课文,重温假期的快乐。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2、交流学习成果:

⑴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⑵解释难理解的词语。

三、范读课文,练习朗读:

1、范读课文,示范语气与停顿。

2、自由练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努力读出韵味。

四、结合实际,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第一节:结束学校生活,开始暑假生活,重拾书本外的童年。第二节:暑假生活的快乐情景。第三节:孩子们在海边开心的嬉戏。第四节: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

2、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说说自己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快乐。

3、结合自己的暑假生活,说说孩子们还会有哪些活动。

五、总结:

1、为什么假期会带给我们如此的快乐?

2、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童年生活?

3、总结语: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诗歌,记住诗中出现的生字词。

2、仿照第三自然段,描写自己的快乐假期。板书设计:

4.快乐的暑假

4、有感情朗读全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体会。锁住紧张 欢乐的笑声 走出严肃 泼洒海水

走进暑假 放飞心愿

走进活动 绽开笑脸 来到郊外 齐声欢呼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丰富词汇。

2、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

3、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5、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说会道

2.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背诵古诗,积少成多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丰富词汇。

2、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

3、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

2.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

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

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

3、学生讨论。

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

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

二.语海畅游——词语搭配

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

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

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4、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

5、老师小结。

三.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

1、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2、学生讨论: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

4、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老师小结。

四.背诵古诗,积少成多

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五.阅读平台——《一只小鸟》

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

3、再读短文,讨论:(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能说会道”

教学目标:

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说话。

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二、明确交流要求。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三、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

四、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

五、评出“故事大王”。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绿叶的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教案

第一单元习作内容:把童年生活中最难忘、最有趣的事情写下来。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触发他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鼓励有创意地表达。2、选择一件童年的趣事来写,写出趣......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第一单元童年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共编排了四篇课文:《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快乐的暑假》“童年”是一个快乐和成长相伴的美好话题,本组课文通......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2、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1、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等词语。2、有感......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s版四年上册语文教案 上册 四年级 教案 s版四年上册语文教案 上册 四年级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