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玲修改定稿教案 第五课 牧童谣_第5课教案修改版

2020-02-29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曹玲玲修改定稿教案 第五课 牧童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5课教案修改版”。

课时教学设计

歌表演

《牧童谣》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如画般的美好意境。

2、能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演唱姿势演唱歌曲《牧童谣》,并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3、感受音乐的速度,建立恒拍感。教学内容:

歌唱:《牧童谣》 聆听:捷克民歌《牧童》 知识技能:结合手势唱准2。教学设想:

《牧童谣》是一首旋律优美而简短的儿童歌曲。带有浓郁的童谣风格。歌曲仅上下两个乐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猜谜语式的有趣歌词可以把儿童即刻带入到音乐设定的情境中去。因此仅仅学会歌曲的演唱显然是不够的。这一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在演唱好歌曲的同时,通过对歌曲不同速度的对比演唱深刻体会到音乐表现要素在歌曲情绪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流程:聆听《牧童》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建立恒拍感→聆听《牧童谣》音乐主题旋律,帮助学生记忆旋律的同时识别音高。→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体会不同的音乐意境。通过歌曲演唱速度的变化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用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进一步体会音乐情绪,从而正确地把握演唱风格。教学重点:

唱好歌曲《牧童谣》,感受歌曲情绪,深刻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唱准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串铃、ppt、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捷克民歌《牧童》

1、聆听音乐《牧童》

师:听听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谈谈感受。展开联想,当你听到这样的歌曲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每一个音 请学生们说一说。

3、出示PPT图片,(教材用图)引导学生继续展开联想。

4、复听音乐,学生跟着老师在强拍拍手。

师:你能随着音乐的节拍拍手吗?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5、再听音乐,跟着音乐走步,带领学生听到第一三乐句时向前走,听到二四乐句时退着向后走。感受乐句的不同。

6、再听音乐,学生拉成圆圈,听音乐边拍手边走步第一三乐句像圆心方向走。第二四乐句向后退着走。引导学生一定按照节拍来行走。【设计意图】

充分感受捷克民歌《牧童》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通过拍手、走步建立恒拍感。

二、聆听《牧童谣》旋律。

1、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外国的民歌《牧童》,那么我们中国的小牧童吹的曲子会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2、聆听《牧童谣》竹笛版范奏

提问:这两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一样吗?这首乐曲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牧童悠悠的笛声带我们步入了青山绿水当中,仿佛我们也骑到了大水牛的背上吹起了笛子。出示图片展开联想。

4、复听《牧童谣》旋律,边听边看老师做手势。教师分别在 5 6 3 2 四个音处做手势。

5、再次聆听,跟随老师一起做手势。

6、老师结合手势范唱乐谱,请学生记忆唱名。师:老师刚才唱了歌谱?谁记得老师都唱了哪些音?

总结:歌曲中只有5 6 3 2四个音,用手势表示出来并跟着琴唱一唱。师:这就是最具有我们中国音乐特点的音乐。全曲只出现了四个音,却是那样的动听。学习新的音2的手势并唱准。【设计意图】

1、亲切而赋予感染力的笛子声把孩子们带入那淡淡的水墨画中,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清晰的音乐有利于学生辨别音高。

2、识别音高,通过手势图以及反复聆听,唱准歌曲中的每一个音。

3、学习2的音高及手势。

三、发声练习及音准训练,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过渡语:刚才同学们一共唱了几个音?(四个,5632)那让我们用这个四个音来做个音乐游戏好不好? 老师来唱:牧笛声声吹

你们就唱:LU2、老师变

牧笛声声吹 学生变成: lu 3师:请大家听好,现在我反过来唱了。师:

牧笛声声吹 生: lu4、师:我又变了。师: 牧笛声声吹 生: lu5、加上手势演唱。提出要求:嘴张圆,身体自然坐直。小声演唱,唱准音高。出示图:

6、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指着图上的小羊,按照其高低位置反复练习的音高。

师:小牧笛吹得是什么音呢?请你跟着老师唱一唱吧。先把乐句拆分练习,跟老师模唱短句:最后看着图把第二乐句完整第演唱下来。【设计意图】

1、通过发声练习的演唱,使学生对歌曲中的四个音反复进行模唱和构唱。在头脑中建立相对音高的概念。熟悉各个音的手势帮助学生唱准应高。

2、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为唱好歌曲做好准备。

3、通过小绵羊位置的图片,直观地感受音的高低,旋律的起伏。把握音准。

三、学唱歌词

1、过渡语:听到你们这么美的歌声,小牧童也唱起了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唱的是什么?

2、聆听范唱。(中速版)。提问:你都听到了什么?学生复述歌词。

3、出示歌片:介绍歌曲中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在我国的民歌中广为流传,这首歌曲是流传在湖北的一首童谣,也采用了有问有答的形式。)

4、出示乐谱:

师:歌曲非常短小,一共就四个小节。请问哪几个小节的节奏是完全相同的。

5、你能试着把所有的二分音符唱满吗?跟老师接唱。同样的歌词,不同的旋律,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手势和乐谱的提示来完成后面的接唱。并且要求学生唱满时值。

师唱:那斯那斯 生唱:嗨

【设计意图】结合歌词的演唱在运用中进一步学习乐谱。强调二分音符的时值。了解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记忆歌曲的结构。

三、感受与表现、、、1、完整演唱歌曲。

2、聆听范唱(稍快版本)

师提问:跟刚才咱们演唱的有没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也用这个快一些的速度来演唱一下,请你感受哪个速度更加能够表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

3、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了,你们也和小牧童一样很快乐吗?我们怎么样能把歌曲唱的更快乐呢?谁有好的办法?

4、加入串铃为歌曲伴奏。老师打出两种伴奏音型供学生选择。不出示伴奏谱。

5、拓展提问:请问天上除了太阳还有什么可以放光明?你们能试着唱一唱吗?(月亮和星星)结合幻灯片,创设安静祥和的情境。改写歌词进行演唱。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意境。

师提问:我们怎么样才能表现出月亮的情境来呢?谁有好的办法?月亮的光柔柔的,我们应该怎样唱?引导学生用慢速度来演唱歌曲。

7、师:谁来说说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的样子?(一闪一闪的)我们怎么表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呢?引导学生为歌曲加上跳音来演唱。

8、总结:教师用钢琴伴奏来带动学生进行演唱。

引导学生用柔美的情绪慢速来演唱月亮,第二段速度不变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星星放光明,第三段提速。用快速度来表现太阳放光明,牧童喜欢青草地的热烈情绪,并加上打击乐的伴奏。将歌曲推向高潮。【设计意图】

通过歌词的改写,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上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牧童谣

小学音乐学科一年级(下册)导学精要 第二单元 放牧《牧童谣》学习目的:1、聆听钢琴曲《牧童短笛》和外国合唱作品《牧童》,在“牧童”形象的描绘上做器乐和声乐的对比,让学生感受......

牧童谣教案(优秀)

《牧童谣》教学设计 小岭镇中心校 执教者:梁川教学内容:表演歌曲《牧童谣》 教授对象:一年级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听唱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音乐课......

《牧童谣》教案2

《牧童谣》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如画般的美好意境。2、能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演唱姿势演唱歌曲《牧童谣》,并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歌曲的情绪。3、感受音......

牧童谣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牧童谣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牧童谣说课稿

牧童谣说课稿导语:漫步于榆溪桥,高谈阔论;踏走于马路边,一路说笑;轻轻杨柳吹,柔柔和风抚。一池淡墨水,倾尽万般情。枝头鸟儿成双对,树下恋人情意传。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牧童谣说课稿......

《曹玲玲修改定稿教案 第五课 牧童谣.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曹玲玲修改定稿教案 第五课 牧童谣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5课教案修改版 定稿 牧童 教案 第5课教案修改版 定稿 牧童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