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 肖灵娟_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 肖灵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26 开国大典》公开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肖灵娟

【课时目标】

1、认识五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难点: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教学准备】

1、按教学重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

1、提问导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们祖**亲的诞辰是在哪一年吗?

生:1949年。

师:是的。我们伟大的祖国于1949年10月1日诞生。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城楼上,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了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播放音频)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开国大典》

2、板书课题,解题。

A、强调典字的书写。

B、谁能说说“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C、孩子们,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

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

3、齐读课题。

那就让我们满怀感情的读一读课题。

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9页,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B、指名读词,相机正音。

C、指明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D、理解疑难字词。(学生互助解词)

E、开火车轮读生词。

三、感知整体,梳理文章脉络。

过渡: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写起来可不容易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盛大的典礼写清楚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课件显示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示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入场(1-4)——典礼(5-9)——阅兵(11-13)——游行(14-15)

2、指名回答,班内讨论。

你是怎么找出来的?——抓段首的中心句。(划分段落的方法)

四、学习第一、二部分感悟典礼的盛大场面。

1、指明4位同学轮读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典礼的盛大。

2、全班交流,抓住原文关键语句领悟典礼的盛大场面。

A、第一自然段:人数众多——总数达三十万人;到场人物地位重要。

B、第二自然段:会场大——**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C、第三自然段:会场布置热闹喜庆。

D、第四自然段:群众急切、激动的心情。

师: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师:通过读,了解了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师: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民,在课文第4自然段中写到„„(师生合作读)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词“直奔”“赶”等。)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男女生交换。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啊!读好它。师:到了正午,**广场„„

3、导入《开国大典》影片片段,通过历史资料感悟大典盛况。

4、以读促情,通过读来感悟群众的激动心情。

第5自然段: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自然段: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遍)男女生读。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师生合读第7自然段)指名1生读

女生读第1句,男生读第2句。男女生背第7节。

五、巧设情境,总结升华。

师:听着毛主席庄严的宣告、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肯定有很多的感触、很多话想说,请写下来。

在音乐声中,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交流后总结课堂。

【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本课重在体会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教完《开国大典》一课后,我反复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自己有了可贵的进步,也留下了些许遗憾。我作出以下反思:

整节课,我时时留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的教态,语言都比较得体,学生在相对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和谐课堂”。执教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较明确。在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概括出开国大典的几个场面,然后直奔重点,学习“典礼”这一部分。既整体把握,也紧扣重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中,我结合预设的学习目标,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在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学生能准确抓住重点词,体会人们因新中国成立激动而兴奋的心情。如学习第一部分,学生也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句子包涵的情感。再如课文第5自然段到第14自然段,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在这部分中,“欢呼”一词出现多次,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带有“欢呼”一词的句子,体会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欢呼起来的?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接下来让同学们交流,彼此启发,使思想拓展,思维活跃起来。同学们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合作交流中,情感得以交融,从而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些都与我的预想一致。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还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评价。对课堂上出现的失误及时进行自我批评与反思。课堂的开放、民主,平等得以体现。

课后反思时,我深刻地意识到:这堂课中,朗读指导没有体现层次性。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必须要充分地学生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与评价,才能体会首都人民的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离不开教师的指朗读指导。“细节决定成败”,是我上课后得到的教训。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生成才能别样精彩。

四年级语文下册《19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肖灵娟

四年级语文下册《19 生命 生命》公开课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肖灵娟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动弹、欲望、糟蹋、珍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重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在开会前、开会时会场......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各生字,会写14各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五(9)班 张曙光一、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

《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 肖灵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  肖灵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 上册 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 上册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