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一上第四单元教案
一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上第四单元教案”。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图片出示庄稼成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秋天)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认识自然段。请把书轻轻地翻到54页。
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4、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5、看汉字读。
师:老师发现了,同学们认识的汉字都很多!这回老师增大难度,请你们只看汉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检查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师: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已经都认识他们了,现在它们跳到屏幕上了,自己先读读。
(秋、到、了、气、片、来、蓝、高、飞、会、个)、(2)指名领读
师: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他读一遍,如果他读错了,你要给他纠正过来。
(3)齐读
(4)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认识带拼音的词语
秋天、天气、树叶、天空、蓝色、一片、南飞
6、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
一片片
一群
一会儿
排成“一“字
凉了
黄了
叶子
师:下面,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三、再读课文
1.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学习“了”字的书写。
(1)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4)教师巡视指导。
2.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板书设计:秋天
有3个自然段
了
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 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你从哪感受到凉了?(衣服厚了)你能读出凉的感觉吗? 指名读。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导: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2)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二)品读第2自然段。
1、继续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秋天的哪些变化? 汇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板书:天空
那么蓝,那么高就是很蓝很高,谁想读读这句话,把天空又蓝又高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课件出示大雁,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5)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6)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7)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呢?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大雁的知识?(大雁是候鸟,天气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到北方来生活。)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朗读课文)(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齐读第3自然段。
三、背诵全文。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学习“人”字的书写。
(1)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人”字。(4)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大”字的书写。
(1)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大”字。(4)教师巡视指导。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8个会认字,会写“天、只、儿、两、见”5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童诗,诗歌描绘了孩子在晴天的夜晚看到的天空景色。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优美,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趣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的积累,很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设计理念
本课是叶圣陶先生的名作,诗歌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像世界,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他们的画笔展示脑海中的夜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发挥想像,体会晴朗夜空的美丽景色。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配乐)出示美丽星空图:一个小女孩儿坐在月亮上,一只手托着小星星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
(2)导问: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揭示课题。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件中月亮的形状,引导想象: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2)引出课题: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篇韵文,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小的船》。3.读课题。
(1)教师指导正确读课题:“船”字谁会读?谁还想读?大家一起读。你们见过哪些船?教师出示各种船的图片,并相机指导学生认识“舟”字旁,了解带有“舟”字旁的字一般与船有关。
(2)导学: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你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小小的、很轻、很可爱„„)(3)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小船的可爱,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4.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5.过渡: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插图,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现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晴朗夜空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文本、美丽的图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2)用“
”把要求会认的字画出来,用“____”把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3)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多读几遍。2.学生同桌互相检查读,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1)开火车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提示:“船、看、见、闪”是前鼻音;“船、闪”是翘舌音。(2)教师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时评价。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练习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仔细评。
5.教师检查练习朗读情况,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月儿、船儿”的“儿”要读二声。“在”是平舌音。“闪、船”是翘舌音。“的”读轻声。)设计意图:提出自学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互帮互学,培养了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易错字的读音和儿化音进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同学们,上节课,你初步学习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2.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想像,一边学着飞的样子。老师描述: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到美丽的蓝天上。看,许多星星一闪一闪的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快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在小船上。(贴出小女孩的图片)评:让学生回忆课文,再现情境,使学生集中精神,配上音乐闭上眼睛,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一、二行诗。(1)师问:我们坐在哪儿了?(小船上)这小船不是真的船,它就是月儿。(贴出月亮的照片)师问:你们看,这是一张月亮的图片,你们说,图片上的月亮像什么?大胆的想想看。(2)自由读,个别读,当小老师评。(3)指导划出写“月儿”、“船”的词语。(4)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投影句子比较弯的月儿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评: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指导朗读。“小小的”、“弯弯的”读出小和可爱。(6)这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是怎么样的?指导学生自读自画,画出月儿的形状——两头尖。屏幕出示月儿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而不是真的船的样子。
评: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7)齐读。读出月亮的可爱,以满怀喜悦的心情去朗读。2.学习三、四行诗。
(1)我们一起划船在蓝天上面到处走走,哟,你们看到了什么?(星星、天空)张贴:星星、蓝天
评:这样说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兴趣浓,热情高。(2)课文写的星星是怎么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3)设疑:为什么用“闪闪的”和“蓝蓝的”? 投影句子比较只看见星星和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比较记忆有较大的优势,这样教使学生便于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4)指导朗读。
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3.语言训练,感受夜空的美。
评:通过设计练习,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促进了学习思维的扩展。4.语言激情:夜空真美啊!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突然间就像一只小小的船,(音乐声起)教师范读课文后叫同学向老师挑战。5.自由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6.学生表演读。
评:以读为主,学生通过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提高了能力。
三、感情朗读,展开想像 1.配乐唱《小小的船》,加动作。
2.讨论“只看见„„”的“只”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和“还看见”有什么不同? 3.我们继续往前走吧!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进行说话训练。“我看见了”。可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例:我看见了校园、北京、外星人、嫦娥、玉兔„„
评: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充分练习说话,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4.指导背诵。
让学生伴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学会唱、学会背。
四、指导学字,积累词语。1.复习生字词。2.做采花的游戏。
(1)每朵花都有它的名字,要叫出它的名字,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 评: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两朵花的后面分别贴上“两”和“见”字,然后请同学来做采花的游戏。
(3)采完花后,在讲台前站好。师:呀!你采的花真漂亮!那你告诉同学,你采到的是什么花?出示生字某,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花叫某”。这朵花想让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开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这位同学,你是怎么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也可以叫别的同学说)评: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识字,增强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
(4)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好。评:以小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5)师示范写字,讲明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再指导书写,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很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
评:突出人文性,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6)把你喜欢的词语采摘到你的词语花篮里。评:字离不开词,识字教学必须同积累词语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7)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五、总结全文,陶冶情感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
评: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2.小结。
师:大自然是美丽的,太空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现在,我们中国也有人登上了太空,我们小朋友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可以到太空邀游、旅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3.如果请你来到月亮上,你猜猜月亮上面会有些什么呢?你想对月亮说点什么呢? 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背诵课文。会背了,把月亮涂上颜色。2.回家把儿歌背给家长听,表演给家长看。3.完成书后练习第3题。连一连。
弯弯的天
小小的船
闪闪的月儿
蓝蓝的星星
3、《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写3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4.养成教育训练点:养成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能正确书 写“可”、“东”。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齐读课题。)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并认真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6.随文识字:
①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②开火车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听音找字。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出示:江(字理识字)南
可
采莲(图片识字)
鱼(图片识字)
东
西
北 南(图示识字)
③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7.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流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可、西
2.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进行书空,并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①“可”字的末笔是竖钩。(组词:可口 可是)
②“西”按笔顺写准确,第五笔是竖弯。(组词:西南 西北 江西)
4.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指导书写姿势,指导笔画占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及词组。
2.揭示新课。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江下游以南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条条清清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座弯弯的小桥,河里有一条条各式各样的小船,河的两岸有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你还记得这个地方叫什么吗?(江南)谁来美美地跟它打个招呼?(个别读、齐读“江南”,随机正音)
二、品读感悟。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①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②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③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④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描述:小姑娘在莲叶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听她们唱的多快乐呀!小姑娘的歌声惊动了谁呀?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3-7句)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①指导朗读。
②比赛读,齐读。
③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三、背诵练习、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仅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①自己看图试背。②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齐背全文。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四、阅读链接:
1.课件出示:白居易《忆江南》 2.自己自由练读。3.指名读。4.齐读。
5.说说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东
2.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进行书空,并交流识记方法。3.指导书写。
“东”字的第三笔是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接着先左点后右点(组词:东方、东边)4.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指导书写姿势,指导笔画占位。
六、作业设计
课后能去收集一些反映荷花、荷叶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
七、板书设计:
3、江南
江 南 可 叶 鱼 西 北
《四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组词、观察图片等方法,会 认“尖、说、春、青蛙、夏、冬”7个生。
2.认识3个偏旁,会写“四”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 :
一、画面渲染,激情导入
1.教师引言: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秋天的景色)
2.教师引学:看了画面上的景色你们想说点什么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板书:秋)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教师引问:秋天,除了我们刚从画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还能看到什么?一年之中,除了秋季,还有哪些季节?(板书:春、夏、冬)真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板书:四季)
4.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教师引学: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主识字,用圆形圈出生字。
2.教师引导:同桌交流,如果遇到困难要相互帮助。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生字认读情况。
(1)做游戏识字。多媒体课件出示能够明显体现四季特征的事物的带字图片(柳树、荷叶、菊花、梅花、雪人、草芽、谷穗、桃花、橘子、麦苗等),让认识的学生上来说说这些事物是属于哪个季节的。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多音字“地”。
(4)开小火车:每个同学和每个生字打个招呼,先开小火车读,适当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
(5)识记生字:尖:观察图片(草芽尖尖的图片,上小下大)
说: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并认识言字旁。
春、夏、冬:可以借助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冬夏”两个字的相同点,从而识记偏旁。
青蛙:出示图片,并识记虫字旁。
(6)扩词比赛:以二人小组为单位,对每个生字进行扩词练习,重点用“尖、说、弯、春”扩词。
4.自由读文。
教师引言:同学们把生字学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更棒。我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最熟练、声音最响亮、字音最准确。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
一读:咬字准确,声音响亮。
二读:读通句子,语速稍快。
5.学生赛读,师生评价。
(1)每组选一名代表,读后师生评价。
(2)组与组齐读,评出优胜组。6.合作探究,朗读课文。
引言:同学们,你们想把课文读得更美、更好听吗?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读一读,然后比谁读得最美。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美美地读一读。
(2)(多媒体课件)启发、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3)生生、组组、师生挑战读。
7.学生质疑,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质疑的好习惯)预设:学生会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会说话呢?
(2)“谷穗”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弯弯的呢?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方法来解决。
三、教师指导,学生练写
教师引言:同学们不但说得好,而且画得好、唱得好。1.认识笔画撇,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2.指导学生书写“四”
(1)引导学生发现“四”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四”,第四笔是竖弯,不要写成竖弯钩。“是”,第二笔是横折,第五笔横从横中线上起笔。“天”,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最后一笔是捺,从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汇处捺出。(2)学生观察字形。
(3)提醒学生在书写每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4)学生练习书写,每个字练写两遍。
(5)学生互评。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教师引言: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竖起了大拇指。大自然妈妈请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喜欢她,还要学会保护她,让她变得越来越美。对了,大自然妈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2.课件展示四季图,学生观看。
3.教师引导:大自然妈妈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下课之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季节,明天带来和这些画比一比,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组词等方法,会认“弯、地、就”3个生字,会写“天、是”2个字。2.学习课文,能熟读成诵。知道四个季节的特征,能感受不同的季节的美丽。3.能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学准备:
1.四季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抽同学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一年四季都是非常美丽的,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分别喜欢的季节。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 学习第一节
(1)教师导入:这么多小朋友喜欢春天,谁来说说理由?
(2)引学课文:有一个朋友也很喜欢春天,他还给春天写了一句话呢!课件出示: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3)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草”和“草芽”比较,“草芽”是什么样啊?(除了“尖尖”,还有“绿绿、嫩嫩”等)正因为春天才有尖尖的草芽,所以草芽说:“我是春天。”
(4)教师引读:尖尖的草芽在对小鸟说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请你也带着这样的表情来读一读。
(5)多读评价:请同学们也来做小草芽,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生女生分读等多种形式,读出小草芽的自豪、高兴等语气,并进行评价。
(6)教师引导拓展:同学们,春天除了尖尖的草芽外,还有什么呢?你们看(出示课件:美丽春光图),春天多美丽啊!谁能也给春天写一句话呢?、(7)课件出示句式:桃花(),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梨花(),他对()说:“我是春天。”()(),他对()说:“我是春天。”
(8)总结升华:欣赏了美丽的春天,你们觉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连起来试着背诵第一节吧!2.学习第二节
(1)激情导入:夏天多热闹啊!这是谁在唱歌啊?谁在说话啊?让我们赶快去听一听!(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在读文的基础上,说说你知道了夏天的什么。(重点品味“圆圆”)美读词句并想象:青蛙跳上荷叶会说些什么?(荷叶圆圆,可以当我的„„)(3)教师引导拓展练句:让学生也以课文为例说句子。()(),他对知了说:“我是夏天。”()(),他对()说:“我是夏天。”
(4)指导朗读背诵。
a.引导:夏天真是热闹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节,读出这种热闹。b.指名读,自由读,师生配合读。
c.请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这个热闹的场景,试着背背这个小节。3.学习第三、四节
(1)激情导入:同学们看一看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哪些礼物。指名说:秋姑娘给我送来了()。
(2)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分小组,看看、摸摸、闻闻秋姑娘带来的礼物,自己练说:秋天到了,()。
(3)教师导学: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果子熟了,庄稼也熟了。课件出示诗句: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4)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并随文识字“弯”: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 重点:一是理解“弯弯”。可用实物演示,因为秋天谷穗成熟了,非常饱满,所以是弯弯的。二是理解“鞠着躬”。人会鞠躬,谷穗怎么也会鞠躬?让学生看看弯弯的谷穗的样子,明白两者很像,小作者把谷穗当成人来写,形象生动。
(5)美读感悟:如果你是谷穗,你会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指名读、带动作读、齐读,等等。
(6)(多媒体课件出示:冬天雪景图)请同学们联系生活说说冬天的快乐,并让学生们读一读雪人的话。
指导读好多音字“地”。出示短语“顽皮地说”,通过比较朗读,让学生感受轻声“地”的朗读。个别学生有困难可以教师范读、小老师带读等方式。随文识字“就”让学生用:“就是”说说话。
(7)读文品味:你觉得雪人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顽皮。从“大肚子一挺”可以看出来)读出雪人的顽皮,比赛读。
(8)表演品读:让学生边读边表演,体会雪人的顽皮。
(9)练习说话:如果请你对冬天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冬天,()。
三、思维拓展,创作新诗
1.你喜欢哪个季节呢?仿照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________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________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________对________说:“我是秋天。” ________对________说:“我就是冬天。”
2.学生读课文,说说诗歌的一二节和三四节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3.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一二节是什么对什么说,而三四节是什么怎么说。4.自编新诗。
5.交流自编的诗歌。
三、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和短句“尖尖、说、春天、夏天、青蛙、弯弯、我就是春天”等开火车读、轮读。
2.课件出示句子:我就是春天中要写的两个字“天、是”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结构,比较发现异同。
3.指导书写“天、是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的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难点:
1.能讲清楚想和谁交朋友及原因; 2.能在交际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3.能学会自我赏识及赏识他人; 4.能愉快和谐地和他人进行沟通。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激趣:同学们,从坐姿上老师就能看出你们个个都是会学习、爱学习的好孩子。那么,我可要考考你们喽!请听题:从入学到今天,你都取得了哪些进步? 来,我们分享一下!(课件出示:和你分享我的进步)1.分享小朋友成长的快乐。
(1)学生们根据自己开学以来的表现,说一说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可以说学到的知识,可以说学会的本领,例如:踢毽子、跳绳、排球„„分享自己的点滴进步,做到声音洪亮,说话流利,不能重复。
(2)师小结:同学们,分享了你们的进步,老师打心眼儿里佩服你们,所以我特别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谁能说好这句——“我们做朋友”,谁就是我的好朋友了。
2.板书课题或出示课件,训练学生说话:我们做朋友。
3.说话训练。(课件出示:我和老师做朋友)
师结:谢谢你们!现在我宣布: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了。
二、说优点,介绍自己 1.谈交友标准。过渡:除了要和老师交朋友,同学们还要学会和身边的小伙伴成为好朋友。那么,你想和什么样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呢?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交友标准:
2.找自己的优点。师:看来,我们要想交到好朋友,必须得有自己的优点。在老师的心目中,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交友的第一步:向别人介绍自己。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大屏幕,赶快找找自己的优点,好好介绍自己。(课件出示:自我介绍)
3.说话训练。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优点了,请你对照自己的优点,完成句式练习。[课件出示:你好,我是一年级(9)班的(),我的优点是()。
4.介绍我自己。(学会自我赏识)师:同学们已经完成句式练习,接下来你可要好好介绍你自己。怎么介绍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向别人介绍自己。要求:说清楚,听仔细。)(1)对同桌介绍自己。师:来,我们先面对同桌介绍自己,请你俩给大家做个示范。对,就是这样,对照大屏幕上的句式,把自己的优点说给同桌听。
(2)在小组中介绍自己。师:接下来,我们就在2人小组中介绍自己吧!
(3)面向全班介绍自己。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在同桌中美美地夸了自己,如果你想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就必须让全班同学都知道你的优点。谁想第一个站起来把你的优点介绍给大家。
师小结:刚才有那么多勇敢的同学向我们说出了自己的优点,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你们一定能交到最好的朋友。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一、识字加油站。
大
小
上
下
南
北
男
女
开
关
正
反 同学们,看看都会写吗?
二、读一读,说一说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大地 树叶 青草 莲花 飞鸟 小鱼 青蛙 雪人
三、读上面的词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1.()到了,()从南方飞回来了。2.(),池塘里的()开了,()在水中游来游去。3.现在是(),()都从树上落下来了。4.()下雪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堆()。
四、这两句谚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五、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小松鼠找花生》。练一练 一.我会填
弯弯的()红红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暖暖的()天气凉了,树叶()了。二.写反义词
热——()来——()()——去
()——北 东——()
直——弯
一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反思(共16篇)由网友“比菜甜甜”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一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参考。篇1: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第四组教材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48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
第四单元备课时间: 教材简析:本单元共有四课,学习本单元课文,继续以识字教学和朗读为主。同时训练学生写一句完整的话的能力,会用“忙着、一„„就„„”等词语说话、造句。本组......
单 元 (章) 教 学 设 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至月日单元(章) 第四单元 总课时数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 材 分 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