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教学设计_蚕丝晒课教学设计
《蚕丝》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蚕丝晒课教学设计”。
《蚕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竖式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1、能根据主题图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竖式的计算,掌握积的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大家有没有看见蚕吗?提到春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蚕丝,同学们,你知道关于蚕和蚕丝的一些知识吗?春蚕和秋蚕吐的蚕丝是不一样的。请看情境图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
3、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数学知识。
(教学时,让学生读一读有关信息。该信息十分有趣,但对学生来说都比较生疏,所以让学生认真读一读。)
二、自主探索
1、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一条春蚕吐出的丝长约多少千米?(呈现已知信息,一条秋蚕吐丝的长度约是1。2千米,春蚕丝长大约是秋蚕的1。25倍。)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导入更加自然。)(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1.2×1.25(2)估算。
要求学生先估估1.2×1.25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学生可能出现:把1.2估成1,把1。25估成1,所以结果是1米。这时教师可引导提问:是大于1米还是小于1米?这样学生就知道一条春蚕吐出的丝长约1千米。)在此基础上,师引导学生用笔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3)尝试计算。
笔算1.2×1.25又要注意什么呢?巡视指导列竖式有困难的孩子
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汇报交流。(师配合板书:)
1.2×1.25=1.5(千米)
1.2 5
×
1.2
—————5 02 5
__________
1.5 0 0
直接用小数列竖式,然后重点解决小数的位数问题,使学生明确第一个乘数有2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有1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就有3位小数。
2、师提问: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呈现已知信息:一条秋蚕吐丝的质量大约是0.35克)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0.35×300(2)估算。
(3)用竖式计算。
小结小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一般让小数和整十数或整百数的非零数对齐,所以上面的竖式可以怎样写?
让学生自己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与同桌交流,互相检查计算过程,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算式时,教师要突出0的处理。要先落0,再点小数点。最后结果可以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
3、小结小数乘法的竖式算法应该请注意什么。
师: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你有什么体会?
生:可以按整数计算方式列竖式。
生: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生:遇到末尾有0的,在计算时可以先不管0,直接计算。然后点小数点点后面的0。
4、出示教材第42页最下面的例题。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填一填,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探究结果汇报。
通过刚才解决一条春蚕吐丝的长度的问题和一条丝巾质量的问题。
归纳升华小数乘法的竖式算法。
最后去掉小数
《蚕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二)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蚕丝》教学设计—— 深镇镇东塘小学 梁木生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一),会进行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为本节课的学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蚕丝》的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蚕丝》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
《蚕丝》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