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晒课教学设计_蚕丝教学设计
蚕丝晒课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蚕丝教学设计”。
《蚕丝》教学设计
芹池中心学校
吕育苗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算法多样化都可以迁移到小数乘法。
2.通过发现乘数大于
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进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发现乘数大于
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掌握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
读写说习惯目标:
1.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用正确、规范的格式进行小数乘以小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环节:
一.课前小热身(请直接说出下面算式乘积的小数位数)
0.7×0.9
2.3×2.37
9.25×4.5
2.96×0.6
5×8.369
10×8.76 二.导入课题:
孩子们,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丝绸之国,有著名的丝绸之路。而蚕也一直是劳动人民崇拜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蚕文化。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蚕丝》。教师板书课题《蚕丝》
(设计意图:从蚕文化入题,从而促使孩子们想去了解丝绸之路的欲望,培养热爱我大中华的爱国情操。)
三.学海探秘:
(1)探究活动第一站:
师出示情景图。让生齐读资料 小朋友,你知道吗?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学生齐读小资料)
(设计意图:由课本情境图引入新课,从而了解蚕丝的资料。)(2)师:1请大家再读信息,然后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孩子们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生口头展示所提问题,师适时板书问题: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是多少千米? 师:请大家三读信息,筛选有效条件,并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三读法的训练,培养孩子们的读题和审题能力。)
生列出正确的算式:1.2×1.25 师:哪位同学能试着估算一下呢?学生口头展示估算方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因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师:计算完后和对子说一说你计算的过程。(对子互说计算过程),教师抽生在黑板上板演。
(设计意图: “说”习惯的培养,对子互说的过程,本身就是二次展示算理得过程。)
1.2×1.25=1.5(千米)
师适时追问:那么末尾的0可以怎么办?生说出正确的观点: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设计意图:根据教师的追问凸显乘积末尾有0时情况的处理,从而突出重点。)师:孩子们,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如果没有,淘气带来了他别样的观点,1.2×1.25=1×1+0.2×0.25,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看懂吗?可以发挥集体智慧,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在全班分享。学生活动: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同伴交流,最后展示分享。)
教师结合直观图进行讲解。得出1.2×1.25=1×1+0.2×0.25+1×0.2+1×0.25的正确结论。
(设计意图:为增强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有意先呈现第一行,让学生判断这样计算是否正确,并尝试说明其中的道理。当孩子们有了初步判断后,再适时呈现直观图,鼓励学生将小数乘法与直观图建立起联系。看到孩子们仍有困惑,我及时点拨引导,进行讲解,从而既突出重点,又分化了难点。并且于无形中明确了智慧老爷爷的话,即无论是竖式计算,还是脱式计算,还是运用直观图进行计算,他们都是想通的,都属于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所以,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1)探究活动第二站:
师出示问题: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你能自己试着解决吗?
要求:同样是先估算后计算哦?抽生板展 0.35×300=1 05(克)0.35 ×000500 师反复追问: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在哪?结果是多少? 生口头展示:积是一个两位小数。结果应该是105.00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再从右到左数几个数字,再点上小数点。师重点强调:一个小数乘以一个整
十、整百、整千数,必须是先落0,再数出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因为有前例做铺垫,所以这个教学环节相对轻松。只需要搞清楚小数点点在哪儿就可以了。)各种错例展示。
(设计意图:因为错例是最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通过剖析错例,找准错因,进而改进错误。孩子们一定得到了一个知识完美升华的过程。).四.巩固练习
(1)1.4×2.5
2.4×600(2)
1、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根据以前学习的规律:当乘1时,积就等于2.3,当乘比1大的数时,积就比2.3大,当乘比1小的数时,积就比2.3小进行填空,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得出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从上到下越来越小,积也越来越小。第二个乘数从下到上越来越大,乘积也越来越大。)
五.反思成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既明确自己的所获,更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
六.教师寄语:
春蚕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却是金丝、银丝。它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人类。老师希望你们学习春蚕精神,好好学习,日后造福国家,造福社会。
(设计意图:根据春蚕精神,适时对孩子们进行品德熏陶,渗透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蚕丝
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是多少千米?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1.2×1.25=1.5(千米)
0.35×300=1 05(克)
《蚕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二)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蚕丝》教学设计—— 深镇镇东塘小学 梁木生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一),会进行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为本节课的学习......
《蚕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竖式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已经表现出创造力倾向,他们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因此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
赤壁赋教学设计(晒课)【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2、欣赏诗歌中优美的景色,学习诗歌景、情、理交融的写法。3、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