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7.1 力》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_北师大版物理教案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八年级物理下册《7.1 力》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北师大版物理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知道力的三要素。【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录象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认识。

2.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 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作用效果显著的因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科索沃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2. 通过作力的图示,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重点:力的概念。

难点:1.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主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教师将学生所列举实例板书在黑板上或者直接投影课本图7-1 1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上面所列举事例中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 2.产生这些作用时没有物体行不行?至少要几个物体?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如下: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教师: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体力、能力、战斗力、权力、生命力、劳动力等是我们所定义的力吗?

待学生思考后指出: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指的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推、提、压、排斥、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2.教师:前面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推土机对土的推力;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用手打击课桌时,施力物体的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用力拍打课桌,体念手有什么感觉?为何有这种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游泳时向后划水身体却向前运动,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四、力的大小

力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预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1牛的力有多大呢?是一条牛的力气吗?

两个鸡蛋重约1牛,一包方面面对手的压力约为1牛,一个普通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牛。

发给学握力计,测出自己握力的大小

五、力的作用效果

1.观察课本图7-2,几项体育活动中,力作用在物体上有什么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力不讨好的作用效果的两种具体表现: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演示:用力改变弹簧的形状:有用细绳拉着物体在斜面上从静到动、从动到静、或改变运动方向。

第二课时

六、力的三要素

1.按教材组织学生活动:用不同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力作用在门上,观察产生的作用是否相同。

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有关。2.教师:既然力的作用效果与它的三要素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出这三个要素呢? 力的图示是一种形象化表示力的物理图形语言,是表示力的一种方法,具体作法如下:首先确定受力物体;根据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比例;确定力的作用点(一般在受力物体上)和方向;从力的作用点画力的作用线;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教师示范作图过程

4.学生上台板演,教师根据情况作出点评,指出不对之处。

七、小结本节内容、布置作业 课本26页习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七章 一 力 一. 什么是力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4. 力的符号:F 5.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二. 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和方向)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表示方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7.1力的教案

第一节力的教案课题:力 教学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2、通过学......

物理八年级下7.1力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7.1《力》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的第一节。本节是力学开始的......

八年级物理力教学设计

力教学目标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并乐于探究身边的力现象。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通......

八年级物理《力》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4)知道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测量”教学设计

第二节 力的测量(1课时)(作者:尹胜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定性了解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的原理制成的。2.知道正确使用测力计的规则和方......

《八年级物理下册《7.1 力》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八年级物理下册《7.1 力》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北师大版物理教案 教学设计 下册 八年级 北师大版物理教案 教学设计 下册 八年级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