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渗透语文教学教学设计(王群秀)_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法制渗透语文教学教学设计(王群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
《美丽的地球 》教学设计
王群秀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规范书写和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唯一,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解说词的准确、严谨。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向别人介绍美丽的地球。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图片。
五、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文
说起地球,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暖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美丽的地球。
(二)检查预习
(三)粗读课文,提出疑问
1.1、2段,说说为什么人们对地球既熟悉又陌生?
2.少呢?让我们来认识这美丽的地球。
(四)细读课文,了解地球
1.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学生阅读、批写)集 体交流。
2.的颜色、地球的年龄、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地 球的自转和公转”等来写的。
3.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如,列数字:地球的年龄,从数字上便于说明特征,就运用数 字“46亿年”来说明地球年龄大;作比较:把地球表面水的面积与地球表面陆地的面积进行比较,说明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地球自转现象,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理解;打比方:利用地球和陀螺这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
处作比较,以突出地球绕着地轴不停自西向东地旋转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五)精读课文,理清关系
文章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六)课外拓展
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出示课件:图片
过渡: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组令人沉痛的数据吧!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60多种动植物灭绝,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
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补充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实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
教师: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啊,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师出示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学习: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 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十九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
(七)师总结
除了地球,我们别无去处。让我们为地球母亲拭去脸庞的泪水吧!从1970年开始,每年的4月22日就被命名为世界地球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地球的行列中去,让我们也成为其中一员吧!保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八)布置作业:
1.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2.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美丽的地球
颜色
大小
自转
唯一的家园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学校教育已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也不能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必须要求他......
版别:人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 第9课/欢庆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初步了解。方法:结题点睛,师生互动......
二年级语文教学法制渗透点冬梅教学法制文库1~2语文·二年级版别:人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二(上)/课文 第9课/欢庆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2、《中华人民......
一年级语文教学法制渗透点版别:人教版渗透点 1 学科内容识字(二)第2课/自选商场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方法:结题点睛,......
冬梅教学法制文库1~6语文·六年级版别:人教版 渗透点1 学科内容六(上)/课文第4课/索溪峪的“野”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