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教案

2022-11-11 22:22:1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教案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⑵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

⑶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⑷经历建立速度概念的过程,理解速度的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原本比较“熟悉”的速度,会有新的、更加透彻的认识,从中体验到科学方法的魅力,启迪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我们周围的物理现象。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理量,了解一些运动物体大致的速度值,学会速度的计算和单位换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是上一节机械运动知识的延伸,后面两节描述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和“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也要用到这些知识。

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是:首先通过“活动1”,引导学生从两幅情景图中归纳出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为建立速度的概念提供方法上的准备。然后教材利用图9-14提出问题: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等,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启发学生讨论、深思。此问题解决了,自然就得到了速度的定义方法。于是教材接下来一气呵成,顺次介绍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和计算。本节教材的最后是机械运动的分类,运用速度的知识,研究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本节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建立速度概念的过程,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教学难点:速度定义中的“单位时间”,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学生对速度单位的写法、读法、换算都不习惯,是本节教学的又一个难点。

3.教学建议

本节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关键是让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速度的内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领悟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经历速度概念和公式的建立过程,学会用速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第2篇: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1

沪粤八下《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学习自主设计表格,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指导,并鼓励不同的表格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从测量简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放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小动物的场景。再放一段蜗牛爬行的情景。让学生比较两种动物的运动快慢,引入课题“速度”

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学生取出两张16开纸A和B,将A双折一次,将B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

猜一猜:哪张纸片下落得较快?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纸片下落快,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那你们有没有其它的判断快慢的方法呢? 物体运动快慢如何比较呢? 凭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是不科学的我们再做一次实验:让这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如何来比较他们下落的 快慢呢?

这和我们在体育比赛中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呢

第3篇: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

3.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感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例题的学习掌握应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学习,经历思考与讨论,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速度的概念(2)速度的计算(3)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及速度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班班通,演示实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录像]:动会上的百米赛跑 [设疑]:如何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

[学生猜想教师点评]:猜想是否合理、科学?应该用什么来探究验证?

二、新课教学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多媒体展示]:游泳池中,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怎么判断谁游的快?裁判员是怎样判断输赢的?

[学生讨论]:观众看谁在前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

周村镇中 冯敏学

一、教材分析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是初中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二节的内容。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用长度表示速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亲身的体验分析从而得出速度的物理意义和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案例

师:展示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和女子10000米决赛的两张图片,这两位选手都打破了世界记录。

生:讨论怎么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从而总结比较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b)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师: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 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百米冠军: 万米冠军:

100m8.33m/s12s28min(60s1680s10000m5.95m/s1680s师生共同归纳: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案

第2节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难点: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自主预习案】

一、功率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功的物理量。2.定义:

叫功率。

3.公式:,4.单位:

(1)国际单位:瓦特(W)。1W的物理意义:

。(2)常用单位:1KW= W;

二、功率的计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3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案

海淀物理学案

八年级上

第三节比较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会上我们说小明跑得很快,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怎样来确定运动物体的快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来探究的问题。

(1)运动会的百米赛跑时,在比赛过程中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些,根据每个人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来判断快慢。

(2)小华步行,而爸爸骑自行车,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十分钟后,观察他们的运动路程的多少来判断快慢。

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运动相同路程,比较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也可以运动相同时间,比较物体在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短的运动慢。

二、速度

通过上面的结论,可知速度与两个因素有关 :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实际上是平均速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速度常用单位有两个: 米/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假如速度是1m/s,那么1h=3600s,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案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闻永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单位的含义并能形成具体的观念。

3、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功率的概念的教学,使学生体验概念类比的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教学重点】 功率的概念、意义及计算。【教学难点】 功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秒表。

【学法指导】 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实验探究法、练习法、阅读法。【板书设计】

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相同时比所用时间。

二、功率和测算功率的方法

1、物理学中用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3、功率的计算公式:P=W / t。

4、功率的单位:瓦(W);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1kW=1000W。1W=1J/s,表示某物体在1s内做了1J的功。

5、注意:(1)在公式P=W/t中,W、t的单位必须是国际单位即J、s;(2)要计算功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长城中学教案

课题:学生实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1,2 课时

主备课人:魏延平

使用人: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2、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用m/s表示。

3、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

4、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认真看课本63页学生实验和小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学指导二:

认真阅读课本P64,2分钟后观看实验并完成课本的问题: 自学指导三:

• 认真阅读课本P65-66例题上面的部分,3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速度?

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速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分别是什么? 自学指导

(四)认真阅读课本P66例题,2分钟后看谁能够做的又快又准确。自学指导

(五)认真阅读课本P66,2分钟完成下列任务: 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能根据路程-时间图像求出速度。【检测交流】 附:堂清检测题:

检测一:

1、物理学中,把物体在____

未完,继续阅读 >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