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讲评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22-12-14 08:21:3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讲评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讲评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探析、掌握解答语句衔接与排序题的规律及其方法。

2、探析、掌握解答辨析并修改病句题的规律及其方法。

3、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

提升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试卷,分析1-9题明白个人得失。

题号 满分 得分 失分点 失分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二、剖析错误原因:

A、学生个人剖析。

学习中:

考试时:

B、小组讨论找规律。

学习中:

考试时:

三、师生互动:

(1)、师生探讨语句的衔接与排序题的做法:

反馈练习:

1.(2011河北)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③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

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

⑤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卡符”。

⑥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

⑦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达了。

A.②③⑤⑥⑦①④B.④②①⑤⑥③⑦C.⑦①②④③⑥⑤D.④③⑥⑤①⑦②

(2)、师生探讨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规律:

反馈练习:

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提出修改意见。

1.在办公室里昨天许多同学都同新来的英语老师热情地打招呼。

2.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3.我无时无刻没有不想念她。

4.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他深受教育。

5.他的家乡是四川省资阳市人。

6.出发之前,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7.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四.亲爱的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在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上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你反思一下,然后记录下来。

五.当堂训练

1.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A.③①②④B.①④③②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静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着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的等待。

3.(黄冈)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4.(丽水)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C.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时雪

第2篇: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第一课时

班级______

小组名

_____

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2、感悟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学习重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

学习难点:

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相关链接: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一、预习导学

.了解作者作品。

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的一部

集。鲁迅还有一部散文集《

》,两部小说集《

》和《

》。

2.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磬()口

忙碌()

脂粉奁()

灼灼()

嘻()笑

褪()尽

朔()方

凛冽()

3.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凛冽:

天宇:

精魂:

消释:

升腾:

4.有情感流利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5.请大家找出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6.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第单元

课时共

第页

二、合作探究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三、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江南的雪,可是滋润荚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于的皮肤。②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遂有冷绿的杂草。③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④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⑤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⑥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⑦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⑧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⑨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江南雪景的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滋润美艳”写出了_____________。

2、第①句中的两个比喻从哪个角度写的?写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3、第②句写出了什么?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4、第③、④句用“记不真切”来描写,有什么新意?

5、第⑤句写出了朔方的雪怎样的质地特点?

6、第⑦句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景象?使人们感受到了什么?

(二)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XX—XX学年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夏建东

使用时间XX年

鲁迅

第二课时

班级______

小组名

_____

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感情。

2、品味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感情。

2.品味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学习难点:

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预习导学:

反复诵读课文,在朗读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2.作者对江南的雪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3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的雪的什么态度?

二、合作探究、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4、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些描写的只是自然界的雪吗?

5、作者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承接中间嵌入一个“但是”,有什么意味?

三、课堂检测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西湖的绿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节选自《西湖的绿》)

7.文中划线的词语“绿茸茸”与“绿荫荫”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8.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9.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苏堤和花港的绿,请简要概括这两种绿的特点。(4分)

(1)苏堤的绿:

(2)花港的绿:

第3篇: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感情。

4、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感情。

2.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学习难点:

1、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2、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相关链接: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一、预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 《绞刑架下的报告》

课型

新授

主备

曹振国

审 核

初二语文组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3.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

4.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体会课文的语言风格。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

三、学习难点:

1.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

2.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和文章的语言风格。

四、学习过程

预习方案: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舔()恪守()一绺()酣睡()脑髓()濒临()

幼稚()布幔()恶梦()间歇()捍卫()无济于事()

(一)导入新课:

(二)伏契克是捷克文艺评论家、作家、共产党员。他1903年生于布拉格一个工人家庭。在十月革命鼓舞下投入革命活动,18岁加入捷克共产党。1921年进查理大学文学院学习,由于生活所迫,当过短工和街头广告员。后任共产党刊《创造》总编辑和共产党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1942年4月,他被敌人逮捕。他在秘密警察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遇到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学习等级: 组长签字: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二、课堂学习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

(一)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平。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范读、领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学习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2.结合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不解之处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2.疏通文意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应着力于诵读,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品味出文章语言的精 妙之处和文中所写景物的诗情画意,才能体会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志

未完,继续阅读 >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讲评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讲评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