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课标教材

2023-04-05 07:12:0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古诗课标教材

古诗课标教材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背诵古诗,导入 新课

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a、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b、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c、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 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1.自由朗读,达以成诵。

2.同桌互读,练习背诵。

3.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

习写生字,当堂展评

1.出示生字:忆、异、逢、佳、信、遥、遍、插,组词朗读。

2.说说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练写生字,或互相评点或大堂展评。

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2篇:说课标说教材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第一方面:说课标(20分)

小学语文的课程总目标是以三个维度来呈现的,全面而富有新意。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要学生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的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要求学生能主动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1、学段目标(即教材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把语文分成三个阶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第三学段的目标是建立在第一、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的,更重视阅读和写作。

第三学段的目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

(1)识字与写字:本册要求学生准确认读207个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33个。硬笔书写楷书行宽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2)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还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还要学会浏览以扩大知识面。(3)写作方面: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表达自己需要,分段表述并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4)口语交际方面: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5)综合性学习方面:对自己身边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单元目标 教材共安排了七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蕴含教育意义。围绕本册目标,第一单元主题“友情、爱”确定的内容标准是:(1)识字与写字 : 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新词,抄写指定段落。(2)阅读 :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②

继续练习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认识健康活泼、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热爱学生的蔡芸芝老师,在生活重压下仍旧照料妈妈、制作小橘灯的小姑娘。(3)习作: 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印象深刻的老师”刻画人物形象。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4)口语交际: 学生通过演讲、朗诵诗歌、讲故事等形式,表述老师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5)综合性学习: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在汇报交流中提高总结及口语能力,在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对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与老师之间的爱产生情感共鸣。

3.本课学习目标:

第二方面:说教材(20分)

1.简介抽取文本的教材内容、单元地位、前后知识技能的连贯性

(1)教材内容

(2)单元地位

(3)前后知识技能的连贯性(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①知识的横向整合本单元教材以友情、爱为主题精心设计,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学习内容与口语交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着、诠释着、实践者这个主题。

②知识的纵向整合友情、爱这个主题的落脚点是本册第五单元“革命传统教育”和第六单元“情感”,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不只要学生稳扎在友情和爱这个丰富的情感世界里,还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让学生深切感受纯真美好的情感,并能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2.教材编写体例及目的本册教科书以学习版块的形式组元。全册共七个单元,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具有整体性。精读课文课后有生字,课后习题;略读课文

课前有“阅读提示”,课后有生字,没有课后习题选读课文没有课前提示,生字,课后题,供教学时选读。

课后题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词语的理解和积累;精读、略读课文课文后安排了“我的词语库”,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有些课文后还安排了“信息窗”,提供有关的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作者。

语文乐园分三大板块,“词海拾贝”重点放在本单元语文基础知识的整合与训练;“古诗诵读”意在增加古诗文阅读量的同时,培养学生古诗文素养;“语文生活”尽可能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整合在一起,活动设计丰富多样,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

3.教学设计:(要有板书设计)

第三方面:说建议(40分)注意:根据教材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训练措施(针对这一课)

1、说教学建议(要具体)

根据课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要:

(1)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如通过课本剧、诵读、演讲、讲故事比赛等对教材稳扎稳打。上册教材在学生学习《小英雄雨来》一文时,我组织学生以课本剧形式再现课文内容,并体会雨来、鬼子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2)请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并预习,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针对本单元内容来说,课前搜集并阅读一些鲁迅的短篇小说和冰心的散文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课堂效果。另外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预习不应该只是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更多的是在资料的帮助下思考一些东西。

(3)理解课文内容时,以读为主,注重课内外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以读为主,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如《我的老师》一文中,要注重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尤其是4个生活片段中的话“(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

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画线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可以采用读思结合法,研读课文进行交流,体会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说评价建议(要具体)

教学离不开评价,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要评价学生的: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发言。这项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学生、组长、教师各有一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型的评价。

(2)评价写作能力:包括日记、练笔和习作。坚持鼓励为主,把学生的习作分为优上、优中、优下、良上四个等级。尤其中是学生习作中遣词造句是否应用了积累的语言素材,佳词佳句采用加分制,激励学生推敲文字。更要关注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认真批阅他们的习作,努力发现他们使用的佳词佳句。

3、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是资源。如文本资源、课外阅读资源、多媒体资源、社会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语文课堂,学好语文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2)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有助于教学的图片、视频,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如本册教材在学习《古诗二首》和《词二首》时,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作者内心变化和抒发的情感;在学习《黄果树听瀑》和《迷人的青海湖》时,通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震撼;在学习《景阳冈》和《黛玉初进荣国府》时,通过视频让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反映的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和必然崩溃的封建社会。

总之,教学中要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这几句话:

语文就像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像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像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语文像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语文又犹如我们的母亲,让我们从启蒙懵懂到如今长大懂事。

东马营中学张佳

第3篇: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支撑跳跃

一、说课标 总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积极锻炼的习惯

3、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4、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内容标准 运动参与

1、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条件活动。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时间,知道其中的意义。

3、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方法。运动技能

1、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术,并掌握整个动作。

2、发展运动技术,并及时作出评价。

3、注意运动安全,在运动中避免粗野和粗鲁的动作,以免受伤。身体健康

1、发展体能,包括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的多种练习。

2、理解体能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了解在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3、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不良习惯和行为对健康的危害。

心理健康

1、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和运动愉快感的获得对人们坚持体育锻炼的影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一、课程标准

(一)体现素质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落实《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认为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从而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立必要的音乐学习领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为难情绪,突出体现音乐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改变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题的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几级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二、指导思想

(一)突出了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二)除对原有教学内容(唱歌、欣赏、器乐、识谱)进行整合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 说教材”活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城关一小 王晓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学科是学好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学好语文,就拥有了一条通向知识海洋的绿色通道。引领孩子学好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文字美,我们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灵活驾驭语文教材。伴随着新课标的修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了当下教育教学的依据。下面,我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为例,分别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大板块,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研读收获。

第一版块 说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总目标。正是基于这一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语感、丰富语言积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具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种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我们要立足语文素养、着眼三大能力、丰富语言积累,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未完,继续阅读 >

《古诗课标教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古诗课标教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