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第1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遨游、绚烂、瑰丽、苍穹、猝然、九天揽月、积劳成疾、风华正茂、锲而不舍”等词语,并解释这些词语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根据关键词句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圆梦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教学难点:
体会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感受顺利发射和成功返回及其伟大意义以及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学
出示图片,请同学回答图片内容及内在联系。图片分别为嫦娥奔月、万户火箭、人造卫星、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天宫二号。内在联系:中华民族飞天梦从梦想到实现的过程。从而引出课题,解读课题。
过渡: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知
(一)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提问与齐读
2.这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变成现实的?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并试着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好批注。2.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1)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愿望
(2)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3)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4)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5)“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观看视频)
(二)、研读感悟
1、“神舟五号”的成功航天飞行,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许多单位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2、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孩子们,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从这三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吗?
(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同时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3、载人航天工程是怎样的工程?
出示句子: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三个“最”字可以体会到这项工程难度是非常大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决心非常坚定。“跨世纪重点工程”可以看出这项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4、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为了完成这跨世纪的重点工程,工作者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出示句子: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 三千多个”这两个庞大的数字可以看出这项工程是非常复杂的。中国人民是非常团结的。)
三、情感升华
过渡:孩子们,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们知道吗?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故障的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的壮丽场景。
正是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才会有“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将来我们在航天领域必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成就!
1、面对这样的工程,我们的航天建设者又是怎样工作与付出的呢,请同学们朗读这段话。
A、出示句子: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夜以继日”这个词语让我们看到了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苦战情景,体现出他们忘我的工作精神。)
B、出示句子: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积劳成疾”这个词语体会出工作人员为了研究,他们长期劳累,几次住进医院。可能还没有康复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风华正茂”“华发早生”两个词语的对比,可以看出他们本应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却长出了白发,他们付出了太多。“猝然长逝”这个词语体会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中国航天人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不惜付出仅有一次的生命,他们太伟大了。(这个排比句体会到为了实现梦想,航天人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忘我的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2、出示东风烈士墓图片,激起同学们对航天建设者和航天烈士的感动敬佩之情
再次齐读这一段落,读出情感。
3、面对这些伟大的航天建设者,这么多的烈士墓,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4、请同学示读并齐读“炎黄飞天梦”——配乐配图朗读
四、学习表达
课文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引导体会作者在具体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和前后照应、排比等表达方法。融汇在课堂讲解中
五、作业布置
1、孩子们,我想通过我们的学习以及你课前的收集,你一定对中国的航天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办一张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2、试着把神舟七号或者嫦娥一号按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写进文章。
板书设计:
第2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龙南镇二小
邓宇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记本课的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感情朗读。教学思路:
重难点问题,听录音、看投影、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题激趣
1、同学们,梦是美好的。你们有梦想吗?都有哪些梦想呢?(板:梦)
2、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也有她美好的梦想。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一个美好的梦,这个梦呀我们中华民族做了千年,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板题)千年梦圆在今朝。
3、读题,你有什么疑问?梳理并板书。
(1)什么梦?
(2)怎么圆?
(3)为什么会在今天圆?
二、走进梦里,了解梦圆的经历
1、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同时要求同学们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遨游 苍穹 捆绑 惨重 执著
嫦娥奔月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风华正茂 积劳成疾 猝然长逝
夜以继日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注意“嫦娥奔月”的本“奔”读第四声,“锲而不舍”的“锲qie”的读音。)
词语是有温度的,谁能再读一遍,让我们大概感受这些词语的意思?尤其是四字词语,学生读不好时,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想意思再读或者示范读。
(2)读了课文,你知道文中的“梦”指的是什么?(板:飞游太空)
3、这个梦是怎样圆的?从古至今,为了实现这个千年梦想,我们的航天人做了哪些大胆的尝试,结果怎样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吧!
4、交流。师指导学生梳理归纳,并相机板书:
万户试飞 卫星上天 载人航天
5、小结:我们这千年的梦想由最初的万户试飞,然后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接着到载人航天 的神五神六飞天的成功,这千年的梦圆了。
三、圆昔日梦,看今朝人。
1、放课件欣赏“神五”升天。
同学们,看到这壮观的一幕,你的心情怎么样?
2、“神舟五号”飞船能载人顺利升天,你认为应该功归于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语句把你的看法或感受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3、交流。
(1)出示扬利伟的图片,读他的三句话,你读出了什么?谁来当一回航天英雄读一读这三句话。
(2)出示:有的人为了工作的 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 医院;有的 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你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 你从这个省略号里读出了什么?
老师补充资料后学生再读这段话。
(3)出示: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 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你从这些数字中感受到什么? 这么多单位共同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怎么读好这一句。
(4)出示: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你从三个“最”中,体会到什么?
4、你现在知道千年的梦为什么会在今朝圆了吧?谁来说说?
(出示句子读一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 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 现实。
5、神五飞天成功以后,我们依然没有停止追梦的 脚步,在载人航天事业上,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神五发射成功了,神
六、神七也上天了。我想不久的 将来还会有----)
6、就让我们带着梦想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7、同学们,这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的梦想 就落在你们的肩上,让我们为中华民族更高远 更绚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吧!
四、拓展,激发情感。
学生配乐朗读阅读链接的《炎黄飞天梦》
五、总结,升华感情。
同学们,经过无数航天人不断地探索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这飞天之梦圆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骄傲与自豪之情再读课题。
六、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或给航天员写一封信。
2、出一期展示我国航空航天成就的手抄报
七、板书设计千年梦圆在今朝 梦 飞游太空 万户试飞
圆 卫星上天
载人航天
默默奉献
第3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3、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方法。
4、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谈感悟的方法。
5、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6、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中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实录像、航天烈士墓群课件、嫦娥一号撞月课件、重点语句的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第4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梦想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
(1)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读
3.读了课文之后,你们知道课题的意思了吗?
(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此处教师还注意了让学生说话的准确性。】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成了美好的现实。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感受?
飞天梦的实现是靠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才使梦想变为现实。你们是从哪体会到的? 这种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既有说服力又具体感
第5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楼台乡挡鱼小学 王运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二)能力目标:
3、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方法。
4、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谈感悟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5、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6、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中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设计思想:
《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朝得以梦圆,热情地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