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运动试题训练
第1篇:物体的运动试题训练
物体的运动试题训练
1.物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的学科,科学家是通过____________去研究它们的。
2.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一般需要做这样一些事:____________问题,做出___________,制定计划与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_______________,评价证据是否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提出新的问题。在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3.请写出长度的国际单位及符号: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长度单位(包括符号)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查看课本后写出病毒直径、地球赤道周长及可观测到的宇宙距离分别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应注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测量时要对介于两刻度线之间的数值进行估读,估读时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___________。多次测量取其__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___这种误差。
7.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8.速度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
9.1m/s=___________km/h=__________cm/s。
10.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等的。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常见。
11.在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时,仍可用速度公式求它的速度,这个速度称为___________。这个物理量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
12.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____________。
13.由于参照物的选取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时我们又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运动的______________。
14.“游云西行谓月之东驰”中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
15.湍急的河水能使小船顺流而下,流动的空气可驱动风力发电机发电,这些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__。像这种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_________。
第2篇:运动训练学试题
运动训练学
1、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A.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体育管理
2、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A.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体育管理
3、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
A.运动训练B.运动选材 C.运动训练D.运动管理
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
A.竞争性B.公平性C.规范性D.公开性
5.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B.振奋民族精神
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6、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A.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运动管理
7.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A.提高运动成绩 B.提高竞技能力 C.参加竞赛 D.增强体制
8、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源的途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
A.遗传效应 B.生活效应 C.训练效应 D.社会效应
9.每名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其目标具有什么特点?
A.专一性B.多元性C.整体性D.连续性
10.下列哪一项不是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A.各项目的诞生B.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C.各项群训练竞技能力的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11.速度性项目的主要特征是:
A.短时间内有效发挥体能 B.快速发挥力量 C.推迟疲劳出现 D.多用战术
12.运动员在体操和羽毛球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竞技能力是
A.心理B.技能C.体能D.智能
13、按竞技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属于变异组合的运动项目是
A.游泳B.排球C.短跑D.铅球
14、足球属于动作结构中的哪一类?
A.固定组合B.变异组合C.同属多项组合D.异属多项组合15、下列哪一个不是单一动作结构的运动项目?
A.举重B.摔跤C.跳高D.跳远
16、竞赛规则的标准化,是我国传统项目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
A.摔跤B.拳击C.举重D.武术
17、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的核心部分是:
A.身体训练B.技术训练C.心理训练D.智能训练
18.在表现准确性项群中,对运动员的心理方面要求很高,下列哪一项不是运动员重要的个性特征。
A.稳定性B.有恒性C.独立性D.灵敏性
19、在表现准确性项群项目比赛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运动员比赛成绩取得的主要因素?
A.确立辨证的比赛指导思想B.全面作好赛前准备
C.教练员与运动员正确的参赛行动D.对手的干扰
20.格斗对抗性项群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并对提高运动成绩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体能B.体能、技能与战术能力C.心理D.智能
21.格斗对抗性项群比赛的方式是:
A.一对一的对抗B.多人对抗C.二对一的对抗D.以多对少的对抗
22.下列哪一项是格斗对抗性项群中运动员的制胜武器?
A.体能B.技术和战术能力C.心理D.智能
23.下列哪一项是影响运动员在隔网对抗性项群中比赛成绩的主观因素?
A.运动员竞技水平B.比赛的时间 C.对手水平D.观众
24.在隔网对抗性项群中,掌握各项技术的基础和比赛中完善战术的前提是: A.技能和战术能力 B.体能 C.心理D.智能
25.下列哪一个运动项目不属于同场对抗性项群?
A.足球B.篮球C.排球D.手球
26.在同场对抗性项群中,各个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着决定作用的是:
A.技能和战术能力B.体能C.心理D.智能
27.决定同场对抗性项群比赛成绩的主观因素的是:
A.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水平B.对手水平
C.竞赛办法D.比赛环境
28.下列哪一运动项目不属于快速力量性项群的项目?
A.跳跃B.网球C.标枪D.举重
29.下列哪一项不是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技术特征:
4.速度性项群运动员比赛成绩获得的决定性因素是:
A.体能水平B.对手水平C.裁决的公正性D.赛次机会的均等性
30、在速度性项群训练的技术训练中,要重视
A.动作的幅度B.动作节奏C.关键技术环节D.动作协调
31、下列哪一个运动项目不属于速度性项群的竞技项目?
A.短跑B.跨栏跑C.短程划船D.跳跃
32.耐力性项目竞技的核心是:
A.速度和耐力B.加速度C.冲刺速度D.开始速度
33.耐力性项群训练中,发展为主导的多种竞技能力。
A.体能B.技能C.战术能力D.智能
34、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和最根本的原因是:
A.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B.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C.外界条件对比赛的影响D.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35、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集中表现于三个方面,下列哪一项不是的?
A.技术B.身体形态C.身体机能D.运动素质
36、在竞技活动中,决定运动员素质水平的基本条件是:
A、人体的形态和机能状态B.人的心理能力C.战术能力D.智能 :
37.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
A.发展体能B.提高竞技能力 C.提高技能D.比赛成功
38、运动员参训的重要原动力是:
A、性格B、成功动机C、行为D、结果
39、在训练中要关心运动员的各方面,从而引导运动员形成生积极从事训练和比赛的动机。
A、自我实现B、生理的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40、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理论基础是:
A、现代控制论B、训练信息
C、教育论D、训练过程的多变性
:
41、决定训练周期的变异因素是:
A.比赛日程B.比赛地点C.比赛级别D.竞技状态
42、下列哪一项不是周期安排原则中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
A、准备期B.形成C.保持D.消失
43、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里,训练准备期与竞技状态变化相对应的阶段是:
A.获得阶段B.相对稳定阶段C.暂时消失阶段D.恢复阶段
44.当负荷在什么情况下,运动员机体就会发生劣变。
A.一般负荷B.最大负荷C.过度负荷D.适量负荷
45.哪一项不是负荷数量的评价指标:
A.次数B.时间C.距离D.难度
46.运动训练过程中,适用于负荷起点较低的初学者的逐步增加负荷的基本形式是:
A.直线式B.阶梯式C.波浪式D.跳跃式
47.短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是:
A.速度B.力量C.耐力D.技术水平
48、下列不是根据训练负荷与间歇的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
A、持续训练法 B、循环训练法C、重复训练法D、间歇训练法
49、下列哪种方法是整体控制方法?
A、完整训练法B、重复训练法C、循环训练法 D、程序训练法
50、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具体操作方法?
A、分解训练法B、模式训练法 C、变换训练法 D、程序训练法
51、身体练习主要指各种各样的:
A、技术B、具体动作C、战术D、体能
52、下列不是依竞技能力训练目的划分的运动训练手段:
A、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B、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
C、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D、提高比赛能力的训练手段
53、下列哪一项不是动作构成要素?
A、姿势B、速度C、节奏D、耐力
54、模式训练法的特点之一是:
A、信息化B、系统化C、定性化D、程序化
55、体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身体形态B.身体机能C.运动素质D.负荷强度
56、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
A.体能B.技术C.心理D.智能
57、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应以
A.身体形态B.身体机能C.运动素质D.心理智能
58、身体训练手段中称之为“法特莱克跑”的练习手段是一种
A.重复练习手段B.持续练习手段
C.间歇练习手段D.循环练习手段
59、下列那一指标不是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
A.高度B.长度C.宽度D.密度
60、少儿耐力训练必须以训练为主
A、有氧耐力B、无氧耐力C、肌肉耐力D、专项耐力
61、哪一项目的专项能力特征不是“以最大强度重复完成比赛动作”?
A、举重B、标枪C、跳高D、篮球
62、心血管耐力又叫:
A、有氧耐力B、无氧耐力
C、力量耐力D、一般耐力
63、下列四种选项中,属于发展灵敏素质主要手段的是:
A、立定跳远B、负重杠铃C、篮球投篮D、躲闪跑
1、下列哪一项不是运动技术原理?
A、生物学原理B、心理学原理C、社会学原理D、化学原理
64、从生物学角度看,运动技术的形成归功于:
A、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B、灵敏素质好 C、运动技能的贮存数量D、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
65、直接制约着运动技术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的是:
A、技术水平B、竞赛规则C、技术环境D、器材设备与场地 66加难法是指在技术训练中,以
A、低于B、等于C、高于D、脱离
67一个运动员的“绝招”的核心构成部分是:
A、基本技术B、高难度技术C、特长技术D、全面技术
68在球类等对抗项目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
A、动作的准确性B、技术的实用性C、技术的规范化D、动作的完整性
69哪一项目完成技术的目的不是打破对方防守后得分及阻止对方得分?
A、乒乓球B、羽毛球C、排球D、武术
70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是:
A、常用技术B、特长技术C、进攻技术D、防守技术
A、虚拟现实训练法B、想象法C、模拟法D、程序法
71战术意识的核心是:
A、战术能力B、战术决策C、战术思维D、战术方法
72“快、转、准、狠、变”是哪一个项目的制胜因素?
A、乒乓球B、羽毛球C、排球D、篮球
73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是:
A、训练活动B、营养C、管理过程D、恢复
74比赛期对应于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的:
A、形成阶段B、保持阶段C、消退阶段D、恢复阶段 75运动时,供应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
A、ATPB、肝糖元C、肌糖元D、脂肪
76下列四种选项中,不属于多年训练计划特征的是:
A、具体性B、框架性C、相对稳定性D、宏观性
77运动员的全程多年训练的核心阶段是:
A、基础阶段B、专项提高阶段C、最佳竞技阶段D、竞技保持阶段 78在哪个训练阶段的负荷内容首先是协调能力和基本技术的训练?
A、基础阶段B、专项提高阶段C、最佳竞技阶段D、竞技保持阶段
79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负荷的特征是:
A、训练负荷比例越大越好B、循序渐进的逐渐增加
C、负荷强度必须是中等强度D、周而复始的训练
80根据参赛年龄的发展趋势,属于“少年型”的运动项目是:
A、田径B、体操C、篮球D、排球
81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训练的首要任务是:
A、发展素质,完善技术B、发展技、战术
C、发展心理能力D、发展智能
82在一个大周期训练中,准备时期的时间是:
A、最短的B、最长的C、中等的D、不明确的83恢复时期训练负荷的突出特点是:
A、强度大,量大B、强度小,量大
C、强度、量均衡D、降低练习强度,保持一定的量
84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里,训练准备期与竞技状态变化相对应的阶段是:
A、获得阶段B、相对稳定C、暂时消失D、恢复
85下列四种因素中,不是构成负荷强度的因素是:
A、质量B、难度C、密度D、组数
86在训练周期的准备阶段的初期,运动负荷安排的重点应以提高练习。
A、密度为主B、强度为主C、难度为主D、数量为主
第3篇:运动的描述过关训练试题
运动的描述过关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
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
C.出租车按位移大小计费
D.“万米”赛跑,指 的是位移为一万米
解析: 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不是时间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而不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出租车是按路程收费而不是按位移大小收费;“万米”赛跑指的应是路程为一万米.
答案: A
2.某人先向东走2 m,接着向西走6 m,最后向南走3 m,则他在这段运动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5 m、5 m B.11 m、11 m
C.5 m、11 m D.11 m、5 m
答案: C
3.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
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
解析: 在A选项中的数据指的是“嫦娥一号”点火的瞬间,所以是时刻,故
第4篇:大学运动训练试题及答案
大学运动训练试题及答案
大学运动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科学。
4、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的状况的综合评价。
5、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里能力所构成,并综合的表现于竞技过程中。
6、竞技状态: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
7、训练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
8、系统训练与周期性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9、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符合适应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