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考试的焦虑
第1篇:走出考试的焦虑(网友来稿)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
焦虑是每位考生考前都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由应考情景引起,主要表现为紧张、忧虑、不安、烦躁等心理情绪。如果这些情绪不注意引导,就可能会出现自信缺乏、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呆滞等现象,并伴有一系列的生理反映,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发白、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频率增加等,直接影响考试成绩;严重者还会出现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精神崩溃等情况,影响身体健康。那么,我们怎样来解决焦虑的问题呢?不妨用下面几种方法试试。
1. 加强自信,化解焦虑
自信是抑制焦虑的有力武器。当自己出现不应有的焦虑情绪时,首先,考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坚定自己的信心。凡事多向乐观的方向想,如“我又记住了一点新的内容,真好!”“我又弄清了一道题,真让人高兴呀!”试对着镜子里的你微笑,然后对自己说:“我行,我很棒!”如果每天每一个需要鼓励自己的时刻,你都能这样做,你就会发现你的自信心倍增。其次,可以通过纵向的比较,坚定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自己下次会做得更好;别与同学作分数上的任何比较,不要被同学的情绪或状态影响和刺激。再次,可以通过反复回忆坚定信心。如经常对知识和题型进行梳理,牵线拉网式回忆。当然,如果觉得考前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那也别慌,提醒自己:这是正常的现象,是一种最佳的状态,不必刻意去回忆什么,在考试题目的刺激下,我就会思如泉涌了。并说一声:“等着吧,考试时,我会下笔如有神!”
2. 设想考试,转化焦虑
焦虑的最终原因是害怕考试考不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设想考试就是让自己进入想象的考试情景中去、反复演习考试的过程、从而让自己转移化解焦虑的一种有效方法。不是怕考试吗?那好,让我们专心地想想:怎样填涂机读卡?在哪填写姓名?怎么浏览试卷?每个小题可能出什么类型的题?答题要注意审题;出这样的题关键在哪,出哪样的题怎样思考?……甚至还可想想:那天我穿哪件衣服?那几天我想吃点什么?每堂考试我的学习用具准备哪些?我的准考证一定让老师保管,进考场时去领,出考场时要记住交给老师……至于睡眠就不必要求那么高了吧,相信有我平时的锻炼,三天不睡也没啥,再说我也不是真的没睡呀!这样想想,紧张不是就没有了么?接下来,该看看有哪些还要补一下了吧。
3. 体育锻炼,释放焦虑
焦虑是一种心理电波。这种电波会干扰人体的脑电波和生理电波,从而引起不良的情绪和生理反应。那好,就让我们来释放它吧:用一二个小时,踢几脚球,跑上几圈,大喊两声,弄出一身臭汗,再洗个澡……就是想想都觉得爽。不用怕时间浪费了,良好的状态可以提高效率,时间回得来;再说考试是综合实力的对抗,身体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呀。只是要注意活动量的控制,别本末倒置就是了。
4. 调适训练,缓解焦虑
中国气功讲究调身,调心,调神,练的就是精气神。你看那武林高手过招吧,真正的高手总是气定神闲,可一旦出手,就会石破天惊,让敌手殒命当场。他凭的是什么?良好的状态!那我们也不妨借过来练练。怎么练?一、练注意力。聚精会神地盯着几米远的一个小点(或树梢或树叶),看至除了小点之外,其他地方都模糊;看得眼睛发麻,发酸,发胀,生痛,直流眼泪;头脑里什么都别想,只想着把它看清楚。眼泪一出,就有神清目明之感了。如果不行,再来一次,坚持几分钟试试!再者可集中精力去做好一件小事,用成功的惬意去置换焦虑。比如:集中精力去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听一首惬意的歌曲,练一贴工整的毛笔字,做一道自己感兴趣的题;或神情专注地表演一段,舞蹈一番,不求回报,不管效果,只要能让自己的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就是战胜了焦虑,同时,我们还会得到一点享受,一种放松。二、调整呼吸,平衡心境。注意呼吸,轻轻地吸,延长吸入时间,再缓缓地呼出,反复多次,效果应该不错。三、放松全身,缓解情绪。闭上眼睛,心里默想全身放松,从头到胸,再到左右手,再到腰腹,再到腿脚。还可全身有节奏的抖动以对抗紧张的心跳和身体的颤抖。四、以攻为守,练高效率。多做一分钟集中注意力、 记忆力、理解力、远算力训练。试着用每一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的焦虑和懒惰坚决说“不”。
5.适当用药,控制焦虑
如果上述方法还不能使焦虑减轻,那不妨去找医生帮忙,请医生根据你焦虑的情况开适量镇静、安神的内服药或针剂。为了保证你的体能和脑力,你还可以服用鱼肝油、高效葡萄糖、三勒浆、太阳神口服液等。当然,考前紧张,复习任务重,再加上焦虑,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比较大,适量用药是必要的,只是不要对药物形成依赖的心理。用药是万不得已的办法,最重要的还是调节好心态,多采取前面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多向心理教师咨询;没有条件的也可多找班主任、科任教师谈心,多与家长交流,努力走出考试的焦虑。
作者邮箱: minglong8866@sina.com
第2篇: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 简介:
考试对学生是一种紧张性刺激;易引起一定的焦虑反应,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属正常现象。但过度的焦虑不仅会危害认知过程,使学生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而且会损害其心身健康,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是教师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考试焦虑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焦虑属于消极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减弱人的体力、精力,干扰人的正常活动的情绪体验,属于不愉快的情绪。它使人烦躁不安,类似恐惧,但程度不太强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考试前复习期间,适中焦虑能激发人的最高学习效率。但是,太高或太低的焦虑状态下都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可以用一条倒“U”型的抛物线的形式来表示,即随焦虑程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也随着加快,超过一定的焦虑程度时,学习效率就会随着焦虑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可以因有情绪压力而提高效率,而复杂的工作则以因情绪压力而降低效率。
一个人的考试焦虑程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较为关键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成熟水平、健康状况、认知评价能力、知识经验、应试技能等个人身心因素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这些方面中绝大部分成分是可以通过指导和训练得到改善的。本测验正可以帮助学生、家长、教师获得关于学生考试焦虑程度的基本信息,从而帮助存在着考试焦虑问题的学生,积极改善焦虑情况。从而帮助存在着考试焦虑问题的学生,积极改善焦虑情况。
【 相关指导建议 】:
研究标明,适当的考试焦虑有助于被测试者激发更强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因此我们没必要完全消除考试焦虑。被测试者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焦虑水平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在不影响自己发挥真实水平的情况下,争取取得更好成绩。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不过分夸大考试的作用和考试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同时平时认真学习、打好基础,为考试作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准备;考前将衣食住行及考试相关必须物品准备好;考前睡眠有规律、娱乐有节律,营养合理清淡,从而避免因考试引起自己不必要的焦虑。关于考前焦虑的一些小常识:
A、何谓考前焦虑?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样的心态:面对即将来到的考试,心里没底,害怕失败,因而显得焦躁不安,怎么也放不下心来;从未出过远门,但一下子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便开始了烦躁,坐立不安,甚
至出现了失眠的情况......以上这些表现都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焦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焦虑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估计到的对自我的自尊心、生存环境、未来发展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焦虑以恐惧为主要的情绪特点,还有其他多种情绪成分,如愤怒、痛苦,以及内疚感、羞愧等。
短时的焦虑,时过境迁,不留痕迹;持续的焦虑,则可能内化成性格特征。如果一个人久陷焦虑的情绪而不能自拔,内心便常常会被不安、恐惧、烦恼等体验所累,行为上就会出现退避、消沉、冷漠的表现,久之,甚至会形成心理疾病。
B、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考前焦虑吗?
焦虑产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由消极的思维方式造成。看问题时,往往只看到缺点,而忽视了积极因素。不如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矮,或者不够漂亮,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而忽视了自己其他的优势。
2、特别害怕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表现不好,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时,非常担心出丑,进而别人会嘲笑或看不起自己。
3、某些特定性格类型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如天生争强好胜,爱发脾气、急噪,或悲观倾向、情绪稳定性差的人。
4、不良的身体状况导致焦虑。比如过度疲劳,睡眠缺乏,以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这时,焦虑情绪也更容易出现。
5、研究表明,社会关系网络与一个人的焦虑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即一个人的社会支持越强大,就越不容易受到压力的过大影响;而那些缺乏家庭温暖,又没有值得信赖的朋友的人,焦虑水平会更高。因此,创建和谐、温馨的家庭、人际氛围也可以减少焦虑的程度。
.C、焦虑会有哪些不良后果?
人在焦虑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反应。特别是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可能导致头部、肩部、背部及胸部的疼痛,吞咽困难,胃部痉挛,四肢发抖和无力;继续发展下去,还会引起心慌、血压升高、头晕、视力模糊、耳鸣等状况,严重的还会引起呕吐、腹泻和呼吸困难。
所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长期高度的紧张、担忧、焦虑对人的身心是有害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当地应付焦虑,那么这种焦虑就会变成一种创伤,使这个人退回到婴儿时期那种不能自立的状况中去。
D、如何应对考前焦虑?积极面对才是最好的方法
记住:短暂的焦虑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只是一个人对焦虑本身感到焦虑时,焦虑才具有破坏性。比如,你为将要进行的演讲比赛担忧,这种担忧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调整。只要你最终还是演讲了,你就恢复了情绪的正常,也许下一次演讲时,你就不会担忧了。可是,如果你没有演讲,担忧就成了一个症状,你将会对这种感觉感到一种恐惧和敌意。
丹麦著名的哲学家斯隆﹒契克格达认为,在我们面临发展自己的可能性时,都会产生一种向往的心态,如果没有这种紧张不安、跃跃欲试的冲动,任何成功和进取都是不可能的。回避焦虑不可能使问题得以解决,我们依然要置身于焦虑刺激的状态下,去作胜败未卜的追求或探索,只要坚持去做,到一定时候,就不会产生焦虑了。
E、赶走焦虑练习一:建立自信的练习
建立自己的自信行为卡:
1、各项活动都积极参加,大小会议争取都坐在前排。
2、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大声回答问题。
3、走路比别人快20%-30%。
4、与老师、父母多交谈,交谈时注视对方。
5、大方、开朗地笑
6、多去老师办公室,主动问问题,多与老师沟通。
7、克服自卑,取长补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8、克服忧虑,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问自己究竟忧虑什么
●把担忧的事情写下来
●分析最坏的结果,作好最坏的思想准备
●找出事情万一发生的解决办法
●利用“替代定律”解除心理包袱,采取有意义的行动,乐观地去迎接它。
F、赶走焦虑练习二:心身放松练习
英国一位博士设计了一套将心理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的独特方法,它成功地治愈了几千个患有焦虑症的人。其方法是:
1、准备:练习者坐在椅子上,脚掌着地,两臂自然下垂,闭上双眼,然后做腹式呼吸3次。吸气时,注意体会各部位的紧张感,呼气时注意放松、放松再放松。
2、背部放松:身体移至椅边,闭眼,注意背部感觉。吸气后仰,伸展脊背至不舒服止。再吸气,拱背,向前蜷缩双肩,然后下垂双肩,肩胛骨靠拢,并肩。轻轻地呼气,垂肩。反复做三遍。
3、头部放松:呼气,下巴垂至胸前。吸气,头由重力自然支配右旋转,转到后背时开始呼气,向左经后背绕至胸前。先做3次右绕头运动,再做3次左绕头运动。注意右旋转时左侧脖颈舒展,向后转时,喉部肌肉舒展。
4、面部放松:先吸气,面部各部分肌肉向内收缩,将紧张压力集中在鼻尖上。然后呼气,开口尽量张大,眉毛上挑,脸拉长,如同打哈欠状。
这套心身练习的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用两三分钟即可。它可让你放松身心,除却焦虑情绪,使你有一个良好的心身状态。
G、赶走焦虑练习三:音乐放松练习
音乐疗法是心理疗法中的一种,它能够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与行为,优美动人的音乐,不仅能使人心情舒畅,得到美的享受,而且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皮层,对神经系统也是一个良好的刺激。它能够使你情绪振奋,引起轻松愉快和舒适的感觉,并使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的功能得到改
善和加强,尤其是考生在复习的间隙可以听听音乐来令心理充分放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音乐必须是不带歌词的、纯粹的、舒缓的音乐,避免文字信息进入大脑,那样反而会使大脑得不到休息。
如果你因心情紧张而不思饮食时,可以听听莫扎特的《嬉游曲》和泰勒曼的《餐桌音乐》;如果你感到紧张焦虑时,可以听听《春江花月夜》和《平湖秋月》;而夜晚伴着《绿岛小夜曲》和《渔舟唱晚》入眠,会提高你的睡眠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考生,可以在临考前几天多听圆舞曲,如《蓝色多瑙河》等,可以很好的消除考前焦虑,使心情变得明朗,自信起来。
H、赶走焦虑练习四:呼吸疗法
首先,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将一只手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胃部,正常地呼吸30秒。如果放在胸口的手在动,那就说明你和大多数人一样,还没有学会目前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控制压力的方法。呼吸影响到全身,当你生气时,呼吸会变的无规律,恐惧和紧张会使呼吸短促。放松状态下的呼吸应该是缓慢、深沉并有规律的。在紧张时,如果你能将呼吸放慢,有规律地深呼吸,你就能放松自己。改变呼吸的实际方式使压力得到释放。另外,还可以使肺部系统更强壮。改变呼吸方式的关键在于让胸腹腔的横膈膜按自己的方式去运作。这块肌膜就在你的肋骨下面,当你吸气时,横膈膜应向下扩展,这意味着胃部应向外运动。正常呼吸时,肋骨会向外扩展,但幅度不是很大。许多人尝试吸腹,每次吸气时不断地使肋骨向上抬高,这个办法有点笨拙而且耗费很大精力。在正常呼吸中,肋骨自身构造不适于上抬过多,呼气应非常缓慢,毫不费力进行,横膈膜放送,将废气推出体外,腹部向内回缩。将以上实验再做一次。这一次握住你放在胃部的手,当胃部向外扩展时,你也轻轻地抬起手。这样做,在你呼气时,会觉得毫不费力。缓慢地呼吸几分钟,你就会习惯于这种感觉了。
在任何紧张的情况下,任何地点,你都可以用这个简单的呼吸法来消除压力和紧张感,使自己变得轻松一些。
这个方法只需35-40秒,包括以下步骤:
1、尽量站直,使思维脱离周围的紧张境况或活动;
2、从1数到3,做一下缓慢吸气
3、轻轻地屏住呼吸,从1数到34、缓慢地呼气,从1数到35、暂停,从1数到36、重复三次以上呼吸法
7、回到你正常的活动中。
I、赶走焦虑练习五:色彩放松法
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地板上。
闭上双眼,想象你全身是透明的,然后用最喜欢的颜色的液体注满全身。液体的温度令你全身很舒服。如果你不确定哪种颜色好,就选与蓝色有关的颜色,如蓝绿色或海蓝色。
想象这种蓝色液体从你的头顶开始向下流淌,慢慢的、慢慢的流经躯干、四肢,最后到达身体的各个角落。凡是液体流经过的部位逐渐变轻,脱离了紧张。液体随后流经手指尖、脚趾尖,又淌到体外,这时只剩下全身放松的你。如果感觉好,可以再来一次。注意,当你站起来时,要缓慢,避免头晕。
接下来,幻想你的四肢感到温暖和沉重。一旦意识到放松肌肉时有什么感觉,以及学会用想象力去调节心态,你就能使这两种练习同时进行。
舒服地躺下或坐着,幻想你的四肢感觉沉重。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闭上眼睛歇一会,然后,全神贯注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如你的右手、前臂、上臂。幻想着逐步从手开始变得沉重,延伸到上臂。一旦四肢
全都感到沉重,想象着四肢有一种发热的感觉,要排除颈部(因为颈部经常出现紧张现象),想象着颈部感觉轻松而凉爽。
以上方法,经过几次实际联系就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如果在考场内,只需几分钟,就能做完此练习,达到放松的目的。
第3篇:教案——考试焦虑
笑对考试焦虑
一、课程说明:
考试是教学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每个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考试是一种检验,它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掌握了,掌握了多少,哪些尚未掌握,并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考试也是一种竞争,它要求学生力争取得好成绩,以好的成绩进入好学生的行列,为升学选拔打下基础。因此,考试为大多数学生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心理紧张和焦虑。
学生对考试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现象。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当他预感到学习成绩不佳有损个人自尊和前途时,焦虑就产生了。问题是焦虑只能适度,而不能过度,焦虑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学习效率。适当的焦虑有助于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准备考试。
如果一个学生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没有一点紧张焦虑,不积极准备复习考试,他很难取得好成绩。因此,当考试前或考试中有焦虑时,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当焦虑程度太高了,则需要引起重视并设法减轻。高焦虑往往导致大脑活动受抑制,心理反应不灵活,影响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能力发挥,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对于学生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