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节日

2024-03-12 07:13:02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中国民俗节日

中国民俗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假日与节日,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实行。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经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首度被列为法定假日。除此之外,中国实行双休日和八小时工作制,即每星期六、星期日放假(双休日),每天工作八小时。每逢元旦、春节和十一国庆节等特殊节日的时候还实行「调休」。

1月1日元旦公历新年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妇女为社会、政治、经济等做出的贡献女职工放假半天

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1979年全国人大恢复不放假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放假三天

5月4日五四青年节纪念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放假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小学生放假一天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纪念1921年7月23日-7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不放假

香港回归纪念日纪念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特别行政区放假一天

8月1日建军节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不放假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1945年9月2日日本与盟国签订日本投降书不放假

9月10日教师节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小学、初中一年级教师和学生放假一天

10月1日国庆节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放假七天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不放假,12月25日圣诞节纪念耶稣基督降生,公元纪元开始中国基督宗教徒(包括基督徒和天主教徒)的节日,不放假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正月初一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

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二月十九,观音圣诞

二月十五,花朝节

三月初三,上巳节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三月二十三,妈祖圣诞(福建、台湾、澳门等地的重要节日)

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一般在阳历4月5日,闰年在4月4日

四月初八日,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夏至节

六月六: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七月七日,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七月三十地藏节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十月十五日,下元节

冬至,传统祭祖之日

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年除日: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圣贤诞辰日:

屈原诞辰:正月廿一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观音诞辰:二月十九

苍颉诞辰:三月廿八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佛诞:四月初八

炎帝神农诞辰:四月廿六日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鲁班诞辰: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关公诞辰:六月廿四

诸葛亮诞辰:七月廿三日

孔子诞辰:八月廿七

第2篇:中国民俗节日作文

中国民俗节日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民俗节日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民俗节。一听到这个消息,全班同学都不禁欢呼雀跃起来,教室里好不热闹。

我们班选择的城市是海南三亚,三亚是一个阳光充足、物产富饶的城市,体验活动是保龄球。这个保龄球跟平常的保龄球可不一样,而是用三亚特产椰青做的。同学们在椰青上画上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画,还在A4纸上画了印象中的三亚,然后悬挂在教室里,大家自己动手,把教室打扮得美轮美奂。

民俗节活动丰富多彩,有剪纸,有新疆舞,有射箭和猜灯谜等。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402班的盲人投球。我和几个好朋友排了好久的队,终于轮到我了。我心里又紧张又兴奋,旁边的'志愿者给我们戴上眼罩,眼前一下子变得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此时我心里忐忑不安,怀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前挪。因为不确定篮筐具体在哪个位置,我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我赶紧调整好情绪,向左移了一步,没有摸到。又向前移动一小步,咦,这里怎么有个空的东西?应该是篮筐吧,我把球投了进去,耶,成功了!我松了一口气,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就这样,一个游戏一个印章,等我集齐八个印章,就箭一般地冲向室内体育馆换美食啦。刚刚进门,美食的香气就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每个摊位上都摆着琳琅满目的食品,有好吃诱人的糖葫芦,有热气腾腾的牛肉粉丝,有憨态可掬的雪人蛋糕……但最好吃的就是那胖乎乎的“小老鼠”,那是503班的美食,还没开始做呢,外面就排起了长龙。师傅先把一个糖团搓一搓,再用吹风机吹吹,边吹边用手捏,最后一只栩栩如生的“老鼠”诞生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真让人回味无穷。

民俗节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期待着下一年民俗节快点到来。

第3篇:中国民俗

释义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范围与分类

大致是把民俗按精神领域、行为领域、语言领域划分为三大类。

1.物质生活:(1)经济之物质(如食料、衣饰、居屋、运输方法),(2)生存之方法(如乡村生活、城市生活等),(3)盈利与财富(如劳力之生产、器具、不动产);精神生活:(1)方言,(2)民间学识与运用,(3)民间智慧,(4)艺术,(5)神秘(如民间法术、民间宗教);社会生活:(1)家族,(2)社团,(3)特别组合(如经济组合、政治组合、运动组合、宗教组合等)。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国民俗

1、百家讲坛 陶瓷的收藏与辨伪 鉴别

2、茶马古道 田壮壮

3、中国民俗 无米乐

4、赫哲族 鱼皮衣服

5、电影 自梳女 南海十三郎 桃姐

6、边疆行 沧源之旅78集 CCTV4 远方的家

奇台县 新疆曲子 烤肉黄面

塔塔尔民族乡 刺绣 民族舞 南岭之美

7、独龙族 纹面老人

8、丽江古城

9、古代家具

10、江西婺源(建筑)

11、平遥古城

12、贵州求雨仪式

13、台湾农业

14、陕北榆林求雨

15、印度禅宗

16、丝路古城 克布拉麦田

17、诗朗诵

18、杭州西湖白蛇传

文献检索

[4]张继生,雷军蓉.现代中国舞龙的社会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4):13-141 [5]苏 雄,曹春宇./人龙舞0的社会文化价值[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37-381 彭葵,黄鹤婷. 佛山人龙舞舞出佛山魂[N].佛山日报,2008 - 11 - 24 邓俭. 顺德“人龙舞”是不是“国宝”[N].珠江商报,2006 - 01 - 25 苏 雄

湛江与佛山两地人龙舞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 黄 修 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国民俗作文

中国民俗作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假日与节日,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实行。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经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首度被列为法定假日。除此之外,中国实行双休日和八小时工作制,即每星期六、星期日放假(双休日),每天工作八小时。每逢元旦、春节和十一国庆节等特殊节日的时候还实行「调休」。

1月1日元旦公历新年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妇女为社会、政治、经济等做出的贡献女职工放假半天

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1979年全国人大恢复不放假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放假三天

5月4日五四青年节纪念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放假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小学生放假一天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纪念1921年7月23日-7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不放假

香港回归纪念日纪念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英国殖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国民俗论文

摘 要: 概说春节民俗的兴起,这一传统民俗的基本特色;春节民俗 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发生变化, 它不断吸收体现时代色彩的现代文化;春节民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优秀的传统民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关键词: 春节、民俗、杂说 正文:

我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构成多种类型,学者们对它作了不同的分类。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其内容包罗万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地域性的,也有全民性的。我国的春节,可说是全民性的传统节日。节日民俗带有浓烈的文化色彩,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诸如政治、经济、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皆在节日民俗中有着综合反映。

关于春节民俗的兴起, 民间的传说故事有所记述。传说故事《春节》讲述一位很有心计的青年,名叫万年,他一心想把节令定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奋测日影,精心作记录,探索出太阴历的基本规律: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他将草创的太阴历奉献天子祖乙, 敬请天子

未完,继续阅读 >

《中国民俗节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国民俗节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