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应用题
第1篇:分数除法应用题
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准确地列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投影一)1.下面这些句子中,哪两个量进行比较,谁为单位“1”?
师:这两道题是部分与总数的比,总数为单位“1”。
师:这两道题是一个量同另一个量比。和谁比?谁为单位“1”? 2.说出下列乘法算式的意义。
提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用乘法)3.出示准备题:
顷?
(1)请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老师根据已知条件画图。)(2)谁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3)请同学互相讨论,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4)这是你们以前学过的哪一类题?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这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单位“1”的数是已知的,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导入新课:如果把本题中一个已知条件变成未知条件,把问题变为已知,分率不变,就变成了下面这样一道题。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例1。
积是多少公顷?
请一名同学读题。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题变了,图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
分析:(出示投影二)请同学们根据投影中的问题,分组讨论。(1)谁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顷。)(3)谁能根据这句话列出一个等式?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小结:全村耕地面积为单位“1”,把全村耕地面积平均分成5份,提问:你们是根据什么知识列成这个数量关系式?(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全村耕地面积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办法利用以前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解
设全村耕地面积是x公顷。
答:全村的耕地面积是75公顷。
师:对比准备题和例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几人一组讨论)(相同点:数量关系相同,都是用乘法的意义来列算式或方程。不同的单位“1”是未知的,可设未知数来解决。)2.出示例2。
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你能不能根据上题的分析方法来解答?
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谁和谁比?哪个量是单位“1”? 师:裤子和上衣这两种量比,画两条线段图,上衣为单位“1”,子的价钱。)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一个等式吗? 根据这个等量关系请列方程解答。3.小结。
观察例
1、例2,这类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有什么特点?(单位“1”是未知的。)解题分几步进行?
(1)确定单位“1”,设未知数x。(2)根据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出等量关系。
(3)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方程解答。(三)巩固练习
1.打开书第43页“做一做”,比比谁做得快。
提问:这两道题的特点是什么?(单位“1”是未知的。)这类题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2.(投影)看图口头列式,并用一句话概括题中的等量关系。(1)
(2)
3.动笔做一做。
这三组题内容不同,解答方法不同,要求学生在审题上下工夫。4.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
多少吨?
吨?
答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程解答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分几步走?
(五)布置作业 第45页第1~5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分数乘法应用题的逆运算题。教案在设计中由“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引入,又通过和这类题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抓住数量关系相同的特点,顺利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这样做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案重视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的归纳,通过层层深入地提问,简单明确的图示,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找准单位“1”,既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案还精心设计了练习题,通过看图,找等量关系,巩固了学生的分析思路;通过三类题的对比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三类题的异同点,增强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对于学生分析和解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无论遇到什么题,都会做到:抓住特点,学而不乱。
第2篇:分数除法应用题
第三章 分数除法应用题
1、一本故事书,明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2,第二天看了余下的,还剩下6043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2、有两个班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共分得一批树苗,一班分得的棵数比总数的33多100棵,二班分得的棵数比总数的少50棵,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 10513、金星小学六(4)班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上午完成植树任务的,下午完成余
33下的,还剩下12棵树苗。六(4)班同学计划植树多少棵?
44、小明两天读完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100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多6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15、第十中学体育队原来有队员120人。今年女队员增加,男队员减少后,86现在有队员114人。现在男、女队员各有多少人?
第3篇: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
1.看句子列算式。
2.复习数量关系。
(1)行程问题中的三量关系式是什么?
(2)相遇问题与行程问题三量关系有什么区别?是什么?
投影出示:速度和×相遇时间=合走路程
合走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合走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3)它们同类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合走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路程
速度和=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 二) 导入新课
这些数量关系以前学过,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分数、小数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 三) 讲授新课
例1 两地相距13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
1.读题,说出已知、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
2.分析:
(1)这是什么类型的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相遇问题有什么区别?
(相遇问题,相遇时间给的是分数。)
(相遇时间,甲乙二人都行了这么长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不可能都是整数,那就要用分数、小数来表示。这样的问题你们会解决吗?
(3)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方法做这道题。
(4)投影反馈各种不同做法,讲算理。
说每步的算理。
解③ 设乙每小时行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