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张强_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作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张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作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高新区章锦小学
张强
儿童,当他们懂得美,并能欣赏美的时候,他们的心灵就会得到陶冶,他们的情操会变得高尚,就会促使他们去创造美好的事物。因此,审美教育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指导学生观察和收集素材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作文教学必须从形象开始,有了美好的形象才会有好文章,而形象必须从观察开始。观察什么呢?首先是自然现象。让他们在观察中感受到美,情操也随之得到陶冶。大自然是低年级儿童观察的主要对象,“到艺术语言的发源地去,即到大自然,到美的世界中去。”大自然所包含的丰富的内容和它所显示出来的力量是其它事物不可比拟的。“大自然是一位好老师”。这句话千真万确,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使孩子们得到美的陶冶,智慧的启迪。孩子的语言会产生飞跃。
那初升的太阳,美丽的晚霞,灿烂的星空,皎洁的明月,雨后的绿树,云雾笼罩的山峦,奔流不息的江河,广漠无边的原野„„都是儿童观察的好对象。当大自然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儿童会看到更多美妙而奇异的现象: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到处一片新绿,一切显得那样生机勃勃;夏天,轰隆隆的雷声,震动了大地,耀眼的闪电划破了灰色的天空;起雾了,大自然好象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幕,朦朦胧胧;冬天下雪了,一个银色的世界,呈现在儿童的眼前„„这一切都是大自然为儿童早已准备好的观察题材,让孩子去感受美。
观察除了用眼睛看,还得用耳朵细细地听一听,春雨落地是什么声音,秋夜的小虫在唱什么歌,北风呼号是怎样地愤怒„„当他们听到秋夜蟋蟀的叫声,别有兴致地猜想:“小蟋蟀唱什么歌?”是在说今晚月亮特别好,还是为谁召开音乐会?所有这些简直象美妙的乐曲一样诱惑着孩子们。观察,注意选取鲜明美感的目标。就拿观察季节来说,总是选择具有某一季节典型特征的时间和背景。这样,给孩子们留下强烈的美感。
观察情境,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户,为孩子作文找到了活的取之不尽的源泉。而通过有计划的指导观察,又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中的各种美,引导他们写出充满美的文章来。
二、在指导学生阅读范文的过程中,挖掘教材内在美育因素,培养学生欣赏文字美的能力。
语文,是一块美的天地。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种课文有优美的文字,巧妙的结构,真挚的情感,是指导了解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好范文,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美的好材料。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唤起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激情。下面以《桂林山水》为例,谈谈课文内在的美育因素。
(一)语言美。
《桂林山水》一课的语言优美,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巧用修辞手法。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说透了“观赏”的原因。桂林山水与名山大川作比较,衬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具体写山水特点,则又用了抒情排比句式,最后一句把翡翠比喻江水之绿,真实、形象、生动,后把桂林的山比作老人、巨象、骆驼,用排比句写出了桂林山的气势和形态,比作屏障、竹笋,突出山的真实可爱。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反复诵读吟咏,体会字、词、句之精美,在语言美的鉴赏中,得到美的享受,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构思美。
《桂林山水》一文构思巧妙,剪裁严格,结构完美,开头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总领全文,接着按游览顺序,分别写了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写了对桂林山水总的印象,末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篇首“荡舟漓江”相照应。全文由总到分,从分到总,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布局谋篇之妙,遣词造字之精更体现于表述中。写桂林之水“甲”天下,先与“大海”“西湖”作比较,接着写漓江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写桂林之山“甲”天下,先与“泰山”、“香山”作比,继而写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作者以感觉写水静、以视觉写水清,以比喻写水绿。而课文以视觉加比喻写山奇,以比喻加视觉写山秀,以视觉加比喻写山险。教学时,根据以上分析多侧面进行比较,学习作者取材考究,内容精当,句法、字法的新颖,使学生领会文章构思之美。
(三)意境美。
《桂林山水》重视意境创造,“意中有景”“景中有意”描绘了南国水乡特有的迷人景色。“荡舟漓江”引出对山山水水的描述,也把读者带入美好的意境中。江水平静,清晰见底,只是微波扩散的水纹,才感“船在前进”。“奇峰”“怪石”,好似来到仙境。青山绿水,山水相连,空中“云雾迷濛”,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更显得风光迷人,仿佛进入画卷之感。教学时,要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根据文字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感受意境,陶冶心情,激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四)情趣美。
《桂林山水》优美的言辞,饱含着作者抒发感情的美。作者从“渴望观赏”到“由衷赞美”充溢着浓厚的爱美情趣。
轻舟荡浆,尽情观赏,别具一番情趣。大海、西湖,泰山、香山众所周知,而桂林山水之奇却从未见过,这是作者心头充满新奇、喜爱之情而又发出的由衷赞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更是乐趣无穷,在这似画美景之中,观赏动人的山水画,怎能不感到无比欢乐和激奋。
(五)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人物,可以说是文学形象中的主体。分析人物形象,是欣赏文学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
综上所述,教材中的作品确实如美的海洋,到处呈现着闪烁的珍珠。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寻找它们,发现它们,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各种表达方法,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同时读写结合,激发学生创作激情,让他们也处处把美带人自己的作品中。
三、在指导学生提炼写作素材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学生要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就要善于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到中高年级,就让学生有计划地认识社会生活。面对身边的万事万物,要让他们知道选择写作一定要选取那些光明的,美好的人和事,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值得赞颂和值得写的。如在指导学生写景文章《美丽的校园》的写作中,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校园,看看哪些是能表现美的思想,美的作风,美的道德和美的行为的。学生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时,教师就要相机引导。从整体看,学生只觉得校园美,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时应引导学生从整体看,再一部分一部分看,并说出特点,哪些地方值得写,如可写写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校园,因为这是全校师生员工辛勤劳动换来的;可写写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因为这是爱祖国的标志;再写写宽敞明亮的课室,因为这是培养人才,学习知识的地方;通过指导,学生就能成功地写出一篇文字优美,情感真挚的文章。
除了大自然美,还应引导学生写写生活美和助人为乐的人格美。学生不是关在真空里面,他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种事物。针对他们生活阅历浅这一特点,我们应怎样把那些光明美好的东西首先进入他们的意识,抵制不良倾向的侵蚀。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句名言:“美就是生活。”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让他们寻找美,歌颂美。如:从身边寻找美,找出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事迹;到社会寻找美,利用报纸,电视等,发现那些美好的事物与人物。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美好事物的愿望,就会激发他们的全部智慧,选取最美的语言来描绘美的东西,抒发美的情感,从中受到审美教育。
另外表达语言的艺术美。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美。作文语言应是从生活语言中提炼加工出来的最美的语言,就是精美、至美、尽美的语言。茅盾说过:“美的文学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准确和精炼的,富有表现力的。”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句话,所用的词句和表现手法不同,它所表现出来的作品的意境也不同。
总而言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只要老师运用正确的审美观点加以指导,学生就会写出融语言、结构之美为一体的好文章来。天长日久,学生便能够在习作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美的水平。
教育教学反思-------张强今年担任高二2个文科班和3个理科班的教学,在高二实行走班制的复杂现状下,学生们的学习有了一些躁动,这时候老师们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师们......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榆中九中钱雪萍 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本文挖掘物理美,并阐述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特殊功能和实践过......
现行中学教育中的美育教学龙山县第一中学:向春红所谓美育,就是指审美教育,要求教育者把应用美学的相关知识用到美术教育当中,从而来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感,培养学生的美术气息。美育......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精选14篇)由网友“REBIRTH”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希望大家喜欢!篇1: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中......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 郑继霞当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当和谐发展时,对小学科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科学既要探求“真”。又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