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_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8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
(一)1.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A《论语》;B《离骚》;C《道德经》;D《孙子兵法》。
2.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那么该鼎上铸刻的文字属于()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楷书。
3.下面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4.下列著名文物中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是()
A全套编钟;B雅典娜神像;C青铜立人像;D秦陵兵马俑。5.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竹帛书——大篆; B金文——甲骨文——大篆——竹帛书; C甲骨文——金文——大篆——竹帛书; D大篆——甲骨文——金文——竹帛书。
6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7.中医是我国的国粹,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治并对此进行总结,使之流传两千多年的名医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8.“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朔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子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是指()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
9.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期中新增的且与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有关的节日是()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10.1999年9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演奏出美妙的中国古乐,1500多名各界人士如醉如痴,迟迟不肯离去。这套编钟出土于()A湖北荆州;B湖北随州;C湖南长沙;D河南安阳。11.在湖北汨罗县玉笥山上的祠堂,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A商汤;B屈原;C舜;D禹。
12.2009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为《熟悉》,但有一位考生却用多数人都不熟悉的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写了一篇作文。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说道哪一朝代()A商朝;B秦朝;C夏朝;D西周。
13.在动画片《宝莲灯》中,有杨戬放出天狗把月亮吃了来威胁沉香的情景。我国古代每次月食、日食的发生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并会详细的记录下来,其中第一次有确切记载日食日期的文献是()A《夏历》;B《论语》;C《诗经》;D《道德经》。
14.2011年8月8日,仁寿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通过实施“望闻问切”四诊法,不断做好信访工作。我国古代中医学“四诊法”的总结着是()
A庞涓;B大禹;C扁鹊;D赵括。15.唐朝诗人杜牧有首诗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中的“清明”是24节气之一。我国测定一年又24个节气是在哪一朝代()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地点:商的殷墟概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意义......
相信自己,你们是最棒的!第八课中国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编写人:茶店中学 岳斌【学习目标】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2、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3、知......
初一历史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执笔人:曲平参与人:王松【目标诠释】1.知识与技能:我知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医学、音乐成就。 2.过程与方法:我通......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教学目标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重难点重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