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_高考语文评分细则
浦江县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语文评分细则”。
浦江县2010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D(A.bâi/bēigěi/jǐlãng/lãngbiǎn/piān;B.huāng/mángtïng/chōngduō/duōguō/guā;C.fù/bìdîng/tîngjiǎo/jiǎokuí/kuí;D.cuàn/zuǎntí/chìtâ/nìmēn/mãn)
2.C(A.元—原B.安—按D.垢—诟)
3.C(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A.龙头老大:每个行业,业绩最好和公司中最有实力的叫龙头老大或者是指领军人物;B.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用来比喻做事情进行到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又无法中止不能停止,做也不事,不做也不是,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D.掌舵:掌握船舵,比喻掌握方向)
4.D(A句式杂糅,“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杂糅B搭配不当,应在“运动持续时间”前加“延长”C成分残缺。“无视孩子”前面加“她们”。)
5.中国儿童的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6.要点:
大爷,请问您老伴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女士,请问您先生是何年何月出生的?
老师,请问师母(公)贵庚?
7.我赞同设立“中华汉字节”。它的设立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与书写汉字,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通过对汉字的认识,进一步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8.D9.C(“是否有用”“需要在真正的个人道德和意识形态之间作出区分”)
10.①要有广泛、持久的正面文化建设、伦理道德建设;②要研究和讨论如何让国学来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道德需求;③要弄清国学在当代生活中应有的定位。④要努力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写出三点给3分)
11.①洪水袭击和失去恋人给脆弱的“我”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1分)
②“我”懂得一个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包括双亲在内的其他人。(2分)
12.①生活变幻莫测,要像云一样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处变不惊。②遇到生活的挫折和灾难,要像石头那样安静、坚定、坦然。
13.①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大自然给“我”带来的启发、感悟非常珍贵,有价值。(2分)②运用比拟(拟人)的手法说明自然和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素材、灵感,使我爱上文学,成了文学创作者。(2分)
14.①孩童时好奇天真,无忧无虑。②遭受水灾、失去恋人时痛苦绝望。③看云朵后坚定坦然,顺其自然。④1999年年末勇敢地探索未知,追求崭新的生活。
15.①人像石头一样常常要经历磨难和无尽的痛苦,“泪珠儿”名副其实。
②虽然经受磨难也应保持本真和一颗透明的心。
2011年浦江中学高三适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
③“泪珠儿”的经历给了“我”有益的启示,彻底改变了对生与死的认识,改变了对生命、人生的看法。
④“泪珠儿” 给了我心灵的抚慰,让我找回了生活的勇气、信心与希望。
(写出1点得1分,写出2点得3分,写出4点得5分)
16.A(挈阔:勤劳不倦)
17.D(A、定语后置的标志/音节助词B、通过、介词后置/而,表示并列关系C、就/却D、是,表示判断
18.B(“弊多利少”应当是“有弊无利”)
19.且以西伯之圣/姬公之才/犹有日昃待旦之劳/故能隆兴周道/垂名亿载/况在臣庶/而可以
已乎(对2处得一分,全对满分;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20.(1)平常日子面对职业不懈怠,身陷困厄时不改变平素的行为志向(根本)。
(2)面对(繁忙的)事务吃饭时间还要大大推迟,又哪能有时间沉溺在棋局里面呢?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君子以一辈子不能建功立业为羞耻,憎恨辞世时名声还不能受人称誉,所以说:“学习好像追赶人,担心追不上,(已经学会了)又担心丢失它。”因此古代的有志之士,害怕年岁流逝,畏惧不能确立声誉。振作精神砥砺情操,早起晚睡,没有时间安静地休息。花费长久的岁月经营它,用一天天的功夫积聚它,就像勤劳的宁越,诚笃的董仲舒,浸润在品德道义的世界里,游息在学问技能的领域中。凭借西伯文王的圣明,周公姬旦的才华,又有太阳西斜劳作不息东方未亮坐而待明的辛勤,所以能使周朝昌盛,名垂亿年。何况是臣子和百姓,难道可以停止不前吗?
遍观从古到今获取了功名的人,都有积累特殊努力的事迹,他们让心神辛劳身体艰苦,勤勉不倦地思考,平常日子面对职业不懈怠,身陷困厄时不改变那立身的根本。因此卜式在耕种畜牧的环境中立志读书,黄霸在监狱中接受道理,最终有光荣显赫的福分,并成就了流芳千古的名声。所以山甫从早到晚辛勤工作,吴汉终日不离官署,哪有闲暇懈怠的情况呢?
现代的人们,大多不用力探究经学,喜欢玩局戏与围棋,荒废事业,耗掉白天的时间,又在晚上点灯燃烛继续游戏。当他们面对棋局交锋,胜负尚未确定的时候,精神糊涂身体倦怠,事业荒废却不知整治,羁旅之臣稀缺却不愿接待,就算有太牢般的宴会,《韶》《夏》样的音乐,也没有时间关心注意。甚至有人拿衣物作赌注,移动棋子更换行列时,廉洁羞耻的心松懈了,愤怒暴戾的脸色表现了出来。但是他们所追求的限制在一盘棋内,所努力的没能超出方格子;获胜没有赐予爵位的赏赐,获地没有吞并土地的实际功效。技能不在六艺的范围内,功效不能经营国家。立身安命的人不凭借这种技能,被征聘选拔的人不经历这种路途。拿战阵的知识考核他,那么不是孙子吴起一类的人;拿学问技能考核他,又不属于儒家的派别;把奸诈无常当做要务,那么不是忠信的事;通过劫掠残杀获取名声,又不符合仁者的意旨。徒然损坏时间荒废事业,最终没有好处。这跟安排木块然后打击它,设置石块然后掷击它有什么差异?况且君子在家里,通过自身的劳作奉养双亲;在朝廷上,不惜生命奉献忠诚;面对事务吃饭时间还要大大推迟,又哪能有时间沉溺在棋局里面呢?这样努力,所以能确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行,彰显坚定纯洁的名声。
当前吴国接受天命,天下还没有安定,圣明的朝廷努力挑选人才。勇敢智谋的人才,接受大将的职责;博学文雅的人才,身处文采焕烂的官署。各种善行丛生迭起,文人武士奔腾驰骋。广泛遴选人才,表彰提拔俊彦。设置考试的科目,赐予可佩带金印爵位的封赏。这确实是千年难逢的好机会,百代难得的好机遇。当今的人才,应当努力思考最正确的道理,爱惜功力,以求在清明的时代辅佐君主。使自己的名声记载在史书上,功勋留在掌管盟约的官府里。这是君子的上等事业,当今最迫切的事情。
一块木板制作的棋盘,哪里比得上四方州郡的封赏;枯木制作的三百颗棋子,哪里比得上统率万人的将军职位。镶饰着盘曲飞龙的衣服,钟磬奏出的美妙音乐,完全能超过棋局换取博弈的快乐了。如果世人把耗在博弈上的力气转移到诗书上,这就会拥有颜渊、闵子骞的志向;把这种力气用在出谋划策上,这就会拥有张良陈平的思想;把这种力气用在贸易上,这就会拥有猗顿的财富;把这种力气用在射箭御敌上,这就会拥有将帅的准备条件。这样,功名就可确立而鄙陋低贱的东西就会远离。
21.第一首表达了希望朋友在顺风朗月陪同下、一帆风顺直抵家乡的美好祝愿;
第二首表达了对朋友远行后孤独生活的忧虑(忧愁)之情。(2分,每点1分)
2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
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4分)
23.(1)以善恶为标准(2)①孔子主张把民意作为选拔人才的参考,要相信群众(民意)
②又不能一味地迎合群众,群众的意见也不是绝对正确,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③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好恶不等于是非,而应以善恶为标准。
(写出1点1分,2点得3分)
24.不正确。(1分)儒家特别是孔子认为人与人是有等级差异的,不能随意逾越。如“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对天子礼的僭越,所以孔子表示愤慨。
(2分)(只要体现等级观念的意思即可)
25.(1)空余报国之情;岂效穷途之哭(2)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举酒欲饮无管弦;别时茫茫江浸月(4)舞榭歌台;雨打风吹去
(5)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
26.参考2010年高考评卷要求。立意参考:
①人的自我价值取向与自我成就感是全部精神家园的内核。
②民族文化是精神家园的文化之根,民族精神是精神家园的价值内核
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精神家园,中国人从来就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一直在支撑和引导着我们。
④我们现在遇到的困惑,是时代性的历史性,困惑不应来自精神家园的丧失,而是来自本身的反省和升华。
⑤现在精神上遇到的问题,是传统价值观念的危机,对待精神家园的基本态度是:一尊重我们自己的历史,二热爱我们自己的生活;三担当起我们自己的责任。
⑥可以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也可以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还可以是全人类的精神家园。
黄冈中学2009年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1.C(模mú 脊jǐ抢.qiāng)2.D(坐地分赃拭目以待 直截了当)3.A.(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观念化„„使文学不再纯粹而带有大众媒介性质”不合文意)2.B(“文学的功利化趋向和其地位作......
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一)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敛 蕴 魅 力 (4分) 2.D(2分) 3.A(2分) 4.(8分)①盛必虑衰②山重水复疑无路③壮心不已④为川者决之使导⑤我想那缥缈的空中⑥思而不学则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Ⅱ)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013 年 中 考 适 应 性 考 试语 文 试 卷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