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静脉输液与输血_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第十七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一、概念
1.静脉输液
2.静脉输血
3.密闭式静脉输液
4.开放式静脉输液
5.、晶体溶液
6.胶体溶液
7.输液微粒
8.输液微粒污染
9.直接静脉输血
10.间接静脉输血
11.自体输血
12.成分输血
13.输液反应
14.静脉炎
15.发热反应
16.空气栓塞
17.溶血反应
18.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9.直接交叉试验
20.间接交叉试验
二、填空题
1.静脉输液的目的是()、()、()、()。2.常见的输液反应有()、()、()、()。3.静脉输血的目的是()、()、()、()、()。4.成分输血具有()、()、()、()、()、()和()的优点。5.成分血包括()、()、()、()、()等五种类型。6.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是()、()、()。7.溶血反应的原因有()、()、()。8.血液制品常有三大类,分别是()、()、()。
9.需要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穿刺时则先从()小静脉开始。10.血浆是全血经过分离后所得的液体部分,主要成分为(),不含(),无()。11.大量输入保存期长的库存血易发生()和()。12.颈外静脉插管输液适用于()、()、()、()。13.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适用于()或()、()、()、()。
14.颈外静脉的穿刺进针点为()和()联线之上()处,从颈外静脉()缘进针。15.颈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时,病人的体位是(),头(),()垫一薄枕。
16.颈外静脉的穿刺时,穿刺针与皮肤呈()角进针,入皮后呈()角沿静脉方向穿刺。
三、判断
1.输液排气时,应保证茂菲滴管内液体为1/3至1/2满。2.血液病病人最适合输入新鲜血。
3.开放式输液加药时,应使针头距离吊瓶口1cm处注入。
4.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点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夹角平分线上。5.AB血型的人,红细胞上既无A抗原也无B抗原。6.静脉输液发生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输入致热源。7.小儿输液常选用头皮静脉。
8.输血前后和两瓶血之间必须用少量肝素冲洗输血管道。9.输血反应可在输血后1~2小时内发生。
10.空气栓塞的致死原因是空气栓子堵塞主动脉入口。
11.Rh因子所致的溶血反应的原因是Rh阴性者再次输入Rh阳性者的血液。12.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应首先通知医生,并测生命体征。
13.输液所致肺水肿病人应用乙醇湿化吸氧的目的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14.发生溶血反应时病人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的机理是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15.输血可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
16.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17.Rh阳性者,红细胞上有Rh抗原。18.婴幼儿少量输血可以用直接输血法。19.最严重的输血反应为溶血反应。20.血液呈碱性,每输入500ml血液,应静脉给予5%碳酸氢钠10~20ml。
四、简答题
1.静脉输液时,调节点滴速度的依据是什么? 2.简述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的原则。
3.简述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溶液不滴的原因及处理方法。4.发生静脉炎的原因、症状及防治原则。5.简述静脉输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6.简述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7.简述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8.微粒污染对患者有哪些危害?
9.护士在临床操作方面如何防止和消除微粒污染?
10.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将患者置何种体位,为什么? 11.应如何做好输血前准备工作? 12.输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3.输血时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如何预防?
五、单项选择
1.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B.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 C.补充蛋白质
D.补充营养和水分 2.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的是
A.输入药物制品不纯
B.液体灭菌不彻底
C..药物刺激性强
D.输液器灭菌不彻底 3.造成莫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有
A.茂菲滴管上端输液管衔接不严密 B.输液管管径过粗 C.输液速度过快
D.输液压力过大 4.静脉输液引起空气栓塞的典型症状是
A.胸闷、紫绀、濒死感
B.心悸、烦躁不安 C.头痛、咳嗽
D.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5.直接输血时,每150ml血加3.8%枸橼酸钠
A.10m1 B.15m1 C.20m1 D.2 5m1 6.静脉输血前后,下列何项 不妥
A.做血型和交叉配血时禁止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血标本。B.发现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紫色不能使用 C.两瓶血之间须输入少量无菌等渗生理盐水
D.在血中加入肾上腺素0.5ml,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7.大量输血防止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的措施是 A.输血前肌肉注射异丙肾25mg B.输血前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1 C.每输库血1000 m1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m1 D.静脉输入4%的碳酸氢钠防止酸中毒 8.冰冻血浆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在室温中放置15~20分钟后使用 B.加入适当等渗盐水稀释后用 C.将血袋放在37℃温水中溶化后用 D.置热源上加温溶化后用
9.给低血钾患者静脉补钾,其浓度不应超过 A.0.1%
B.0.2% C.0.3% D.3%
10.在溶血反应的第二阶段,最典型的症状是 A.四肢麻木、腰背剧痛 B.黄疸血红蛋白尿 C.高热、呼吸困难
D.头部胀痛、面部潮红
11.溶血反应出现头部胀痛、四肢麻木、腰背剧痛的机理是 A.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 B.肾小管皮质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 C.血红蛋白变成结晶体阻塞小血管 D.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 12.溶血反应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的机理是 A.血红蛋白变成结晶体,阻塞肾血管 B.肾小管皮质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
C.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 D.红细胞破坏释放凝血物质引起 13.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是
A.过敏反应 B.肺水肿 C.细菌感染 D.溶血反应 14.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误入动脉,局部表现为
A.局部无变化
B.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
C.苍白、水肿
D.血管呈树枝状分布苍白 15.药物溢出静脉不会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山梨醇 C.多巴胺 D.去钾肾上腺素 16.供给水分和热量用
A.5%葡萄糖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水解蛋白液
D.低分子右旋糖酐 17.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肺水肿 D.空气栓塞 18.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
A.发热反应 B.肺水肿 C.空气栓塞 D.静脉炎 19.下列哪种溶液不属于胶体溶液
A.低分子右旋糖酐B.白蛋白 C.水解蛋白 D.20%甘露醇 20.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处理,错误的是
A.轻者只减慢滴速
B.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C.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D.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21.下列哪项不是大量输血后中毒反应的表现
A.伤口渗血 B.手足抽搐 C.血压下降 D.脉搏短绌 22.下列哪种病人不能接受输血
A.严重感染 B.乙型肝炎 C.过敏体质 D.急性肺水肿 23.下列哪项不是静脉输入脱水剂的目的A.使组织间液大量转移到血管内 B.降低颅内压 C.减少尿量
D.减轻脑水肿 24.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红细胞被破坏的原因 A.血液储存过久
B.血液被剧烈震荡
C.血液内加入低渗溶液
D.血液在4℃的冰箱内保存 25.下列哪项不是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A.少尿或无尿 B.尿素氮增高 C.高血钾 D.尿内有脓细胞 26.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最适宜输
A.全血
B.浓缩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27.自体输血的方法不包括
A.术前自采备血法
B.术前血液稀释采血法 C.术中血液稀释采血法D.术中自身输血法 28.自体血回输的总量应限制在A.1500ml之内 B.2500ml之内 C.3500ml之内D.4500ml之内
29.患者吴某,男,48岁,脑出血急诊入院,遵医嘱给予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要求40分钟滴完,护士应调节滴速为(1 m1=20滴)
A.100滴/分钟 B.125滴/分钟 C.115滴/分钟 D.110滴/分钟
30.患者黄某,女.48岁,患胰腺炎,于上午8时开始输液共1500m1,每分钟滴注60滴,预约下午做B超检查,大约何时完成输液?(1 m1=20滴)A.下午2时25分
B.下午4时20分 C.上午11时50分
D.下午1时30分
六、病例分析
1.李先生,68岁,阑尾炎术后补液,液体总量为1500ml,患者7:30AM开始输液,输液速度为50滴/分钟(20滴=1ml),患者在11:00AM突然出现气急、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请问:(1)如果按原定的输液速度,何时能结束输液?
(2)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了何种情况?护士应如何处理?
2.王先生,54岁,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呕血急诊入院。护理体检:血压70/50mmHg,心率120次/分钟,脉搏细弱,面色苍白,皮肤湿冷,遵医嘱输血400ml。当输入20ml左右时,病人出现头部胀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腰背剧痛。请问:(1)该患者可能发生了什么问题?
(2)护士应如何处理?
第十三章 试题答案
一、概念
1.静脉输液: 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2.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是急救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3.密闭式静脉输液:是利用原装密封瓶或塑料袋,直接插入一次性输液器进行输液的方法。4.开放式静脉输液:将溶液放入开放式输液器内进行输液的方法。
5.晶体溶液:其性质是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短,有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衡的显著效果。
6.胶体溶液:其性质是分子量大,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以及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
7.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物质,直径一般为1~15µm,大的可达50~300µm,这种小颗粒在溶液中存在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可判断液体的质量。8.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9.直接静脉输血:将供血者的血液抽出后立即输入受血者体内的方法。10.间接静脉输血:将已备好的血液,按静脉输液法输入。11.自体输血:是指收集患者自身血液,在需要时输还给本人
12.成分输血:将血液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加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高效能的血液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输入相应的成分。13.输液反应: 由于长时间大量或输入的液体不纯,输液管不洁以及多次反复穿刺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由于是输液本身造成的这些反应,称之为输液反应。
14.静脉炎 : 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15.发热反应: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表现为畏寒、寒战和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16.空气栓塞 : 输液时空气末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或加压输液、输血时护理不当,以致空气进入静脉.如空气量大,则气体栓子随血回流到右心室,阻塞肺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死亡。
17.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最严重的反应。
18.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大量输血使枸橼酸钠大量进入体内,如果患者肝功能不良,枸橼酸钠不能完全氧化和排除,而与血中游离钙结合使血钙降低,从而引起患者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出血倾向和心率减慢甚至心跳骤停等反应。
19.直接交叉试验:用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的方法。20.间接交叉试验:用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的方法。
二、填空题
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补充营养,供给热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2.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3.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纠正休克;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输入抗体、补体,增加免疫能力;增加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渗出和水肿。
4.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少、便于保存和运输。5.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浓缩悬液、血小板浓缩悬液、各种凝血制剂。6.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7.输入了异型血、输入了变质血、Rh因子所致溶血。8.全血、成分血、其他血液制品。9.四肢远端。
10.血浆蛋白、血细胞、凝集原。11.高血钾、酸中毒。
12.长期输液病员,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周围循环衰竭测量中心静脉压者;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静脉高营养治疗者。
13.长期不能进食、迅速补充大量液体者、长时间化疗者、测定中心静脉压者、紧急放置心内起博导管者。
14.下颌角、锁骨上缘中点、1/
3、外。15.去枕平卧、偏向对侧、肩下。、16.450、250
三、判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四、简答
1.静脉输液时,调节点滴速度的依据是什么?
⑴根据病人的年龄调节: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分钟,儿童每分钟20~40滴/分钟,(按每毫升为15滴计算)。对年老、体弱、婴幼儿,输入速度宜慢。
⑵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心肺疾病患者,输入速度宜慢;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适当加快。
⑶根据药物的性质调节:对高渗溶液、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输入速度宜慢;利尿脱水剂输入速度宜快。
2.简述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的原则。⑴静脉穿刺的目的和治疗时间。⑵药物的性质。⑶病人静脉的状况。
⑷病人年龄、安全、活动和舒适的需要
3.简述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溶液不滴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⑴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人皮下组织。处理方法为拔出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⑵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造成不滴,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至点滴通畅。⑶压力过低:适当调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位置即可点滴通畅。⑷针头阻塞:应拔出后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⑸静脉痉挛:可采用局部热敷以缓解静脉痉挛。4.发生静脉炎的原因、症状及防治原则。原因:(1)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2)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炎症反应。(3)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全身发热症状。防治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宜慢,并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同时注意保护静脉,需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2)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
(3)超短波理疗。(4)中药治疗。
(5)如合并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5.简述静脉输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
⑵一般选择较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并且易于固定的部位。
⑶长期静脉给药,应注意选用和保护静脉。有计划地自远瑞到近端选用静脉。需24小时持续输液着应每日更换输液器。
⑷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静脉输液情况和病人主述等。
⑸移动病人、为病人更衣或执行其它护理活动时,要注意保护穿刺部位,以防过分的牵拉。⑹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性质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速度。⑺不可自静脉输液的肢体抽取血液化验或测量血压。
⑻对婴幼儿、小儿应选用头皮静脉;成人昏迷或其它不合作的病人,必要时可用绷带或夹板加以固定。⑼排净空气,严防空气进人血管形成空气栓塞及时更换输液瓶和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⑽如用静脉留置针时,发现留置管有回血,需立即用稀释肝素液冲注,以免堵塞血管。6.简述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⑴材料柔软,不会对所留置的血管造成伤害。
⑵保护血管,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损伤。⑶对长期输液,静脉穿刺困难者最为有利。7.简述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⑴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
⑵合理选择血管,对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避免在下肢留置。⑶固定牢固,避免过松过紧,防止外套管滑出血管。
⑷加强巡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部位。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下垂,防止血液回流阻塞针头。
⑸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留置针局部静脉和组织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⑹每次输液完毕,用稀释肝素溶液封管。8.微粒污染对患者有哪些危害?
⑴可直接堵塞血管,引起局部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⑵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⑶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形成肺内肉芽肿。⑷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⑸刺激组织而发生炎症或形成肿块。
9.护士在临床操作方面如何防止和消除微粒污染? ⑴采用密闭式一次性医用输液器,减少污染机会。⑵输液前严格检查液体质量。⑶净化治疗室空气,有条件可采用超净工作台。
⑷输液器通气管末端必须放置空气滤膜;输液管末端使用终端滤器。⑸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药物现用现配,避免污染。
10.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将患者置何种体位,为什么? ⑴应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⑵头低足高位可增加胸腔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口处于右心室的低处,气泡向上漂移,避开肺动脉口,由于心脏不断跳动,可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以免发生肺栓塞。11.应如何做好输血前准备工作?
⑴备血
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护士抽取血标本,送血库做血型鉴定和交叉相容试验。⑵取血
输血当日去血库取血,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进行“三查”即血制品的有效期,血制品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九对”即受血者的床号、姓名、病区、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量及采血日期。
⑶血液自血库取回后,勿振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如为库血,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再输人。且勿加温。也不可加入任何药物。
⑷输血前,应备好无菌等渗生理盐水,与另一护士按上述要求再核对一遍,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
12.输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时须由两名护士再次进行“三查”、“九对”无误后方可输入。⑵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技术操作规程。
⑶输血前后以及输入两瓶以上的血液时,两瓶血之间必须输入少量无菌等渗的生理盐水。⑷注意输血速度,开始15分钟内速度宜慢,成人不超过20滴/分钟,以后成人一般 ⑸40~60滴/分钟,儿童10~20滴/分钟,年老、体弱、心肺疾病宜慢。
⑹输血瓶(袋)中,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它药品,以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⑺观察病人输血部位有无异常,有无输血反应发生。
⑻输血完毕,输血瓶(袋)和输血器应保存,确定无输血反应时才可处理。13.输血时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如何预防?
原因(1)患者为过敏体质,对某些物质易发生过敏反应。
(2)输入的血液含有对病人过敏的物质。
(3)多次输血的患者,体内可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发生过敏反应。
(4)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性抗体随血液传给受血者,一旦与相应抗原接触,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预防(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供血员。
(2)供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宜食蛋白质食物,可用糖水或仅用少量清淡饮食。以免血中含有过敏物质。
(3)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
五、单项选择
1.B 2.C 3.A 4.A 5.B 6.D 7.C 8.C 9.C 10.B 11.D
12.C 13.D 14.D 15.C 16.A 17.B 18.C 19.D 20.A 21.D 22.D 23.C 24.D 25.D 26.B 27.C 28.C 29.B 30.B
六、病例分析
1.(1)1500×20=30000滴
30000÷50=600分钟
600÷60=10小时
如果按原定的输液速度,则该患者在下午5:30PM滴完。
(2)该患者发生了急性肺水肿。
(3)处理措施:
①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②病情允许的病人可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③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注入20%—30%酒精,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
④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血管扩张药。⑤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⑥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良者,应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2.(1)该患者发生了溶血反应。(2)处理措施:
①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通知医生。并保留余血和病员血标本重作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
②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给予药物。
③ 保护肾脏。双侧腰封,肾区作热敷以解除肾血管痉挛而保护肾脏。
④碱化尿液,可增加血红蛋白在尿中的溶解度,减少沉积,避免肾小管阻塞。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变化。对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必要时行血液或腹膜透析。⑥换血疗法。
⑦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⑧预防: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七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教 学 目 标熟悉:1.静脉输液的原理。2.常见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反应的原因。 掌握:1.静脉输液、静脉输血的概念、目的和原则。2.静脉输液、静脉输血方......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授课内容: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第一节 静脉输液定义: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治疗方法。一、临床补......
第十七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一节静脉输液法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一)静脉输液的原理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
3月静脉输液与输血试题一、填空 (每空1分,共11分)1.输液过程中病人发生空气栓塞后应采取 ()。2.输液过程中病人发生空气栓塞时是因为空气阻塞了() 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体交换发生......
静脉输液与输血一,选择题1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A浓缩白蛋白B右旋糖右旋糖C血浆D晶体溶液E全血2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