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静脉输液与输血_第十七章输液与输血
17——静脉输液与输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十七章输液与输血”。
第十七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一)静脉输液的原理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
(二)静脉输液的目的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2、补充水和电解质,调节或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二、静脉输液的常用溶液及作用
(一)晶体溶液1、5%葡萄糖、10%葡萄糖
用于补充水分和热能2、5%葡萄糖氧化钠、复方氧化钠、0.9%氧化钠溶液
用于补充电解质3、5%碳酸氧钠和11.2%氧化钠
用于调节酸碱平衡4、20%甘露醇、山梨醇、50%葡萄糖溶液
有利尿、脱水作用
(二)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
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2、羟乙基淀粉
增加循环血量及心输出量 3、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
补充蛋白质以纠正低蛋白质的抗体
4、水解蛋白注射液
补充蛋白以纠正低蛋白症
(三)其他溶液
如氧基酸、脂肪乳剂等
三、常用静脉输液的方法
(一)密闭式的静脉输液操作要点 1)核对、检查药物:(操作前查)2)贴标签、加药物:瓶塞消毒 3)插输液器:至根部 4)核对解释:(操作中查)5)排气:方法见示教 6)选择合适静脉:消毒皮肤 7)穿刺固定:见回血〝三松〞
8)调节滴速:一般成人约40—60滴/mm、小儿20—40滴/mm 9)加强巡视:及时换瓶 10)拔针按压 11)整理、洗手
(二)开放式输液法
1)准备药液:按取无菌溶液法倒入30—50ml溶液于输液瓶内,冲洗输液瓶和橡胶管
2)倒入所需溶液量、盖好瓶盖 3)穿刺输液:同密闭式输液法
4)添加溶液时,避免污染输液瓶口
5)添加药液:先用注射器吸取,取下针头,在距输液瓶口约1cm注
(三)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并检查药物
(1)核对医嘱(操作前查对)(2)检查药液的质量
2、加药
(1)套上瓶套。
(2)用开瓶器启开输液瓶铝盖的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及铝盖下端瓶颈部。
(3)按医嘱加入药物,加入的药物应合理分配,并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4)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
3、填写、粘贴输液贴
4、插输液器
5、核对患者
6、排气
7、连接留置针与输液器(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8、排气
9、选择穿刺部位
10、皮肤消毒
11、二次核对(操作中查对)
12、静脉穿刺
13、固定
14、调节滴速
15、再次核对(操作后查对)
16、操作后处理
17、封管
18、再次输液的处理
19、输液完毕后的处理
(二)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2)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3)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选用静脉。(4)输液前应排尽空气。
(5)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如发现留置管有回血,立即用稀释肝素液冲注,以免管腔被堵塞。
(三)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液体总量(ml)输液时间(小时)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分钟)
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输液时间(分钟)
四、常见输液故障排除方法及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1、溶液不滴
1、溶液不滴(1)针头滑出血管外
拔针,更换针头重新穿刺(2)针头斜面紧帖血管壁
调整针头位置(3)针头堵塞
另选取静脉更换针头重新穿插刺(4)压力过低
提高输液瓶位置
(5)静脉痉挛
局部热敷
2、滴管内液面过高或过低 处理方法见示教
3、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二)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1)原因 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2)评估 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护理措施】
(1)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
(2)每半小时测一次体温至病情平稳。
(3)对症处理:如降温、保暖。
(4)按医嘱给抗过敏或激素药物。
(5)保留余液和输液器、送检。
(6)预防:严格无菌操作和药品质量检查。
2、循环负荷过重反应(肺水肿)1)原因
(1)输液速度过快。
(2)输液量过多。
(3)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2)评估 突感呼吸困难、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
(2)端坐、两腿下垂。
(3)加压给氧,同时给予20%-30%乙醇湿化吸氧。
(4)按医嘱给药。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必要时用止血带行四肢轮扎。
(7)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对心肺功能不良、老年、儿童尤应慎重。
3、静脉炎 1)原因
(1)长期输入高浓度和剌激性强的药物。
(2)输液导管长时间留置。
(3)无菌操作不严格。
2)评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时伴畏寒、发热等
【护理措施】
(1)患肢抬高制动、湿热敷。
(2)行超短波理疗。
(3)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4)预防:严格无菌操作操作,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药液充分稀释,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4、空气栓塞
1)原因 大量空气经静脉输液管进入血液循环,如: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2)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3)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均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2)评估 患者突感心前区异常不适,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听诊心前区有响
亮,持续的〝水泡声〞。【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
(2)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3)氧气吸入:高流量
(4)每隔15min测量一次生命体征,直至平稳。
(5)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管内空气;②加压输液、输血应专人守护,及时更换输液瓶;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必须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电教:静脉输液法
实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实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实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实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第二节
脉输血法
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输血是急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一、静脉输血的目的及原则
(一)输血的目的1、补充血容量
2、纠正贫血
3、补充血浆蛋白
4、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5、补充抗体、补体等血液成分
6、排除有害物质
(二)静脉输血的原则
1、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2、无论是输全血还是输成分血,均应选用同型血液输注。
3、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则必须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以排除机体已经产生抗体的情况。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
(一)全血
包括新鲜血、库血(4℃冷藏2—3周)自体血
(二)成分输血
有红细胞制剂,浓缩血小板悬液(4℃保存48小时);浓缩的细胞悬液、血浆及其他血液制品
(1)白蛋白制剂。(2)纤维蛋白原。
(3)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
三、静脉输血的方法
1、血液准备
1)备血:抽出血标本(根据医嘱)送血库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取血:
①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进行〝三查〞、〝人对〞、并签名
②取血后不剧烈振烫、不能加温、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 ③不可添加任何药液
2、操作要点(间接输血法)1)核对解释
2)输注液体:少量生理盐水(按静脉输液法完成穿刺、固定)3)两人核对:〝三查〞、〝八对〞 4)消毒、插针头、血瓶塞消毒
5)调节滴速:开始15分钟内﹥20滴/分,若无反应调制40—60滴∕分 6)再次输注少量生理盐水 7)拔针:同密闭式输液 8)整理、洗手、记录
3、注意事项
1)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血标本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程序
3)认真检查库存血质量,如有变质,不能使用 4)加强观察,特别是输血开始后10—15分钟内
四、常见的输血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二)过敏反应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1、血管内溶血
(1)原因 ①输入了异型血液;②输入了变质的血液。
(2)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轻者与发热反应相似,重者在输入10-15ml血液时即可出现症状,死亡率高。通常可将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输入血中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患者出现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等反应。
第二阶段: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和血压下降等。
第三阶段:一方面,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后形成结晶,阻塞肾小管。另一方面,由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又可引起肾小管内皮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进一步加重了肾小管阻塞,导致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管型尿和蛋白尿,高血钾症、酸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
(3)护理
1)预防 ①认真做好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②输血前认真查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③严格遵守血液保存规则,不可使用变质血液。
2)处理 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进行以下处理:①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②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③将剩余血、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④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⑤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增加血红蛋白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阻塞肾小管。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插入导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并做好记录。若发生肾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⑦若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⑧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2、血管外溶血 多由Rh系统内的抗体(抗D、抗C和抗E)引起。
(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1、循环负荷过重 即肺水肿,其原因、临床表现和护理同静脉输液反应。
2、出血倾向
3、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五)其他
如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体温过低以及通过输血传染各种疾病(病毒性肝炎、疟疾、艾滋病)等。因此,严格把握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是预防上述输血反应的关键。
第十七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教 学 目 标熟悉:1.静脉输液的原理。2.常见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反应的原因。 掌握:1.静脉输液、静脉输血的概念、目的和原则。2.静脉输液、静脉输血方......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授课内容: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第一节 静脉输液定义: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治疗方法。一、临床补......
3月静脉输液与输血试题一、填空 (每空1分,共11分)1.输液过程中病人发生空气栓塞后应采取 ()。2.输液过程中病人发生空气栓塞时是因为空气阻塞了() 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体交换发生......
静脉输液与输血一,选择题1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A浓缩白蛋白B右旋糖右旋糖C血浆D晶体溶液E全血2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
一、单选题1.静脉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可能发生什么危险?CA 脑气栓引起昏迷B 冠状血管气栓引起心肌坏死C 肺动脉气栓引起严重缺氧或死亡D 左心房气栓引起心律不齐E 右心房气栓引起......
